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0 04: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2:16
"格物而后致知"是出自《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观察、研究物体,通过感性认识,进而得到理性认识"。这一思想体现了教育学中的"经验主义"原理。
根据经验主义原理,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观经验来获取知识。只有当我们在实践中感性地认识了事物,才能从中得到理性认识。这也是基于经验主义的教育方法,即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格物而后致知”这一思想强调了感性认识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多说两句,关于“做中学”和“格物致知”:
“做中学”是一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探究来学习知识和技能,与“格物致知”有些相似。但是,“格物致知”更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发现和探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可以说,“格物致知”是“做中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体现了探究式学习、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等教育学原理。
"格物致知"和"做中学"这两个教育学原理可以分阶段,并且互为补充、递进。首先,"格物致知"强调学生应该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和知识非常重要。然后,"做中学"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已有的知识,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这两个教育学原理可以互为补充,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化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