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神刘伯承元帅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5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4
1911年,当辛亥*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之际,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当时,亲朋好友多不赞成此举,他却慨然作答:“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
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
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党。
1915年底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余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第4支队。
1916年3月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在疗伤过程中,他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不施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扩展资料:
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军事委员会副*、国防委员会副*、*训练总监部*。
1955年9月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委员。
1959年任**战略小组组长。
1962年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6年起任***副*。直至耄耋之年,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适时为**、总部出谋划策。他提出的许多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性建议,在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伯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4
刘伯承早年可是川中名将,因为作战勇猛,也不可避免地多次负伤。有一次,部队攻打丰都城门,丰都也就是民间所谓的鬼城,鬼王神宫。刘伯承又是在一线指挥,结果头部连中两弹,倒了下去。
丰都鬼城,那还是刘伯承生命中的鬼门关。
所幸,福大命大的刘伯承并没有牺牲,稍事休息,他醒了过来,照样工作,缠着绷带,主持阵亡将士追悼会。然后刘伯承才去医治,给他治伤的是一位德国神医,这位神医后来竖起大拇指,称赞刘伯承为军神。这个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伤好后,刘伯承又披挂上阵,担任旅参谋长,不久再次负伤。刘伯承不得不再次离开前线,前往成都养伤。在这段时间,刘伯承认真思考了未来,打了十年仗,却都是军阀混战,十年给他留下了累累伤痕,可这是中国的未来吗?
当然不是,军阀混战只是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满足各大军阀争权夺利的个人利益。正是在这个时候,刘伯承接触了*主义,然后又去了很多地方考察,经过慎重选择,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党。
川军军长熊克武还想任命刘伯承为师长,为他打仗呢,刘伯承却借故躲开了,他再也不为军阀卖命了,要为万千劳苦大众干*。为了反抗反动军阀,我党酝酿泸顺起义,鉴于刘伯承在川军中的巨大威望,所以由他担任总指挥。
为了名正言顺,武汉国民*才任命刘伯承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可是刘伯承指挥的都是四川军阀的部队。当蒋介石叛变*,决定绞杀起义的时候,泸顺起义很快宣告失败。
参与起义的部队也动摇了,尤其是陈兰亭和皮光泽两位起义领导,居然想挟持刘伯承,去蒋介石那里邀功。形势变得异常危险,*阵营瓦解了。刘伯承必须赶紧离开是非之地,否则性命堪忧。
刘伯承逃出敌人的包围圈,一路上晓行夜宿,冒着敌人追捕和土匪抢劫的各种危险,从四川辗转来到了西安,然后取到郑州,来到了汉口,找到了党组织。这一路上,真是九死一生,千难万险,在刘伯承一生中,应该是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吧。
来到汉口,刘伯承这个武汉国民*任命的军长,其实已经是两手空空,没有一兵一卒了。不怕,*正好从零开始,从头再来。南昌起义爆发,刘伯承担任了前敌参谋长,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
然后,刘伯承在党的领导下,去苏联留学,回到*苏区,担任了红军的总参谋长。走过长征,刘伯承统领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的129师。带着这支铁血雄师,刘伯承拉出了威震天下的刘邓大军。他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共和国元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5
