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隐晦目的】女性三部曲布努埃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1 03: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6:49
《*的隐晦目的》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最后一部影片。与他的第一部著名而备受争议的《一条安达鲁狗》一样,此片留下了无数谜局:*?什么样的*?两性、*或意识形态?影片到底描绘的是中产阶级老男人马蒂欧的*,还是十八岁美少女肯塔奇的*?*的目的指向何方?或者仅仅是呈现,是碎片式的幻觉,是直接的感性的表露,或如同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直到“最后一口气”,还在热衷他的情感、梦幻、矛盾、观念性的*,而不是目的性明确的富有能力的行动?当人们想方设法探究他电影中的隐喻、象征、矛盾之处时,老布努艾尔会说:啊,这仅仅是两杯马丁尼酒的结果,仅仅是我连续六天坐在椅子上的白日梦。而他的儿子则会说:他之所以这样拍,只不过想延长放映时间……
两性关系
影片似乎遵循一个老套路:一个中产阶级老男人与十八岁贫穷美少女之间的纠缠。情况似乎明明白白:马蒂欧有钱,是个老鳏夫,被肯塔奇的美貌、青春吸引,一心想占有她。金钱、权利、地位、优越感、年龄的经验与哄骗技术,他似乎样样占据上风,小姑娘应当手到擒来。事实却是他屡屡挫败。越失败,越得不到,也就越激发他的*—那么,他的*到底指向何方?是姑娘的青春激发了他的活力?是*?——既然得不到性,他满可以断然离开,他有钱有身份,这样的姑娘满街都是。是爱情?——他明知以这样方式维系的爱情并不存在。或者仅仅是一种战胜感,可是屡屡挫败的经验难道不令他厌烦?
至于肯塔奇,一个灰姑娘,寄居巴黎贫民窟的西班牙人。她对马蒂欧的态度是:*他,又若即若离,一方面是残酷、嘲笑、冷淡地拒绝马蒂欧的*要求,当对方心灰意冷时,又以圣洁爱情来哄转。她的优越感来自青春与美貌,依凭这个,她的*又指向何方:金钱(她一边堂而皇之地使用着马蒂欧的钱,一边却说:我不需要钱,我自己会赚钱,你以为你用钱就能买下我,我不是那种女孩)?爱情(她似乎厌恶*,更珍视纯洁的柏拉图式爱情,声称:两个人只要相爱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另一方面,她却在舞厅公开展示肉体,当着马蒂欧的面要与年轻吉他手交欢)?或者仅仅为了嘲弄中产阶级老男人,带着厌恶,享受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又嘲弄中产阶级们的所有的道德与宗教?影片原定女主角是玛丽亚·施耐德,是贝托鲁奇《巴黎最后的探戈》中的女主角,开拍后才三天,却因片中过多裸露镜头和布努艾尔闹翻。郁闷的布努艾尔两杯马丁尼酒下肚后,就定下来以两个女演员来扮演肯塔奇:一个理性、贞洁、有冷酷嘲讽的表情;一个则充满*、感性而热情,两个角色随情节需要交替出现,表现了肯塔奇性情的两个层面,也让影片更为奇异。布努艾尔重视事物发展的偶然性,他说以两个女演员扮演一个角色,纯属偶然,目的具有随意变更性,这也许更符合世界的真实。他认为世界不是必然的结果,更多的是偶然中呈现的状态。
马蒂欧与肯塔奇分分合合。马蒂欧的*始终得不到满足,觉得备受折磨与嘲弄,他打了肯塔奇几下,带着伤心、憎恨的心情独自离开马德里,想要回到巴黎,事情似已无可挽回了;肯塔奇得到马蒂欧买下的房子,假使为了房子,赶走老头应该高兴,可是挨了打后她又开始求饶、解说,并纠缠他上了火车——他俩又和好了。这样的纠缠一直持续下去,谁也不知道终结在哪里。这也是所有两性关系的状况。两性关系,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老夫少妻、年龄相当、*悬殊、门当户对、婚姻与否——男女之间的小战争一直存在,并必定以这样隐晦不明的目的持续纠缠下去,直到生命终了,也没人说得清楚,到底为了什么?影片中马蒂欧的男仆说:“一个哲学家说,对待女人,要带上大棒。”可是马蒂欧无论以糖果,以大棒,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少女肯塔奇,对马蒂欧是依赖与厌恶,若即若离,始终纠缠在一起,到底又为了什么?是青春的残忍,是对既有生活状态的反叛,亦或其实是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依赖与难以割舍?
*与恐怖
两性关系与*如此相像。不同阶层之间,也是这样无休止地缠斗下去。其中充斥冷酷与嘲弄,战争与和解,吸引与离析。影片在叙述马蒂欧与肯塔奇的*关系时,穿插的社会背景是:发生在巴黎与马德里的恐怖事件。阴谋破坏,恐怖活动,无处不在。那些恐怖事件,都是归在“年轻的耶稣*军”名下的几个左派集团制造的。影片以这样方式暗示两性与*之间的关联——在马蒂欧与肯塔奇的情欲故事进行中,每一次,非常蹊跷的,一个或数个麻布袋出现后,必伴随一次恐怖事件:一次银行家的汽车爆炸,一次电站破坏,一次劫机事件,一次夜间袭击,最后一次,主人公抵达巴黎火车站,一推车麻布袋出现,切换镜头,商场橱窗,很奇异地也出现一个麻布袋,一个表情沉痛的女人一件件从中掏出呈列的窗纱之类,又开始一针一线缝补一块带血的纱帘,广播在报道主教遇刺……中产阶级马蒂欧悲痛的祷告,少女肯塔奇冷漠仇恨的眼神,他们转身——另一场爆炸,定格——
可是,假如观众以为,导演借这些超现实的麻袋(一个衣冠楚楚的老男人背负着一个破旧不堪的麻袋)的出现,暗示马蒂欧身边的肯塔奇就是一个****,以此解释肯塔奇和他在一起的目的是要依赖他生活并能隐蔽地进行恐怖主义活动,那就太明确地落实在具体事件上。那并非导演的明确意图。假如一定有所联系,仅仅指明一种观念:这些欧洲的****与中产阶级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时,布努艾尔已经意识到,这些反中产阶级的、具有左翼倾向的超现实主义者,如同布努艾尔本人,大多出生于有钱的中产阶级天主教家庭。他们依赖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却反过来反对它,尤其反对中产阶级的腐朽的生活、虚伪的道德,以及肮脏的交易(影片中,当马蒂欧以一沓钱与肯塔奇母亲交易,让她女儿与其同居时,干净的房间里突然出现一个被夹死的老鼠;而当他与表兄在精致的餐厅边吃饭边谈论年轻的肯塔奇时,酒杯中落下一只苍蝇),也反权威、反宗教(暗杀主教等)。同时,布努艾尔又指明,超现实主义者的*活动,应该是观念性的,不具有明确目的。当时一些超现实主义者转向*党,布努艾尔始终没有加入*党,原因之一是,他认为*党如同任何一个政党一样,*目的性太强,而他主张的超现实主义运动仅仅是*社会秩序,*中产阶级道德,*天主教的上帝信仰,仅仅是为*而*,并不落实在具体的*目的上,他觉得具体的*目的都是肮脏的。《*的隐晦目的》中的恐怖活动,目的也是晦暗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