我国黄瓜育种现状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6
我国黄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6.5%,居各国之首位,但黄瓜抗病育种工作与世界一些园艺发达的国家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基础薄、起步晚、水平低。我国20世纪60年代生产上主要应用黄瓜常规品种,70年代初一些省部级科研单位开始培育出优良杂交一代,并逐渐被生产推广应用。1982年国家科委(现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了蔬菜抗病育种攻关课题。黄瓜抗病育种专题由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5个单位组成,“八五”期间增加了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通过十余年的攻关,黄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育种水平,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黄瓜育种专题共育成抗3种以上病害、优质、丰产新品种20多个,并先后通过省、直辖市或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审定。其中“六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津杂1号、津杂2号,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杂4号黄瓜新品种获天津最高奖励“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鲁黄瓜1号、中农1101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七五”期间育成的设施新品种中农5号,1995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八五”新育成的津春4号、津春3号、津春2号、津春5号、津春1号、中农7号、中农8号已通过省、直辖市品种审定;“九五”期间津优1号、津绿4号1997年又通过审定,津春4号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于199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津春4号、津春3号分别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这些新品种已推广到辽宁、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宁夏、甘肃、新疆、江苏、河南、河北等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育成的露地多抗品种覆盖了全国同类型品种种植面积的60%~70%,设施新品种的推广面积也相当大。截止到1997年,这些抗病新品种累积推广30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11.1亿元,并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与污染,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提高了黄瓜的品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育种水平上看,“六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抗2~3种病害,“七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抗3~4种病害,“八五”期间育成的新品种在兼抗多种病害的同时,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据中国文献信息中心检索证明,育成的新品种有的已达到国际同类品种先进或领先水平。
通过20余年攻关,初步了解了我国黄瓜各品质资源的抗性水平,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单抗、多抗和耐低温或性状优异的材料,为今后开展多抗优质育种和生态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材料。如对5753份材料进行了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的抗性鉴定,共筛选出单抗或多抗材料115份,其中抗1种病害的有40份,抗2种病害的有23份,与此同时,还筛选出耐低温材料5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六五”期间筛选出来的抗源82大雌等,在“七五”、“八五”期间育成了多抗新品种夏青3号、夏青4号,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利用4抗材料89-121育成耐低温抗4种病害的黄瓜新品种津春1号。
“八五”期间还研究了黄瓜黑星病菌的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和多抗性鉴定方法,对黄瓜主栽区枯萎病、霜霉病、疫病3种病害的原菌种类和生理小种分化进行了研究。收集我国黄瓜主栽区枯萎病病原菌37个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认为不同地区致病性无明显差别,为一个生理小种,但与国外已发表的Ⅰ、Ⅱ、Ⅲ小种不同,暂定为Ⅳ小种,新小种的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收集哈尔滨、北京、天津及山东、广州5个霜霉病重点发病区的病原生理小种分化;收集北京、天津、广州共92个疫病菌株,鉴定结果发现其致病性基本一致对黄瓜、西瓜致病,对番茄、青椒无致病力,经测定这些黄瓜疫病菌株之间仅有致病力强弱之分,未发现生理小种分化,从孢子形态及致病性看,认定我国黄瓜疫病菌为Phytophthora melonis。
黄瓜抗病育种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明显的进展。首先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遗传规律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遗传为多基因的数量性状遗传。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同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与感病亲本杂交,后代F1抗性介于双亲平均值与抗病亲本之间,F2抗性较F1明显增强。其次黄瓜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研究表明:早熟性状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利用杂种优势比较容易。产量性状遗传力较低,一般配合力较好,适用于常规育种,若进行优势育种,则需提高双亲的效应值。再者制定了黄瓜主要品质性状鉴定标准与方法。研究了黄瓜瓜把长度的遗传规律并进行了黄瓜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大量研究表明,黄瓜主要品质性状如瓜长、瓜把长、瓜粗、心腔直径等均为数量性状遗传,其中瓜把长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受环境影响较小,故在黄瓜育种中应重视一般配合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