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灵的现象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2
概括地讲,“*失灵”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行为能力和其他客观因素制约,*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
(2)*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效率低下,或者说成本昂贵,导致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3)*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也有较高的效率,但都带来不利的事先未曾预料到的副作用;
(4)某些外部性问题或国际性经济贸易问题,一国**为力加以解决,如核利用中的污染问题,国际贸易纠纷问题等。
原因分析
人类的行为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内对*失灵进行思考,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解决办法。公共*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在制定、实施公共*过程中可能偏离公众目标,造成*失灵。
*
(一)公共决策过程中的缺陷导致公共*的低效甚至偏离公共目标
第一,民众与*的委托代理中存在道德风险。现代民族国家*一般都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和途径,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将权力授予*,所以*只是全体社会成员——人民的代理者。国家是全体人民的组织,*只是立宪意义上的代理人,立宪性制度赋予*机构决策权——组织中最重要的权能。在现实**中,民众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议员或*首长,通过议会或*首长向具体的行政机构授权,是民众授权模式。不论直接民主制,还是代议制*,民众与*之间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凯恩斯经济学中隐含着*是“道德人”假设,即*永远是大公无私的,市场失灵时,*代表公众利益恢复市场功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人和经济人能够是同一人吗?在公共选择领域中,假设他们就是同一人”。
但是实际上假定*家和*是毫无私利的社会利益的代表是靠不住的,存在道德风险。如同消费者和生产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样,*部门及*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例如,获取更大的权利和更高的威望,争取本部门预算和规模的最大化,减轻工作负担,获得更多的报酬,争取更长的任期,等等。
第二,民众的“搭便车”行为和利益集团的操纵使公共*偏离社会利益,导致*失灵。委托代理理论假定选民以投票的形式参与*决策过程,强调了选民对*行为制约的必要性与制约的方法。*的公共*即使并非全体公民直接投票选择的,也是由民众选出的代表投票决定的,这些代表为了能再次当选,在很大程度上受选*愿的约束。但在现实中,选民的“搭便车”行为导致公共*偏离社会利益。
第三,多重委托代理制约失效。民众与*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多重的。一重是公民及其代理机构(立法机关)作为委托人与*行政系统作为公民及其代理机构的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二重是*行政系统作为委托人与具体的各级*组织作为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三重是具体的各级*组织作为委托人与*组织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组织管理的权责对等原则,立宪性制度一般同时规定了对*权力的*,各级*(代理人)都是以维护公共利益即民众的利益(委托人的利益)为目标,但是“多重委托代理”缺点造成对代理人制约失效。
其原因在于:一是*作为公*品惟一的提供者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压力,民众对公共*制定、执行无决定权;二是委托代理模式的*传递,经过代理人的过滤会发生*损失,因为代理人的价值取向、偏好与*可能存在偏差;三是在代理活动中代理人都在寻求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规则,如故意把决策程序复杂化、模糊和减轻责任,降低职业风险;四是有理性、不知情的选民对特殊利益没有制约。对代理人监督乏力和成本过高,加上监督信息的不对称,使民众难以获取*及*真实的信息,选民对*及*的监督是无效的,这些因素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缺乏有效的良性的互动,使监督流于形式,导致*失灵。
第四,现有民主决策制度的缺陷。直接民主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循环投票或投票悖论和偏好显示是否真实等问题;间接民主制中固有的问题主要是被选出的代表由于其“经济人”特性而往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选民却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现有的投票规则或表决方式主要有一致通过和过半数等,然而一致同意原则的决策成本太高,且容易贻误决策时机,更严重的是,“一致同意的选票制度将盛行于讨价还价和敲诈以及达不成任何实质性决议的拖延”。多数原则不可能是完全民主的,它可能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当代经济学家德姆塞茨指出,企图用一个完善的*取代一个不完善市场的想法是荒谬的。*失效至少和市场失效一样严重。
(二)公共*执行的低效率引起了*失灵
*机构制定的公共*对经济的*行为,没有使社会资源配置状况变得更好,或者相对资源配置状况的改善而付出的实际代价过高造成资源浪费,引起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第一,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只有*干预收益超过其干预成本时才有干预必要,否则公共*是低效的或无效的。任何一项公共*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相当的行政成本,都需与此项*相关的运行费用,社会或社会的某一阶层、某一部分人必然要为此付出成本或代价。
由于*处于垄断地位,其收益源于企业、居民提供的税收,支出属公共开支,运行的成本和收益是分离的,没有企业那样的硬预算约束,使得*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激励。*干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倾向于使用过多的资源,即使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精确。在干预收益方面,*作为垄断组织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垄断的、惟一的,而确定评价*机构的绩效标准十分困难,对一些*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的度量很难,难以对*进行有效监督。而且当*活动不成功时,缺乏一种可靠的终止这种活动的机制。*干预的垄断性和排他性,往往造成干预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
