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9 08:2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1:18
孩子的性格形成是由自身的内、外因素共同塑造形成的,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影响性格形成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基因遗传、成长期环境和文化教育背景。
——1、基因遗传(内因)
——在血缘关系中亲代以遗传的方式将自身的生物学属性:A物质性(存在方式)、B信息性(根本属性)传递给子代。基因有两个特性,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缺陷或变异。因此由基因的第一特性的作用致使子、女在容貌、体型、智力和秉性等方面与父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特性;而基因的第二特性又会导致子、女在某些方面形成有别于父母的差异。人们通俗上将这些由父系基因遗传所导致子系的生物学属性称为“天赋”,“天赋”决定着个人的物质性(存在方式)、信息性(根本属性);
——基因遗传因素决定了孩子的体魄的健康程度、智力的水平等成长的先天体质环境;父母的家世背景决定孩子成长的人脉类型环境和经济环境等物质基础;
——2、成长期环境(外因)
——社会和家庭环境对人们最具可塑性的成长期性格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总是将某种历史时期或地域文化的特色以习惯或行为方式体现在个人行为风格上;
——社会人群和家庭成员的日常言行则是教化和引导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的主要因素,因而社会风气与家庭风范的影响决定着孩子对于是、非的辨别与判断标准;
——3、文化教育背景(外因)
——由于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个人的具有某种类型文化特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
——文化教育背景是孩子思维方式养成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是附着在特定文化内涵之上的,人们常说“西式思维”或“中式思维”就是指由不同文化内涵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
——由上可知父、母是塑造孩子性格的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参与者,因而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示范着孩子。但由于人的惰性所致,父、母具有积极意义的性格特质孩子不一定吸取或吸取得不那么全面。而父、母性格中那些消极意义的举动孩子不但可能吸取,甚至还会将其放大。从教育层面来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置的老师,因此要培养孩子一个好的性格基础,父母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所以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必先作出表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1:19
孩子的性格形成是由自身的内、外因素共同塑造形成的,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影响性格形成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基因遗传、成长期环境和文化教育背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1:19
应该说大部份是,因为在幼儿期,我们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一起的,所以一个民族母亲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基础素质,所以给女孩平等的教育权对民族和国家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