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08
众所周知,以我国名义建造的北极黄河站,座落于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新奥尔良松,作为我国北极科考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在它的背后隐藏着百年前的一次被动之举。早在一百多年前,那时候中国还是满清*统治的天下,欧洲各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他们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了万里之外的北极,企图将地广物博的北极占为己有。
但由于各国之间的科技成果均不算成熟,以及欧洲各国各怀鬼胎,最终这个地球最后一处未被开发的“*地”未落入任何一个国家的手中。欧洲各国企图通过“欺瓦尔巴德条约”牵制任何一座试想占据这片*地的国家,自此条约生效,这片未知之地也就成为了欧洲各国之间共存的永久非军事区域。为了让这个条约的影响得到世界的瞩目。
以英法美日等强国为首的国家要求其它国家签署这份条约,而中国就在这种情形下被动签署了这份条约,按照条约我国也成为了协约国之一。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份条约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而当时的北洋*也没有过多对外通告,仅存的一些签署资料也因为战争的缘故消失殆尽。这使得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深入了解这份条约的协定内容,甚至对这份条约知情的人士都少之又少。
直到我国著名的探险家高登义先生,在参与一次国际组织联名的北极科考队的考察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这份条约的打印件版本。当时,世界各国已对探索北极资源信心十足,几乎所有的大国、强国都对北极看好,我国也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而高登义先生所带回国的这份打印件条约,也为我国解决了有名无实的探索难题。自此我国科考队进驻北极成了名副其实的事情,而北极黄河站更是在此事之后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