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2:17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主题往往不难理解。她的小说很像契诃夫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转折和时空变化。擅长表现男女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向。同时她的文字也力求简化,力争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她使用了不少现代派表现手法,以淡化情节与女性视角诗化的语言,印象主义技巧的运用及象征主义的运用为表现的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
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用手中的笔,融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的同类在闯世界的奋斗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的思考和无声的叹息,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
意象、象征历来是作家们钟爱的写作手法。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大量地使用了意象、象征以及不同的叙述视角等形式技巧,在她的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意象群,除传统意义之外还赋予了自己特殊的意象模式:一是悲剧感——孤寂和死亡;二是童心——真善美和无序。通过对比,曼斯菲尔德认为孩童是人生最佳的自然状态和最高人格理想,为此她倾注毕生精力来回忆祖国和童年,抒写孩童式*,由此反映出一种返始归根与“复归孩”倾向。这些意象以缩影的形式展示了小说的寓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凯瑟琳从而形成了传统象征和现代象征的有机交融,丰富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其作品魅力经久不衰。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她的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这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来支撑那种散淡的时光流逝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场景,这使人感觉作家在看似无所事事的、轻松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题的嬗变
第一类
一类表现为生存而苦斗、挣扎的年轻女子。这些作品多产生于她创作的早期,有《求职女》、《一杯茶》、《罗莎蓓儿惊梦记》、《莫斯小姐的一天》、《女主人的财身女仆》、《巴克妈妈的一生》等。这些作品融汇了曼斯菲尔德早期的经历。
《莫斯小姐的一天》这篇小说中,莫斯小姐四处求职毫无结果,又冻又饿。房东太太撵着叫她交房租,给她下最后通牒,限她晚上八点以前交房钱,否则,就不要怪她不客气。莫斯小姐只好出门再找机会。她在外边四处找职业未遂,来到一家咖啡馆,对面很快坐了一个结实的绅士,他把她当成了妓女,最后她因此就顺水推舟,跟绅士一起走了。
《求职女》是曼斯菲尔德早期的作品,写一个刚得到家庭教师职位的小女子孤身一人乘轮船、火车前往绿荫饭店,与来接她去她家的一位太太会面这段时间的经历。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外出旅行夜间孤身一人在异乡旅行,从英国到德国去。求职女最担心的是来自陌生男子的性*扰,她在这方面惊恐不安的心理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缺陷甚多,她做不到对所描写的事件作合理引申,探索它产生的根源,进而达到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否定,使作品获得深广的背景的历史内涵。她的思索和描写极少超出自己的现实经历之外,过分宽容、谦和,在淡淡的哀伤和自我安慰中化解现实的残酷。
第二类
曼斯菲尔德的第二类作品表现中产阶级女性的婚姻家庭生活。这类作品,有《幸福》、《陌生人》、《起风了》、《鸽子先生》和《夫人》、《花园茶会》、《理想家庭》、《序曲》、《在海湾》等。第二类作品的出现,开始从单纯描摹外在生活现象转向精神探索,标志着她女性主体意识走向自觉。
《幸福》是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贝莎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过了而立之年,心头燃烧着幸福的火焰,爱她的生活里得一切。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她的朋友之间友暧昧关系时,她内心的幸福的火焰被冰冷的失望和痛苦浇灭了。
在这篇小说里,有一点应该注意,就是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爱唤起了贝莎很少出现的情欲,却被哈里打入了冷宫。开头贝莎是一团烈火,后来是透心凉。这种情节的陡转,也突出了女性情感被摧残的严重性。
《幸福》中透出了人物幸福的虚幻性,也透出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不信任。
曼斯菲尔德关注婚姻关系稳定,却没有幸福的家庭模式。在大多数家庭中,很难说有直接来自男性压迫,欺凌或暴力,相反,在女性的威慑下,男性则失去了自信和权威。如《摩登婚姻》、《理想家庭》。男人在家庭中的处境令人们想起曼斯菲尔德早期作品中女性的遭遇。
