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释迦摩尼是佛教大佛,他一生讲了多少部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2 02:15

我来回答

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3:44

释迦牟尼佛讲经共49年,谈经三百余会。

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

至于字数,有不完全统计:

楞严经有7万4千多

法华经有10万5千

华严经有65万

般若经2亿多

大般涅槃经37万5千9百

扩展资料:

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

1·出家前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

它臣属于憍萨罗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当时释迦族的**,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的少数寡头*。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

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 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18] 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大乘佛教传此人是佛的姨母;另说由乳母抚养)。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 ),生有一子名罗睺罗。

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2·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 

国族形势的影响:在当时十六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

沙门思潮的影响: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这渊源于稍早于《奥义书》的《森林书》时代,到佛陀时代已成为印度上层阶级的一种风气。

成长环境与个性: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

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出家动机的象征性说法。

3·觅道的经过

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

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瑜伽禅定是印度东方哲学的具体形式,到释迦时代则十分流行。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无色定”中。佛教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苦行:释迦牟尼苦行处是尼连禅河畔[41] 的优娄频罗聚落。苦行流行于各时代,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达到解脱,受出家人普遍崇敬。佛以六年时间深入极端苦行,摧残自己的身心,竟使其他苦行者以为他将丧命。

最终他认为苦行无益,因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所以放弃。他回忆起小时候在树下的初禅体验,认为这可能有所帮助。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憍陈如等五随从因此厌弃他。这成为佛后来表达佛教立场的开端,即佛教的教义不提倡无意义的苦行。

4·证觉成道

他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此时他35岁(或31岁)。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他努力调伏自心,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

其“十魔军”有: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他以“慧”战胜“魔军”。

关于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阿含经》中的说法竟有十五种之多, 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或说由四谛而悟;或由十二因缘而悟;或四禅中得三明而悟。作为完整系统化的四谛和十二因缘,或不视为成道内观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内容,都是关于缘起和寂灭的学说。

佛陀开悟后享受于法乐中。他感到其学说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愿说法的心理。 据上座部说,梵天王得知佛不愿说法,感觉事态严重而下凡劝请,他保证世间将会有人能够理解佛法,佛最后同意说法。此处以婆罗门教的上帝劝请佛陀,意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5:02