从中国*党独立领导战争起,刘伯承就威名远扬。他以一个旧军队名将的身份毅然投身于*,被朱德赞誉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正是这种传统的美德与*求新精神结合,为党的军事工作特别是其中的教育训练起到了奠基作用。韬略凝国粹
青史记殊荣刘帅伯承,古名将风。精于兵法,兼擅词工。平生百战,伤残遍身。昔年寿诞,贺诗如丛。叶帅此律,可赞一生:
太行游击费纠缠,
撑住平辽半壁山。
遍体弹痕余只眼,
寿君高唱凯歌旋。
细柳营中寂不哗,
*垣炮堵即吾家。
将军五十人称健,
斩得倭酋不自夸。
生平
■丰都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钻入,从右眼飞出。德医为他施手术共割74刀,术后称赞他是“军神”
■从苏联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归国后,立即被*任命为*参谋长,党内领导将他比作古代的兵圣孙子
■在江西瑞金,*希望他像黄埔军校那样,办一个“红埔”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不得不表扬刘伯承智计过人;日本第一军专门组织“挺身队”,深入根据地,偷袭八路军总部并欲刺杀刘伯承等
刘伯承,原名明昭,字伯承,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开县农村。因父亲是个务农兼教私塾的“泥腿文人”,刘伯承从小就被督促读书练字,后靠族亲资助入县城高等小学堂。15岁时父亡家贫,刘伯承回家务农,还到镇上卖字。1912年,他到重庆考入军*将校学堂,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当司务长、排长,此后因善于用兵在战火中职务不断提升。在丰都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右太阳穴钻入,又从右眼飞出。德医诊所为他施手术共割74刀,他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忍受。那个傲慢的日耳曼军医手术后称赞他是“军神”。
刘伯承虽被称为川军名将,却痛感旧军队和官场黑暗,经同乡*党员吴玉章启发,他离川到北京等地同赵世炎等结交,接受了马列主义,于1926年4月加入*党。顺泸起义失败后,他东下武汉,拒绝*要人的拉拢。这时,周恩来要到南昌组织起义,他对刘伯承倾慕已久,刚刚相见便邀他作为军事助手。1927年8月1日起义时,刘伯承任统辖全军的参谋团参谋长,从而成为中国*党建军史上第一位总参谋长。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失败后,刘伯承转赴苏联,先入高级步兵学校,又入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回国后到上海,刘伯承立即被*任命为*参谋长,党内领导还将他比作古代的兵圣孙子。1932年,刘伯承进入江西瑞金。*希望他像大*时办黄埔军校那样,办一个“红埔”。长征到达贵州时,*又要他复任总参谋长。进入四川后,他因熟悉当地情况,率先遣队行动,抢渡金沙江,又与彝民首领歃血结盟,保证全军安全通过,接着又去指挥抢渡大渡河。
抗战开始后,刘伯承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率部挺进太行山。在创建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与日寇作战时因地设伏,屡创歼灭战的奇迹。蒋介石在1938年洛阳的军事会议上也不得不表扬说,刘伯承智计过人,不愧是军事家。日本第一军专门组织敢死的“挺身队”,深入根据地,偷袭八路军总部并欲刺杀刘伯承等,刘伯承却以“敌进我进”的态度与之周旋。别人劝他注意安全,他不在乎地说:“自打从军起,我就做好了准备。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解放战争中,他与*一同率军挺进中原,决战淮海,进军大西南,在全国五大战略区中担负了打苦仗的重任。
解放后,刘伯承请辞西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当*问他是否想任总参谋长时,他说,年纪大了,总长已当过四次了,还是去办学校、当教书先生吧!
1951年年初,在他主持下于南京成立了军事学院。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后受到不正确的批判。他自称是一名“残废军人”、“编外参谋”,潜心研究如何保卫*。
60年代中后期,刘伯承身体日衰。1972年,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口授信件,对战略问题提出看法。后来他失去思维能力。1986年病逝。
背景
■当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要称他为“军事家”时,却被他改为“*军人”
■解放后筹建陆军大学时,有人认为圆明园遗址的地理位置最佳,刘伯承却认为这里是文化遗迹,军队不应占用
刘伯承不愿别人称他为军事家。当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要称他为“军事家”时,被他改为“*军人”。这不仅是出于谦虚,而且更在于他深知*与军人两者结合的意义。
回顾刘伯承走过的道路,与朱德、叶挺有近似之处,即同样出身于中国近代受压迫的农家,为改变自身、家庭和国家的命运走上投军之路,并接受清朝“新政”后开办的讲武堂的教育。然而,这些依照德国、日本模式建立的军校,并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和*内乱的面貌,从这里毕业的军官大都成为军阀的工具。刘伯承与他川军中的同事最后分道扬镳,选择了*党领导的*,并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奉献出来,才创造了战史上的辉煌。
