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和湿气重是一回事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3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27
所谓脾胃虚,其实可以分为脾虚为主和胃虚为主。脾胃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脾气虚
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劳倦思虑过度,或吐泻日久或其他慢性疾患耗伤脾气所致。以食少,腹胀,便溏和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2.脾阳虚
是指脾阳虚哀,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过食生冷或过服寒凉药物,或因肾阳不足,火不生土所致。以食少,腹胀或痛,便秘和阳虚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3.中气下陷证
是指脾气万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或素体虚弱,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养所致。以脘腹坠胀,久泄久痢内脏下垂和脾气虚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4.脾不统血证
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多由久病脾气虚弱,或思虑过度,或劳倦伤脾等所致。以出血表现和脾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5.脾阴虚证
是指脾阴不足,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燥之品,或劳倦思虑过度,或汗吐下太过,或脾病日久不愈所致。以食少,腹胀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6.湿热蕴脾证
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一,过食肥日一酒酪,酉良湿生热,内蕴脾胃所致。以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和湿热内蕴的表现共见为审证要点。
7.寒湿困脾证
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内湿素盛,或气候阴雨多湿,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地等因素所致。以脘腹痞胀,纳呆,呕恶,便溏和寒湿内盛的表现共见为审证要点。
8.胃阳虚证
是指胃的阳气不足,胃失温煦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饮食生冷,或过用寒凉、攻伐药物,或脾胃素弱,阳气亏虚,或久病失养等原因所致。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为审证要点。
9.胃寒证
是寒邪凝滞胃院或胃阳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饮食失调,过食生冷食物,或过服寒凉药物,或腹部受寒,或脾胃阳气素虚,或久病失养等原因所致。以胃院冷痛和寒象共见为审证要点。
10.胃热证
是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外邪化热入里犯胃,或过食辛辣温燥之品,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等引起。以胃脘灼痛,嘈杂吞酸,口苦口臭,牙跟肿痛溃烂,消谷善饥诸症中但见一症,并与火热内炽之象并见为审证要点。
11.食滞胃脘证
是指饮食停滞胃脘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胃素弱,稍有饮食不慎,宿食结滞而发。以胃院胀满疼痛,暖腐吞酸为审证要点。
脾喜燥勿湿,人体湿气太重则容易造成湿热蕴脾或寒湿困脾证,使人食欲不振,胃肠道不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1:28
脾主运化,脾虚了,湿气就容易在体内郁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