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26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4 06:58
“围魏救赵”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 原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指用包抄敌人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之第二计,是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其精彩之处就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1 07:07
围魏救赵发生在战国时期,是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魏国的首都是现在的开封。魏国也被称为梁国,因为它的首都是梁国,其君主魏惠王也被称为惠梁王。那时,世界一片混乱。战国七雄,即秦、齐、楚、燕、韩、赵、魏,互相争斗。所有国家的君主都参战并扩张了他们的领土。中原的吞并战争一直在持续。
公元前365年,即位仅六年,魏惠王为了躲避强秦的威胁,将都城从安邑(今陕西省夏县西北)迁至大良,同时认为大良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增强国力,实现*抱负。魏国在大良经历了惠、项、赵、安立、景、王六王,历经140年。
公元前225年,秦将军王本率军进攻魏。因为他不能长时间攻击,所以他带头填补大梁的缺口。三个月后,大梁城被破坏了。魏只得出城投降,魏被灭。
以在位52年而闻名,而“惠”是她死后的头衔。魏惠王当政时,魏是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自称为王的国家。
公元前354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赵的君主赵承厚派军队攻占了他的邻居,弱小的齐国求和,企图迫使魏国屈服。如果赵的企图得逞,魏国的势力肯定会缩小。魏国岂能坐视不理,于是梁惠王派庞涓将军和他的大军北上,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被两面夹攻。他不得不应付前面魏军队的顽强抵抗和后面魏的猛烈进攻。
渐渐地,他无法应付。为了摆脱困境,迅速派人冲出包围圈,前往齐求救。为了敦促齐国出兵帮助,王召带来了一些物质刺激,并答应把中山国,即现在的河北省正定县,送给齐国作为感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1 07:08
围魏救赵发生在战国时期,是魏国庞涓和齐国孙膑两人的对决。当年魏惠王在位的时期是魏国最强大的时期,当时的魏国也是战国七雄当中唯一一个霸主。当时的天下共主周王室衰微,天下正处于一个大争之世,而魏惠王也是有着想要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因此魏惠王向西是接连打压秦国,向东迁都到了大梁,以此来增加国力,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得益于魏国的强大,魏惠王也是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称王的让。
但是在公元前354年,赵国国君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地,因此攻打了卫国,想要让卫国臣服于赵国。而卫国此时是附属于魏国的国家,因此魏国自然是不会看着自己的附属国被赵国所侵入的,因此魏惠王便是派了庞涓率领魏国大军北上进攻赵国的国都邯郸。而赵国此时也是两面遭到了夹击,赵国既要去防备来自卫国的反扑,又要去解除魏国大军赵国国都邯郸的困境。但是赵国当时并不强大,而赵王为了解除赵国的危机情况,便是去向齐国求援,甚至还向齐国许诺,待赵国接触危机情况之后,把中山一地送给齐国。
齐王在见到赵国过如此的诚意之后,齐王也是动了心,答应了赵国去出兵帮助他。而齐国派出的领军的人便是孙膑。而孙膑,他和庞涓早有旧怨,孙膑和庞涓他们两人曾经一同师从于鬼谷子,去学习兵法以及纵横之术。在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业之后,便是各自找到了自己侍奉的国家,但是庞涓却是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在孙膑到魏国的时候,设计残害了孙膑,而孙膑也是因此两腿残废,没法去入仕做官。但是孙膑虽然此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他却抓住了机会到了齐国,而齐王也是不计较孙膑身体的残疾而重用孙膑。后来孙膑他在得到齐王的命令之后要去想办法解救赵国,孙膑就提出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去攻打魏国,以此让魏军撤军。而后孙膑他的这个计策果然成功了,魏国在匆匆忙忙之下退回了国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1 07:08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1 07:09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发生在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