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02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论述了追求自利益的个人被“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不自觉地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市场在“无形的手”的调节下运行顺畅,*做好“守夜人”的工作就足够了。随后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力图使他的理论精确化、规范化。但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仅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解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表明市场失灵了。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二战后西方国家广泛采取凯恩斯主义干预*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市场失灵,国家干预*从此成了西方国家重要经济*,用来克服市场失灵,恢复市场的功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才有*干预调节的必要性。
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在力图弥补市场失灵的过程中,*干预行为本身局限性导致另一种非市场失灵——*失灵,即*采取的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及经济等各种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事与愿违的问题和结果,如干预不足或干预过度等,并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战后凯恩斯主义*干预*在西方盛行二十余年,带来了*规模膨胀过度、巨额财政赤字、寻租、交易成本增大、社会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是*失灵的典型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学者在分析*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改变了重视市场失灵而忽视*失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