曼斯菲尔德自身经历和个性在小说中的充分扩张,传达了对传统女性价值观念的反思和破坏。这是理解曼斯菲尔的第二类和第三类作品的关键。贝莎清醒后怎么办,小说结尾,作者的调子是比较沉静的。热心的读者不禁要为贝莎设计两种前途:要么学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毅然出走,要么忍辱负重,与哈里继续同床异梦。女人发现了自己只是丈夫养的小鸟儿。发现了又怎么样呢。在19世纪,易卜生的答案是让娜拉出走。而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的作家,她提供的是一条心理解放之途。这正是曼斯菲尔德的独特之处。
在曼斯菲尔德的日记中,人们可以看出她的厌世和对现存世界的厌倦,她甚至渴望到非洲和印度去换取心灵的宁静。在她去世不久前的1922年10月,也就是徐志摩拜访她之后的两个多月,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精神已经死亡。我生命的源泉已到了源流堵塞却还没有枯寂的时刻……我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可救药的废人。我的生命像什么?像一个寄生虫在苟且偷生。” 1991年《在德国膳宿里》(In a German Pension)
1992年《花园派对:和其它故事》(The Garden Party:and Other Stories )
1923年《鸽巢:和其它故事》(The Doves' Nest: and Other Stories)
1923年《幸福》(Bliss:and Other Stories)
1923年《蒙达那的故事》(The Montana Stories)
1923年《诗》(Poems)
1924年《稚气可掬》(Something Childish)
1927年–195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日记》(The Journal of Katherine Mansfield)
两册,1928年–1929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书信选》
1930年《芦荟》(The Aloe)
1930年《小说与小说家》(Novels and Novelists)
193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1939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剪贴簿》(The Scrapbook of Katherine Mansfield)
两册,1945年–1974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精选》
1951年《致约翰·穆里的情书》(Letters to John Middleton Murry)
1978年《鲁拉的笔记本》(The Urewera Notebook)
198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评论集》
四册,1984年–1986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书信选》
两册,1997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园会笔记》(The Katherine Mansfield Notebooks) 《女掌柜》The Woman At The Store (1912)
《比尔・巴顿的绑架》How Pearl Button Was Kidnapped (1912)
《米莉》Millie (1913)
《稚气可掬但又十分自然》Something Childish But Very Natural (1914)
《家庭女教师》The Little Governess (1915)
《电影院》Pictures(1917)
《画页》Feuille d'Album(1917)
《莳萝泡菜》A Dill Pickle(1917)
《我不会*语》Je ne parle pas franç;ais (1917)
《序曲》Prelude(1918)
《不恰当的旅行》(An Indiscreet Journey )(1920)
《幸福集》(Bliss)(1920)
《布里尔小姐》Miss Brill (1920)
《心理》Psychology(1920)
《阳阳与亮亮》Sun and Moon (1920)
《起风了》The Wind Blows (1920)
《雷金纳德·皮库克先生的一天》Mr Reginald Peacock's Day (1920)
《时髦的婚姻》Marriage à la Mode (1921)
《航程》The Voyage (1921)
《她的第一次舞会》Her First Ball (1921)
《鸽子先生和太太》Mr and Mrs Dove (1921)
《帕克大妈的一生》Life of Ma Parker (1921)
《已故上校的女儿》The Daughters of the Late Colonel (1921)
《小女孩》The Little Girl (1912)
《陌生人》The Stranger (1921)
《依顺的丈夫》The Man Without a Temperament (1921)
《在海湾》At The Bay (1922)
《苍蝇》The Fly (1922)
《花园舞会》The Garden Party (1922)
《一杯茶》A Cup of Tea (1922)
《洋娃娃的房子》The Doll's House (1922)
《一个已婚男人的自述》A Married Man's Story (1923)
《金丝雀》The Canary (1923)
《唱歌课》The Singing Lesson
《理想家庭》An Ideal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