在将星灿烂的近代战争史上,刘伯承是把国外先进军事科学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典范。他特别注重翻译外*事书籍,同时也珍爱中国的优良传统。1950年,**决定筹建陆军大学时,有人认为圆明园遗址的地理位置最佳。刘伯承却认为这里有文化遗迹,军队不应占用,最后选择了南京**军校的旧址。
故事
■刘伯承打仗善于总结,南昌起义失利后他到了苏联,马上总结出四项弱点和八条行动错误
■当他率勇士们星夜兼程夺下泸定桥后,无比激动地上去连跺三脚
自古猛将往往出自伍卒。刘伯承军校毕业后当排长打第一仗,见对方是乌合之众的土匪,就下令冲锋并带头猛扑上去。上司虽表扬其勇敢,他却自认“有勇无谋,没有打好”。此后,他每打一仗都要思考,都要总结。南昌起义失利后,他到了苏联,马上总结出四项弱点和八条行动错误。
在红军中,他虽是参谋长,却总在第一线指挥,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办法。抢渡大渡河时,他亲自站在河岸上组织炮火掩护并调配部队。在安顺场以一条小船抢渡成功后,他又计算以现有渡船全军需一个月才能过河,必须再夺北面的泸定桥。当他率勇士们星夜兼程夺下此桥后,无比激动地上去连跺三脚说:“泸定桥啊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进入抗日前线后,面对狡猾又凶悍的日军,刘伯承注意勘察战场设巧计。神头岭伏击战前,司令部按地图先是确定在岭上埋伏,打岭下公路上通过之敌。刘伯承亲自去看地形,发现公路实际是在岭上,连说:“粗枝大叶可要害死人啊!”他及时改变了设伏方案,一战歼灭了鬼子1000多人。刘伯承也注意学习日军的长处,百团大战中关家垴一战后,他马上去看敌人阵地,发现鬼子临时挖的“猫耳洞”对防炮很有用,便推广到各部队。国内盛传刘伯承是“武神投胎”,其实他打仗巧的原因恰恰在于擅长动脑并深入实践,这也正是*军队一向提倡的勇敢加智慧的结果。
■为体现平等,他确定各级职务后均加一“员”———“司令员”、“警卫员”、“公务员”、“炊事员”,沿用至今
■*曾说:“假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
30年代初,刘伯承从苏联回国,组织左权、叶剑英等人一起翻译带回的各种条令,同时为中国红军确定内部的称呼。他在旧军队中多年,一向痛恨等级森严和对勤务人员的歧视。于是,他确定红军中的“司令”后面要加一个“员”,将旧称呼“护兵”、“勤务兵”改称“警卫员”、“公务员”,将“伙夫”改称“炊事员”……这种称谓沿用到今天。
在*军队中,刘伯承一直职务很高,却最看不惯别人搞特权。在江西根据地时,他看到*国际顾问、德国人李德傲慢地在红小鬼面前耍威风,嫌他们做饭的锅挡路就一脚踢翻时,当面怒斥其为“帝国主义行为”。结果,李德到*告状,说这是“不尊重国际顾问”,使刘伯承一度被免职。
刘伯承在南京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时,身为开国元勋却自命为普通“教书先生”,带头发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自己备课和登台讲课。在他迎来50岁诞辰时,*曾撰文这样写过他的特点———“假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一生,除掉工作读书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生活。他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他不会下棋打球,闲时只有散散步、谈谈天。”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252/5253/20010511/462276.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5
故事1
巧妙用兵 两伏七亘村
1937年10月25日,时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获悉日军二十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平定县城开进,其运送军械弹药粮草的辎重部队约千余人在测鱼镇宿营。测鱼镇东部的七亘村一带地形复杂,道路弯曲,正太公路由此通过。刘伯承判断,测鱼镇之敌第二天必定经七亘村向平定县城运送军用物资,即令三八六旅三营利用七亘村一带的有利地形,力求打一次漂亮的伏击战,歼击敌军,夺其辎重,切断二十师团的后方补给线。
*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听说八路军要在七亘村伏击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非常怀疑。认为*的数万正规大军都不能阻挡日军入侵山西,八路军又怎么能与日军相匹敌呢?刘伯承要用七亘村伏击战的胜利,治一治*军队的“恐日症”。
10月26日拂晓,天刚蒙蒙亮,驻扎在测鱼镇的日军辎重部队,在200余名步兵的掩护下,沿公路大摇大摆地向平定方向开进。9点钟左右,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了三营的火力范围,三营战士把这股敌人放了过去,其他敌人看到先头部队部队平安无事,即紧随其向前运动。当敌辎重部队进入三营的伏击圈时,三营抓住战机,向其发起突然攻击,以猛烈的机*、手榴弹火力大量杀伤敌人。顿时,*炮声、喊杀声连成一片,直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晕头转向。随即,八路军战士个个像猛虎下山,向敌群冲击,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使敌人的队形大乱。敌人前后被三营的火力和冲入敌阵的战士所截,左右被道路两侧的地形所阻,兵力无法展开,火力不能发挥,掩护部队也发挥不了作用,被八路军战士打得死的死、伤的伤,完全失去了指挥和抵抗能力。后尾掩护的少数兵力见大势已去,惧怕被歼,丢下物资和其他人员,狼狈地向测鱼镇方向回窜。
