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称呼孩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3
古代人称未满周岁的儿童为“襁褓”,2-3岁为“孩提”,童年儿童为“总角”、“垂髫”,男孩8岁为“龄年”、 10岁以下为“黄口” 10岁女孩为“髻年”。
1、襁褓
汉语词汇,qiǎng bǎo,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襁褓又称作襁褓巾、襁褓被或者襁褓睡袋。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
——《孟子·尽心》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
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 《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小儿笑貌,即小儿笑的咳咳之声。提,是指可以小儿可以提抱,指其小。
3、垂髫
是指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扩展资料:
古代儿童诗:
1、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唐代) -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译句: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2、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唐代) - 《小至》
译句: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3、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唐代) - 《同州端午》
译句: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唐代) - 《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译句: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5、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唐代) - 《为薛台悼亡》
译句:夜晚手拉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园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没有看见任何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襁褓
百度百科-孩提
百度百科-垂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4
1、孩提
指2-3岁的小孩子。《孟子·尽心上》篇中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意思是幼的孩子,没有不知道要爱他们的父母的。
2、总角
指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大概是*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3、童龀
《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意思是男孩八个月长牙齿,八岁换牙,女孩则七个月长牙齿,七岁换牙。所以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4、膝下
指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故借指幼儿。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意思是因为一个人的亲爱之心,是在父母膝下玩耍之时就生出来的,因为父母把他养育渐渐长大,他便对父母一日一日的尊敬起来。
5、孺子
古代多指多指幼儿、儿童。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我曾于五月二十日寄一孺子相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孩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膝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4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巍=柚赣啄辍T谡饫铮�白堋本褪蔷勐J�岬囊馑肌W芙侵�唬ㄓ啄昃拖嗍兜暮门笥眩�W芙鞘前司潘曛潦��乃甑纳倌?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5
古代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10:黄口。
补充说明: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男)。
幼学:十岁(男)。
髻年:十岁(女)。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舞勺之年:男子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之年:男子十五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25
破瓜
破瓜,这个词语多用于女子十六岁的年龄,原因是将“瓜”字分成两半,很像“八八”,古代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大多用语女子年龄的代称。
豆蔻
豆蔻,是一种植物名称,豆蔻花未打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用豆蔻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赠别诗二首之一》,诗中这样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黄口
指的是十岁以下的儿童,这里是将小孩比喻成小鸟了,小鸟们的口都是黄颜色的,黄口之鸟,就是小鸟。
总角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说:“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在古代,总角代指的年龄是*岁到十三四岁,不分男女都这样代指。
古时候的小孩子叫什么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7、教数:9岁。8、外傅:10岁,出外就学。9、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
古代孩童怎样的称谓
1、赤子:此称谓源自《道德经》,原指婴儿出生时的赤色,后转义为形容品德纯良、对国家忠诚的人。2、襁褓:指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古时父母因工作不便,将婴儿用宽带子和被子背在背上,故此得名。3、孩提:特指2至3岁的幼儿,因幼儿笑时发出“咳咳”声,故以此命名,含有疼爱呵护之意。4、始龀:指...
古代如何称呼孩童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两至三岁。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始龀及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由于三十而立...
古代小孩子的称呼 古代小孩子怎么称呼
古代对小孩子的称呼有赤子、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束发。古时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孩童,会用不同的年龄称谓,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从“赤子”到“束发”,泛指0岁到15岁的孩子。古代小孩子的称呼 赤子:“赤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原话是:“...
儿童在古代如何称呼?
1. 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2. 襁褓:原意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4. 龆龀:原意指儿童换齿之时,即指七、八岁的儿童。5.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6. 黄口:泛指十岁以下的孩童。7. ...
古代关于各个年龄的称呼
回答: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候,及笄指女子十五,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是七十,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古代称呼小孩子的词语?
1. 赤子:指刚出生的婴儿。2. 襁褓:原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用以指未满周岁的婴儿。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4. 龆龀:原意指儿童换齿之时,即指七、八岁的儿童。5.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因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而得名。6. 黄口:泛指十岁以下的孩童。7. 幼学:十岁...
古代对儿童的称呼有哪些
髫,(tiáo),自然下垂的头发的意思,在古代,儿童在七、八岁的时候,头发不加梳理,自然下垂,以上几个称谓都指七、八岁以前的孩童,不分男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一句话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垂髫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代“髫”与“龆”经常互用,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明白前面所说的“...
古代对于小孩的称呼都有哪些?
古人对不同年龄孩童的称呼:1、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后也代称生日。《离骚》中记载:“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2、赤子,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因为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3、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4、孩提,指2-3岁的儿童。5、始龀(chèn),指男孩8岁,女孩7岁。6、...
3岁在古代叫什么
古代儿童的童年称呼总角,垂髫。婴儿生下三个月后,要选择黄道吉日,剪一次头发,只保留两小撮。这两小撮头发,男孩留在左右两边,有如牛头;女孩则一前一后,有如马首,叫“羁”。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 剪去的头发长出以后,便不再剪,而是向两边分梳,长齐眉毛,叫做“两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