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51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0:17
清明节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晋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岁那年,因为王位之争,他*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随从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当他看到重耳满脸疲惫时,偷偷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了碗肉汤给重耳喝,这让重耳十分感动。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烧山,结果没想到却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从那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直到现在人们也有了许许多多的习俗来纪念。例如: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等...这踏青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再这天人们哀悼着逝去的人,思念着逝去的人。放风筝,是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至于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这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就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1:35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3:10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5:01
清明原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后来变成祭祖的节日是与寒食节有关系的。
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为父亲秦献公去世,诸子争位。他被赶出晋国。大臣以介子推为首的多人跟着重耳*十九年,生活困难。有一次,重耳在吃个野菜汤时,感觉十分好吃,狼吞虎咽的吃完,才感觉是肉的味道。就问哪里来的肉,有人给他说是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给他吃。重耳顿时泪如雨下。后来,重耳回国登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登基后,重赏跟他*的大臣,却忘记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不图权利,背上老母亲上了棉山隐居。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下山当官,就躲避了。晋文公就命人放火烧山,意思是*着介子推下来,结果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发现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面。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后悔不已,下令,介子推去世之日为寒食节,家家不能生火吃凉食。
传说晋文公第二年去祭拜介子推时,那个大柳树发出了新芽,就赐名“清明柳”,以寒食节后一天为清明节。
通过几千年的传承,清明节与寒食节已经统一成了清明节,但是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祭祖和踏青,成了重要的活动。据说,在山西介休(绵山所在地)等地,还留有寒食节的风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7:09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19:34
清明节的来历;
1、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2、“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3、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9 22:15
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晋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岁那年,因为王位之争,他*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随从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当他看到重耳满脸疲惫时,偷偷从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了碗肉汤给重耳喝,这让重耳十分感动。后来,重耳登上王位,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烧山,结果没想到却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从那之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01:13
清明节的来历150字作文一: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04:28
清明节的来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08:16
我不好好才怪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12:20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16:42
重耳烧死了介子推和他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0 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