这次战斗,激战两个多小时,毙敌300余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胜利。
敌运输部队被八路军歼灭后,日军运送军用物资的计划落空,前方急如星火,后方亦如热锅上的蚂蚁。日军依据用兵“不得遵常”的道理,认为八路军伏击胜利后,一定会转移别处,绝不再再在七亘村设伏。所以,一面组织部队到七亘村收集、搬运尸体,一面调整力量,准备继续从七亘村一带通过,向平定方向运送军用物资。
刘伯承神机妙算,准确判断敌人运送军用物资未成,前方弹药粮草告急,一定会千方百计再次运送。且向平定前方机动没有道路绕行,七亘村是再次运送物资的必经之路。另外,刘伯承抓住敌人用兵教条的心理,对“不得遵常”的用兵之道,反其道而用之,大胆决定再次在七亘村设伏。为了进一步迷惑日军,诱骗其上当,刘伯承又使用了疑兵之计。当日军派重兵来七亘村实施报复时,他让第三八六旅主力佯装慌忙败退,制造八路军已被驱走的假象。第三八六旅主力在附近山里绕行一圈,乘夜又秘密返回到七亘村设置伏击阵地,主攻任务仍由第三营担负,不过伏击地点由村东移到了村西。
28日上午,敌人由测鱼镇出动,沿原路向平定方向开进。这次,敌人吸取上次遭伏击的教训,以100余名骑兵开道侦察,300余名步兵殿后掩护,辎重部队摆在中间,相信可以万无一失。敌先头部队接近七亘村后,其侦察分队进行了严密搜索。三八六旅三营的战士沉着镇静,严密伪装不动声色,以致敌人走到跟前都没有被发现。在敌人确信没有伏兵,其先头部队的骑兵才摇摇晃晃地通过八路军的伏击地区。待敌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后,三营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七亘村西侧的战士,对敌发起了猛烈袭击。随后,战士们又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搏斗。激战到黄昏,又毙敌100余名,缴获骡马数十匹,余敌向平定方向逃窜。
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刘伯承指挥八路军部队,采用“重叠的设伏”战术,在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毙敌400余人,缴获骡马近400匹及大批军用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侵华日军尝到了八路军的厉害。
七亘村伏击战斗结束后,刘伯承将缴获的日军战马、军刀、大衣等战利品,拿出一部分送给*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让他看看八路军是怎样战胜侵华日军的。卫立煌亲自点验过目,对刘伯承率领八路军战士对日军作战取得的辉煌战绩,敬佩不已,称七亘村伏击战是大胆巧妙用兵的奇迹,不得不承认:“还是八路军的机动灵活的战术好,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6
中*神——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1911年10月辛亥*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坑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刘伯承伤势刚愈,又被川军总司令熊克武先后任命为第9旅参谋长、第2混成旅第1团团长。他在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率部浴血奋战,骁勇异常。他多谋善断,治军有方,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12月,刘伯承与朱德等人组织领导了泸顺起义,起兵讨伐四川军阀刘湘。起义部队被武汉国民*编为国民*军暂编第15军,刘伯承就任军长。1927年3月,刘湘军队分路围攻泸州,刘伯承率部进行了167天英勇的守卫战,至今留下了“一代名将战孤城”的佳话。
1927年8月,刘伯承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任起义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参谋长,作为*的缔造者之一而永载史册。
1927年11月,刘伯承被派往苏联,先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升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8月回国后任**参谋长兼长江局**。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6月兼任瑞金卫戍司令。10月,刘伯承升任**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后因与*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意见不合,被贬任为红5军团参谋长。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转移。刘伯承随红5军团殿后。