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22
培根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叶圣陶 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 “ 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了. 叶灵凤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朱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 “朱子读书法”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苏轼的读书方法 苏轼的人格魅力何在?就在于他决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力量和惊世骇俗的创新能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我姑且命名定位为“模式阅读”.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希望能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