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07: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28
1、基本信息
吴祖光(1917年4月21日-2003年4月9日),又名吴召石、吴韶,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
祖籍江苏宜兴,籍贯江苏武进,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为吴祖光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环境。其父吴瀛,曾参加创办故宫博物院,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古文物鉴赏,对吴祖光的文学生涯有深刻影响,同年吴祖光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在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应聘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
2、生平大事
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作。
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
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 *** 的词作《沁园春•雪》。
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 *** 的反动统治,后受 *** 反动派的*逃亡香港。
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电影《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
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
1949年后吴祖光任*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
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
1960年回到北京,先后在*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写有《武则天》、《凤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剧目。
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
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
3、去世
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吴祖光晚年最爱写的四个字就是“生正逢时”,尽管一生坎坷。
*** 为吴氏三代画展题词
吴祖光的电影生涯
在一些人眼里,吴先生是写话剧、京剧、评剧的巨擘,是写诗歌和散文的大家,是当过主笔的报人,而对于他的电影生涯却不甚了了。其实,他是一位资深的影人,电影活动是他艺术生命的重要部分,是不该遗忘的。
先生的电影生涯始于1947年。
那一年,在 *** 反动派残暴统治下的上海,他以过人的勇敢写了多幕话剧《嫦娥奔月》。此戏锋芒所向,是 *** 的反动统治。斯时,蒋介石正大举进攻解放区,并在国统区实施“戡平 *** 叛乱总动员令”。当局对吴祖光岂能听之任之?就在这出戏上演不久,他就受到警告和屡屡威胁,人身安全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党为了给新中国积蓄人才,保存力量,遂将吴祖光先生于是年秋天转移到香港。在那里,他进入大中华影业公司做导演,从此踏上影坛。
在大中华,他自编自导*作《风雪夜归人》和《莫负青春》两部影片。《风雪夜归人》系据他的同名话剧改编,由孙景璐和吕玉堃分别饰演男、女主角。《莫负青春》则由周璇领衔,影片插曲曾轰动一时。
随后,吴祖光进入永华影业有限公司,任编导吴祖光简介,并系编导委员会委员。编导委员会的主任为欧阳予倩,委员还有张骏祥、朱石麟、卜万苍、李萍倩、程步高诸人。在永华麾下,吴祖光执导了两部影片,一部是由唐漠编剧,白杨、陶金主演的《山河泪》;另一部是据黄谷柳小说改编吴祖光简介,由叶小珠、陶金主演的《春风秋雨》。同时,他写的两个剧本《国魂》和《公子落难》也相继投拍。《国魂》,由卜万苍执导,刘琼饰文天祥、陶金饰伯颜、王熙春饰文夫人、顾而已饰贾似道。该片和《山河泪》、《春风秋雨》都是永华的代表作。
在香港的三年间,吴祖光留下了六部电影,可谓硕果累累,这是他为中国电影奉献的最初热情。
共和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的7月,吴祖光由香港乘船经青岛回到北京,随即奔赴电影红都——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翌年九月,他为新中国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红旗歌》拍竣,在这部表现纱厂工人生活的作品中,他热情讴歌新生活的主人,让人感受到他迎接新时代的激烈心跳。
随后,他由东影,调至北影任编导,开始了对戏曲艺术片的探索。他的第一道目光就投向了国粹京剧,投向了梅派大师梅兰芳。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集,次年,完成下集,并把梅兰芳的名作《洛神》搬上了银幕。随后,又拍摄了程砚秋大师的名戏《荒山泪》。他对戏曲片的探索,可圈可点,特别是他用影像最早记录了梅、裘两派泰斗的舞台艺术,弥足珍贵,贡献特殊,功不可没。1957年,他去昆明,拍摄了诗情画意的《春城秋色》,这是他对风光片的可贵探索。
正值这位意气风发的才子想要一展身手的时候,他却错误地被划为“右派”,送到北大荒的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60年,当他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便被调离电影界,先后被安置到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去了。
然而,他对电影的那份痴情,并没有改变,他戴着“右派”的帽子,痴心不改,创作了戏曲艺术片(评剧)电影文学剧本《花为媒》。1963年8月,这部戏由他相濡以沫的夫人、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主演、方荧执导,在长影搬上银幕。二十年后,他又写出戏曲艺术片(京剧)《三打陶三春》的本子,依旧送长影投拍。应该说,在长影为戏曲片的卓越贡献中,有着吴祖光的一份心血。
1984年,吴祖光创作的《闯江湖》,由岑范、方沉导演,李宝田担纲主角,在天津电影制片厂和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联袂摄制。这是吴祖光在影坛的谢幕之作。
吴祖光为这个世界留下了15部电影作品,也留下了他对电影艺术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