第二,公*品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缺乏竞争导致的低效率,常常使*的干预、*行为滞后,丧失时机,导致*失灵。在无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不可能有两个*或*中两相同职能部门同时活动,*部门存在任意扩大自己的职能范围,滥用*权力,过度干预的倾向,导致*的行为效率低下。同样,不同的*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单一的、垄断的,因而部门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压力,一个部门效率的提高不会对其它部门形成激励。明哲保身的*为避免犯错,故意把决策程序复杂化,只要符合程序,一旦错误发生,责任不是个人承担,表面上看是*集体承担,实质是由社会承担,这样就没必要追求高效率。
第三,从公共*的供求来看,干预供给超过干预的需求,造成公共*效率低下或无效。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下,经济主体要想获得一定的收益,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利益与负担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干预下,收益者和负担者产生分离,获益者可能是全社会或者特定的集体,它们无需考虑谁是支付者,这样受益者就有很大积极性,进行*上有效的努力,去发起、支持和扩大一个特定的低效的项目或*。这种积极性要比支付者反对这一项目或*的动力大得多,其结果可能造成*过度、持久的干预。
另一方面,**及*本身的利益使*自身具有不断扩张和膨胀的本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机构和立法部门都追求预算的最大化,他们与利益集团结成“铁三角”,导致*预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庞大的不断膨胀的*机构,层次繁多,冗员太多,人浮于事,导致公*品供给的低效率。随着社会对公*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极易导致*干预职能扩展和强化及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就可能导致*部门过分投资,由此而造成越来越大的预算规模和财政赤字,成为*干预的昂贵成本。当*运行的直接成本和*运行的机会成本大于*实施所带给企业的收益时,就会导致*失效。此外,*干预越多,*就越有机会追求自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部门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超出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需数量,结果造成*的过度干预,导致资源浪费呈上升趋势。
第四,缺乏对*、*严格和科学的制约、监督和考核机制。从理论上讲,*、*必须服从民众的监督以保证*部门运行的效率,切实为民众服务。但在现实中,这种监督因为多重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和信息的不完备而效力有限甚至无效。因为选民所了解的信息是由被监督者提供的,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工作知之甚少,结果监督者可能受被监督者操纵,从而使被监督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得以实施。例如,国**的升降实行上级任命制,造成了极少数*只对上级(往往是上级个人而非上级集体)负责而不对下级负责。**的工作缺乏责任制的约束,对其工作状况和实绩缺乏公平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标准,造成一小部分*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在*的组织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和问题的情况下,势必导致*做出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决策,或者即使做出了正确决策也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这又必然导致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低效,社会福利减少,经济发展失衡。
(三)公共*自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干预失灵
第一,*的时滞引起的市场失灵。从公共*制定到*采取行动有一个认识、决策和行动的时间,受*预见能力、行动的决心和制定*效率的影响,*出台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影响*目标,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有一个传导时滞;而从经济个体行为的变化到整个社会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又需要一个过程,即生效时滞。同时,根据执行状况调整*需要一定的信息资料,而与此有关的统计资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提供,这有了资料时滞;*需要一定时间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如此就产生了识别时滞。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的滞后性增加了市场运作中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无规则的波动,加剧经济动荡,带来资源浪费。*时滞的存在导致*极易在不适当的时候发挥不适当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时滞的存在导致*的不可信赖。
第二,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造成的公共*失灵。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现代市场经济活动复杂多变,增加了*对信息的掌握和处理的难度。而且,获取决策信息总是需要支付一定甚至很高的成本的,不管是选民还是*家所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全的,同时,信息不对称还来自于信息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在交易中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自己越有利,信息的优势方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而*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是一个涉及面极广、错综复杂的决策过程。一方面有限理性导致*的干预、*能力有限,**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样有人类共有的一些弱点,如知识经验不足、计算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有限;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共*是在信息不完全甚至扭曲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不可能是最优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导致*对市场的干预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使经济资源的配置达不到最优,导致*失灵出现。
