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孩政策放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08: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5:06
首先,关爱女性,降低“生育惩罚”。众多实证结果证实,我国存在“生育惩罚”,且这个“惩罚”不轻。每多生育一个孩子,就明显减少就业女性的工作投入时间,降低她们的工资水平。加之,社会上普遍存在爸爸“不作为”的现象,更是增加了就业女性的负担。社会对已生育女性的关怀以情感为主,缺乏实质性的关爱。比如职业场所,企业基于评估自身生产能力的需要,期望探知女性的生育意愿。如今三孩*落地,预计企业将以各种形式探知在职女性和求职女性的生育意愿。此行为不能完全理解为性别歧视,更多的是企业对未来生产能力的合理预估。如今,呼声最高的三孩配套支持措施是延长女性生育假期、加强女性公平就业权利保障等,但此类型的*无疑是把生育成本转嫁到企业身上,于事无补。
2016年始,以深圳为首的各地城市陆续提出“积极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并不余遗力地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但实际上,当今社会,儿童受到的关爱已经足够多了,家里家外备受关注,而家庭负担最重的“妈妈”却被家里家外忽略了。构建“妇女友好型”社会是提高我国生育意愿的前提和基础,建议从法律法规、*措施、道德观念、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给予婚育女性更多的理解、尊重,以及实质性的奖励。
其次,以释放家庭劳动力为主要手段,降低“育儿成本”。当前,教育、就业、住房任何一座“大山”均可以压垮二胎家庭,尤其是教育支出。因多生一个孩子,从“奔向小康”倒回“解决温饱”,这让许多家庭始料不及。因此,这波“吐槽”中,二胎家庭成为了“主力军”。每增加一个孩子,家庭消费支出随之增加,但是以购买食物支出为主(孩子出生那一刻起,若不放弃工作,就得请老人或保姆帮忙,家庭人口成倍增加),相当于恩格尔系数提高了,简而言之就是“变穷了”,这不利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开展的《养娃教育成本网络问卷调查》显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中,80.65%为生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太高;56.59%为缺少养育和照顾孩子的时间。生养孩子既花钱又花时间,储蓄和自由双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最大的养育成本是自由,没有工作的自由、没有聚会的自由、没有小口之家独立生活的自由。因为老一辈未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隔代教育取不到预期成果,一座城市里众多家庭的其中一员放下工作呆在家里教养孩子,其中不乏博士生,人们不得不感叹读书竟然是为了养孩子。德国陆续出台《生育保*》、《联邦养育津贴法》、《联邦父母津贴和父母养育假法》等,每生一个孩子奖励几十万,奖励丰厚,但并未解决生育率低下的根本问题。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如何释放家庭劳动力,让家长可以继续追求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才是三孩*的实施重点。
最后,再度审视教育制度,降低“育儿风险”。前段时间《小欢喜》、《小舍得》电视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热议,“鸡娃”“内卷”成为当下最热的词语,这两部电视剧反映了当代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鸡娃”在全国范围内扩散,可能要追溯到《爸爸去哪里》这部综艺节目。该节目让人们发现娃原来有无限的潜能,随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助攻下,各种“鸡娃”方法广泛扩散,部分文章更是主张在低年级时多陪娃。最要命的是,50%的中考升学率越来越明晰,许多娃还处于懵懂时期,就注定上不了高中。中考落榜的娃们一夜开窍,但为时已晚。前车之鉴下,提前教育从中学传递到小学,又从小学传递到学前。而且如今的课本和考试难度让人惊叹不已,提前教育可以为孩子省下宝贵的时间,包括睡眠时间、阅读时间。所以,与其对教育机构进行顶格处罚、查检各校作业数量,还不如重新审视教材和中考升学率的合理性。
“没有高中等于没有未来”,这是家长对现代社会的认知。基于对孩子未来的不可把控性,以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不信任,为了降低“育儿风险”,有的家长积极踊跃,有的家长被社会环境裹挟前行,最终导致教育过度竞争,随之而来的是“焦虑”“跳楼”遍布全国。若社会矛盾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必然是制度使然,相关部门必须重新审视,而不是转移注意力。若中考改革是参考德国的双元制,那首先要让社会充分认识并接受,同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最后才能落实中考改革。显然,相关部门并未让社会认识到,“蓝领可能比白领吃香”的未来现实,更未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却率先落实了50%的中考升学率。此外,如果中考改革是有根有据,那么提高课本难度的依据又是什么?大语文时代是为了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