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两端分析,11月和12月的猪价、蛋价、鸡价、粮价走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17: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17:02
进入2022年下半年之后,我国的生猪、鸡蛋、肉鸡和粮食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粮食方面,小麦持续上涨,玉米窄幅走弱,大豆、花生依然维持高位运行。
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要进入11月了,那下面我们就从供需两端来分析11月、12月的猪价、蛋价、鸡价、粮价的走势。
猪价
最近几天猪价再度迎来暴涨行情,每天各地最大涨幅高达1元,经过上涨后当前全国生猪均价已经涨至14.14元。
对于11月和12月的猪价,市场存在两种说法,乐观的看法认为,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依然处于高位,叠加压栏大肥将会陆续出栏,年底两个月猪价大概率会持续增长。
悲观的看法则认为,虽然四季度会迎来猪肉消费高峰,但在大肥陆续出栏,以及上级*的影响下,猪价很难有更高的突破。
接下来,对供应端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情况:
1、七八月份进行的二次育肥补栏,将会陆续出栏,缓解生猪供应压力。
2、储备猪肉投放暂时还不会停止。
3、屠企和贸易商囤积的冻肉也会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市场。
4、猪场多会因为担心年后猪价下跌,而选择在年前出栏。
5、虽然猪价在涨,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保证了猪肉的供应。
需求端方面,首先,四季度是我国猪肉的传统消费高峰。
其次,随着各地疫情的稳定,猪肉有希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最后,鸡肉、牛羊肉、鸡蛋、蔬菜等物价的上涨,有助于猪肉需求量的维持。
综合来讲,虽然后续猪肉供应量会随着二次育肥的出栏而增加,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需求端的增幅会明显高于供应端的增幅,预计猪价在11月、12月还有上涨空间。
蛋价
由于蛋鸡产能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加上近期疫情,贸易商和终端家庭有一定的囤货需求,促使近期鸡蛋价格不断上涨。
接下来的两个月,供应端方面:
1、蛋鸡产能持续偏弱,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2、相比于高温季节,冬季鸡蛋产蛋率会有所提升。
3、当前各级库存量很低,从市场上了解到仅够一天的量。
4、疫情不稳定会影响鸡蛋的正常运输。
而需求端方面,贸易商对高价鸡蛋的接受度相比之前有所提升,随着温度的下降,鸡蛋需求将会提升。
较高的猪肉价格和蔬菜价格,提升了消费者对高价鸡蛋的接受度。
总的来说,10月末和11月初鸡蛋价格恐怕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下跌,但鸡蛋供不应求的局势难以改变,即使鸡蛋价格出现下降,也仅是短时间的下降调整而已,最终还是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到了12月下旬和1月上旬,鸡蛋价格将会迎来一波明显的上涨。
鸡价
肉鸡价格已经上涨4个多月了,起初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肉鸡产能的下降,鸡肉供应紧张。
鸡价得以持续上涨,一方面得益于饲料涨价带来的养殖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生猪价格上涨的刺激,此外国外禽流感疫情严重,影响海外引种,进而影响到了商品代肉鸡出栏量。
对于后面两个月的鸡价,供应端来看:1、国外引种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其对商品代鸡的出栏量影响仍在。
2、2022年1-8月份我国祖代种鸡环比跌幅39.81%,影响四季度肉鸡出栏量。
而从需求端来看,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有助于带动鸡肉需求,四季度本身又是肉类需求高峰。
所以从供需两端来看,鸡价都是指向上涨的,再考虑到豆粕价格的不断冲高以及玉米价格的高位,带来的养殖成本的增加,接下来鸡价依然是易涨难跌。
粮价
粮价我们重点看一下小麦和玉米两大主粮,先说小麦,近期小麦价格“开挂”上涨,部分面粉企业报价已经突破1.6元,这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基层农户挺价惜售。
其二、贸易商将收藏重心放在玉米上,小麦被冷落,市场上量减少。
而企业又急于补充库存,只能提价收粮。
后续小麦价格,供应端:今年小麦高产,供应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基层农户卖粮的积极性,以及新粮上市就建仓贸易商的成本高低,对小麦供应是有很大影响的。
另外,进口小麦也因为近期国际小麦价格的上涨而受到影响。
需求端:四季度是面粉传统需求旺季,但小麦完全退出饲用,对小麦需求量是不利的。
综合考虑,小麦价格并不存在持续涨价的基础,均价1.6元可能是个门槛,继续上涨很难,想降下来也不容易。
再说下玉米,新粮上市,玉米忽涨忽跌,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理一下就很清晰了。
供应端方面,虽然增产减产的争论一直为停止,但新粮上市势必会增加供应量,小麦退出饲用需求,进口玉米量虽有增加,但依然处于低位。
需求端方面,猪价、鸡价的上涨有助于养殖产能的恢复,深加工企业也会随着淀粉等深加工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而提升开工率。
综合分析,后续玉米价格大概率会先降后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