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6 05: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12:02
作者\编辑部
如果爸妈整天把「没钱」挂在嘴边……
案例1:
甜甜在周末去百货买了一些保养品,妈妈看了看,对甜甜冷冷地说:「这些我都舍不得买。」
案例2:
阿奇的爸爸带一家人去餐厅吃饭,点菜时大声地说:「这个这么贵喔!真是抢钱!啧啧啧(碎碎念)。」但他可能都不知道阿奇都听在心里、看在眼里。
案例3:
小波的母亲想帮小波买一双鞋子,结帐的时候对店员说:「妹妹呀,我女儿跟你一样都是学生,她打工存了好久的钱才可以买这双鞋,她好喜欢喔,可以算便宜一点吗?」
小波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番话的时候,觉得酸酸的,心里想的是:「你想省钱,为什么要拿我当理由?」
(文末有案例修改建议,要看完喔!)
当爸妈「无心抱怨」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小孩其实会往心里去
我们明白父母这么做只是想让孩子明白赚钱很辛苦,不要乱花钱,不要浪费,买自己负担得起的东西,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但在孩子面前「哭穷」,很容易让孩子成为「心理上的穷人」。
孩子应该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却:
1.对「钱」投以额外的关注。
2.过早接触「物质」利益。
3.频繁思考「钱」的价值。
4.父母对「钱」的过度重视,会扭曲孩子金钱观。
5.特别偏好「钱」,忽略兴趣的培养。
由于孩子的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会对「钱」展现一种不成熟的看法。孩子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变得比较物质取向:「如果有好处我才做,没有钱我不会付出。」或是「学这个又没有钱赚。」这样的个性,会使得孩子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学习这件事,本身就不会马上看出成效,学习是日日累积的。
「你知道我们家买不起这些东西吗?」、「这些是有钱人用的。」父母说这些话的本意其实只是告诉孩子这些物品的价值,但同时这样的口吻是否也局限了孩子的眼界,仿佛这些东西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
推荐阅读:哭穷式的教育,会给孩子匮乏感且容易走偏
为什么帮父母省钱是美德,花父母赚来的钱就是不道德?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思想,导致孩子会「过度抑制」自己的正常需求,如吃饭钱、书钱,为了省钱而选择住在密不通风又潮湿的地下室,造成身体不健康或学习效率下降。或是「觉得」自己出生不富裕,天生落人后,自卑感油然而生,做事情比较容易退缩。「心穷」的孩子,容易压抑,容易放弃,不敢争取,不敢创造,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有价值的人生。
想让孩子养成正确用钱观念,可以:
1.让孩子了解钱是如何来的。
2.教孩子正确花钱,如何花在刀口上。
3.培养孩子存钱的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4.教孩子学会珍惜物品。
推荐阅读:爱把「太贵买不起、家里穷」挂嘴边,小孩会自卑又消极!
案例修改1:
甜甜在周末去百货买了一些保养品,妈妈看了看,对甜甜说:「这些牌子可以衬托你的气质。」鼓励孩子去多努力,孩子值得拥有,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此外,奢侈品本身没有不好,它可以是一个让生活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本身的价值可以匹配这个奢侈品,就不会让别人觉得有「炫耀感」。
案例修改2:
阿奇的爸爸带一家人去餐厅吃饭,点菜时大声地说:「这个这么贵喔!这家餐摊都是用好食材呢!」
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去理解好东西有贵的道理,如同,自己的人生也有值得投资努力和金钱的道理。
案例修改3:
小波的母亲想帮小波买一双鞋子,结帐的时候对店员说:「妹妹呀,打工很辛苦吼,我女儿跟你一样都是学生,她打工存了好久的钱才可以买这双鞋,我想再多一双送他,有没有推荐的呀?」对孩子大方的父母,容易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父母对孩子不花钱在孩子身上,要对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