1934年12月,刘伯承再次任*总参谋长并兼任*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抢夺娄山关。1935年5月,刘伯承任红军先谴队司令员。在率部过彝区时,他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得红军大队和平通过彝区,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刘伯承任第129师师长。抗战伊始,他便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组织所部夜袭阳明堡机场,并在娘子关以南的七亘村伏击战中,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日军400余人。1938年3月,刘伯承运用“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兵法,先攻黎阳,再在神头岭将日军救援部队1500余人伏击歼灭。日军称这次战斗是“支那第一流的游击战术”。接着,刘伯承又率部取得了响堂铺伏击战的胜利,歼敌400余人。不久,日军调集重兵对139师发起九路围攻。刘伯承审时度势,集中兵力攻其薄弱的一路,在长乐村歼灭日军第117联队2200人,粉碎了敌九路围攻。并将敌后抗战由太行山向冀南平原和鲁西北发展,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8至12月,刘伯承率129师及晋察冀军区一起,共同实施了以正太路为主要目标的破袭日军交通线和据点的进攻战役,即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日军遭受沉重打击后,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大扫荡”。刘伯承领导敌后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来抗击日军空前残酷的扫荡。最终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恢复和扩展了抗日根据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抗战胜利后,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5年8月,*阎锡山部进攻上党地区。*下令“针锋相对,寸土必争”。9月,刘伯承发起上党战役,他先后以夺城打援、围城打援和追歼逃敌的战法,全歼阎军13个师共3.5万人。10月,刘伯承又组织和指挥了邯郸战役(平汉战役),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法,消灭*第34、40军共2万余人。*说:“那两个战打得好险!没有弹药,一支*才几发子弹……这两个都是歼灭战,打胜以后,武器多了,人也多了。”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遵循*的战略决策,率12万大军以迅猛之势在300里的的正面上强渡黄河,突破**防线,揭开了战略大*的序幕。8月,刘邓大军疾速南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陈粟、陈谢大军构成“品”字形经略中原。1948年5月,刘伯承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5月至8月,刘伯承先后指挥了宛西、宛东和襄樊战役,歼敌近6万余人,其中襄樊战役被朱德誉为“小型模范战役。”10月,刘伯承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在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滔兵团的同时,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果断地截断徐蚌铁路,使徐州的杜聿明集团被完全孤立。接着又指挥中野主力在双堆集围歼了黄维兵团,成为淮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仗。
1949年4月,刘伯承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南京**、军管会主任兼*。11月,刘邓率部向大西南进军,在川东南歼灭宋希廉部主力3万余人,一举解放重庆。随即挥军奔袭川西,于12月21日解放成都。1950年2月,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在职期间,组织指挥了艰苦的剿匪战斗和进军*。
1950年9月,刘伯承回北京主持筹建中国人民*军事学院工作。1951年1月,军事学院正式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兼政委。1955年,他被授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9月,任**战略研究小组组长。1966年1月起任**副*。他还是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1986年10月7日,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刘伯承以足智多谋和以伤残之躯指挥作战屡建奇功而闻名于世,是*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
参考资料:http://civil.sf.gov.cn/dispbbs.asp?boardID=6&ID=632&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