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23
在正史中,诚孝张皇后,也就是《大明风华》中的太子妃张妍,之所以德高望重,是因为朱瞻基驾崩时,她是有实力临朝干政的,但却没有肆意干政,而留下美名。所以是众人推崇的一代贤后。
而在《大明风华》里,朱瞻基驾崩后,张妍强行上位,在她实际主政期间,她的弟弟张克俭在边关杀人越货搜刮钱财,张妍每年得孝敬银子3000万两。
所以最终逻辑是,张妍太贪财,不合适主政,最终也只有交给孙若微主政白合情合理,皆大欢喜。后续还把张妍的功绩全部嫁接给了孙若微,也就将孙若微变成了剧中的完美人设了。
其实黑化张妍的逻辑是很成问题的。
首先,正史上张妍的确有个弟弟,不过不叫张克俭,叫张升。
这人也没有任何恶习,关键是张妍不让外戚参政。在正史上,张妍可以干政却未干政,得到了历来史学家好评。
太后遇外家严,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其次,张克俭作为外戚,可谓权势熏天,却跑到蒙古人嘴里抢食,不符合逻辑。
他不跑到江南弄银子,连严嵩都知道江南才是大明赋税重镇,在浙江搞银子,张克俭非得跑边关杀人越货,对象竟然还是鞑靼人。
再次,关键做这买卖,每年能供应张妍3000万两白银。
3000万两是整个明朝岁赋都未企及的高度。退一万步讲,瓦剌有这么多银子,还有必要冒险犯边么?
为了一个孙若微的主角光环,为她上位干政合理化,不惜先后将胡善祥、张妍等人黑出天际,只可惜论据实在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