第三,*的公信力不强致使公共*执行效率降低。公信力是公共*的基础和灵魂,*公信力在复杂多变和充满风险的市场环境中是一种确定性的力量,有助于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公信力受到置疑有客观方面原因,许多*行动的后果极为复杂、难以预测和控制,弥补市场缺陷的措施本身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副作用,使公共*受到怀疑,如理性预期导致的干预*失效,甚至帮倒忙。*的制定、实施和发生效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市场主体会对*进行理性预期,并对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采取防范措施,即上有*,下有对策,使公共*效率降低或落空。但*公信力降低更主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如朝令夕改、寻租、与民争利、缺乏民主、不依法行政,以及为民众提供公共物品能力和效率低下,使得公共*得不到民众信任,妨碍公众与*的合作效率,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导致*公共*效率低下。
(四)寻租造成的*失灵
垄断导致寻租,寻租导致*。*利用垄断性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干预市场,获利的人乐意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和超额利润。在寻租活动中,*并非一个被动的被利用的角色,麦克切斯内就提出“*创租”和“抽租”问题。前者指**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诱使私人企业向他们行贿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后者指**故意提出某项会使私人企业利益受损的*作为威胁,迫使私人企业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与**分享。在垄断的角逐中,一些活动家致力于实施某种*——寻租,也有一些活动家致力于反对实施这种*——避租。寻租、设租、避租活动中不仅耗尽人们的才智,而且把费用强加给社会的其他人群,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垄断造成一重损失,角逐垄断权又造成另一重损失。非生产性的寻租使个人收益最大化,但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的行为扭曲。**为了特殊利益争夺权力,破坏公平的竞争秩序,导致整个经济效率、*效率和全社会福利损失,最终导致*失败。
总之,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因素对*约束无效,*在纠正市场失灵时引起了效率和福利损失。用沃尔夫的话说,在市场“看不见的手”无法使私人的不良行为变为符合公共利益行为的地方,可能也很难构造“看得见的手”去实现这一任务。
经济
*在*经济的过程中所固有的缺陷导致“*失灵”。
第一,*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的传导,造成“*失灵”。*的机构设置是“金字塔”式结构,以适应“政出一门”和领导负责制的组织原则。然而正是这种结构,严重阻碍了经济运行中各种信息的及时传输和政令的及时下达。市场运行中,各种资讯瞬息万变,*在对市场进行宏观*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市场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级机关层层审批最后递交到决策者手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时信息的准确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已经大打折扣;同时,*决策者,通过各级机构把自己的决策落实到经济运行的问题环节,中间也需要一个复杂的程序。“从上至下的决策信息传输途径使得一项*并不能及时地发挥作用。
第二,*的“超然”地位,使其丧失了经济*的有效性,导致了“*失灵”。*进行宏观*的过程,是站在市场之上的,他并没有直接深入市场中对出现混乱的环节进行*,而是通过财政*、货币*、福利*和再分配*等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肌体进行间接*。通过*的持久效果和扫除各种外部障碍来诱导国民经济走向正规。然而,*对于*的力度和幅度,以及*的时间的把握却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出现*力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独立于市场之外,并没有直接参加到经济运行之中,它对于经济运行状况的敏感程度就会相应减弱,不利于*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了*很难提出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因此*的*多是事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公共*失败的可能性。“决策规则的自身缺陷,加上信息的不完全,导致*活动在干预市场经济时存在的无效性是必然的。
第三,*行政属性成为“*失灵”的固有原因。*属于行政机构,而并非纯粹的经济组织,它的活动原则和机构构成必然要适应处理大量行政事务的需要,而并非仅仅为了适应经济*的职能。这种行政化作风也必然会渗透到*管理经济的活动中,例如,行政审批的低效率,日常工作的程式化缺少灵活性,以及处理问题时层层请示的制度等。这些工作方式是在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中逐步形成的,然而却与经济活动高效、及时的要求相背离。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机构的这种工作方式,易导致低效率和滞后性等一系列问题,使**行为丧失时效性。此外,虽然各国都把管理经济作为*的重要职能,且其重要性在不断的提升,然而*不可能把全部精力与财力都集中于经济管理上。与经济运行的持续性相比,其每次的*行为必然是短期的和间接的,因此,*首要关心的是*的眼前效果,而对于*行为长期的以及隐性的影响,*却没有精力去评估。直到某项*的负面影响集中发挥作用,*才会反思其最初的正确性。这也成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2
(1)短缺或过剩。如果*的干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将导致生产短缺或者生产过剩。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反之,则产生过剩。
(2)信息不足。*不一定知道其*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的后果,难以进行*评价。
(3)官僚主义。*决策过程中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4)缺乏市场激励。*干预消除了市场的力量,或冲抵了他们的作用,敢于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5)**的频繁变化。如果*干预的*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失灵的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主要原因包括*决策的无效率、*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和*干预的无效率。
*决策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决策时指出,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决策无效率。投票规则有两种,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 多数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首先,在*决策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可以规定投票程序。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对某种*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第二,*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决策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