为交代清楚起见,多啰嗦一点文字。
释迦摩尼,就是乔达摩悉达多,出生时间:公元前563年,去世时间:公元前483年。关于他的出生年代有很多说法,大概六十多种,总体讲上面这个比较靠谱。佛教传说他是王子,其实他所在的迦毗罗卫国很小,2600平方公里,跟未来西安规划的主城区一样大。母亲是摩耶夫人,姨母是瞿昙弥,传说悉达多出生七天后母亲去世,由姨母瞿昙弥抚养*,娶妻耶输陀罗,儿子叫罗睺罗,堂弟是阿难,还有调达,就是跟乔达摩悉达多唱对台戏的提婆达多。受胎时左肋入,右肋出和刚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以及出城四门遇到的病人、老人、死人、天神这些,都是后世编造,没有记载,也没有啥价值。
乔达摩悉达多是个有血有肉,有老婆孩子,也要吃喝拉撒的凡人,但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不管他的思想有多么荒谬,作为一家之言,在公元前2500多年,开始思考人生,思考宇宙,算是个厉害角色。
悉达多在世,传说是29岁出家,至于他条件比较好,为什么出家的问题,可能跟他的国家被别国消灭有很大关系。他曾阻挡,但是没有拦住,国家被彻底消灭。出家后先是苦行六年无果,重新调整思路,在菩提树下发誓,大意是:若不成佛,绝不站起。这当然也是传说。经历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开悟了。成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这个七七四十九,和九九八十一一样,不必认真对待。
无论如何,反正成佛了。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什么,大概还没有以后浩如烟海的佛经那么多,但是最根本的佛教基础东西,算是悟出来了,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
悉达多在世的时间,大概和我国的孔子同一个时代(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也带学生,授徒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作品也就是编篡《春秋》,司马迁说:仲尼厄而作春秋。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悉达多成佛后,是不是真的开悟,洞彻天地,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真理,当然不是。坐那里不实践,能想出个至高无上的真理,本身就够荒谬。反正开悟了就开始说法布道,35岁开始,到80岁去世,说法45年。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且很勤奋,韦编三绝就是个例子。一生也就总结了那么多。悉达多一生绝对说不了现在整理的佛经那么多。楞严经七八万字,法华经七八万字,华严经近七十万字,这些才是佛经的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即使再“天竺好繁,秦人好简”,悉达多一生不可能说那么多话。所以大部分*都是在悉达多去世后结集整理的。也就是说,有很多不是乔达摩悉达多说的。
佛经结集,是个大事情。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这就产生了统一思想的要求。到阿育王为止,相传 佛教经过三次结集。所谓结集,意思是会诵经典,就是为了维护团结,消弥分歧所作的一种努力。 佛陀一生的教诫,本无文字记录,哪些是由他直接口述的,属于他本人的思想,已经不可考证。但 在他的弟子群中口耳相传,背诵记忆者,为数相当可观,其中也少不了后学者的自我创作。把这些各以 佛陀名义流传的教诫汇集起来,经过各地比丘集会共同讨论协商,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经典,是统一的 需要,也是统一的前提。
佛经集结的过程大概如下:
第一次结集是在悉达多去世后第一年的雨季, 由弟子大迦叶召集主持,五百比丘参加,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阿阇世王提供一切费用。
悉达多逝世一百多年以后,由耶舍召集七百僧侣在吠舍厘城举行第二次结集,再次统一经律,重心是讨论戒律。
到阿育王时,又举行了第三次结集,地点在华氏城。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 有一千名比丘参加。
关于三次结集的传说,即使在佛教的文献中,记述也不尽相同,这表明,早期的佛教典籍决不是出 自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僧团之手,而是在不断变迁中,汇集多种僧侣的思想凝结而成。结集的过程,也就 是佛教理论和神话编造与加工的过程。
这三次结集是小乘和大乘共同承认的。以后肯定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各门派小范围结集已不可考,意义也不大。在结集过程中。第一次大家还可以凭借回忆,你一言我一语总结些佛的言说,虽然有水分,但是还比较接近佛语,以后隔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已经不是结集,差不多就是编经,造经了。
真正有多少是乔达摩悉达多亲口讲的,就连现在最自以为是最正宗的佛门释子的人,我相信,他也是糊涂的。如果竟然一本正经有确切的数字,并信誓旦旦说这是乔达摩悉达多先生亲口所言,那简直就是笑话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6:37

释迦牟尼佛讲经,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 五时:第一华严时。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用妙观察智、观机施教,对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灭场中,现出千丈卢舍那佛*报身,说圆顿修多罗的大教的《华严经》。一共说了七处九会,教导菩萨因地发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万行的因华,来庄严最上一乘的佛果,这是《华严经》的中心思想。佛得道后,最初说《华严经》,譬如太阳初升,先照高山。《华严经》佛共说了三七二十一天。
第二阿含时。阿含经是佛对小乘圣人说的。华严*不契合于小乘根机的人,罗汉、辟支佛二乘人,虽然在座闻法,教大机小,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佛不得已隐大施小,到鹿野苑去。为五比丘说四阿含经的小乘教法,主要有苦、集、灭、道四谛、十二因缘等小乘教法。譬如太阳照到幽谷。四阿含经就是《中阿含》、《杂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一共说了十二年时间。
第三方等时。众机普被曰方,四教并谈曰等。佛看到罗汉、辟支佛,对于四谛,十二因缘教法,都能领悟。也能够依教修行,断了见、思烦恼之惑,得证偏真涅槃之乐。他们以得小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不肯从空出假,涉俗利生。沉滞到化城之中,不肯再求进步。所以再说方等《解深密经》、《维摩经》大乘教法。维摩诘居士,善说不二法门,对小乘人呵斥了一顿。使罗汉、辟支佛自耻小乘,仰慕大乘,发菩提心,引小乘人,入大乘道。繁兴六度万行,趋向佛果菩提。就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方等教法,共说了八年时间。
第四般若时。般若就是智慧的道理,《大般若经》共有六百卷,分为八部般若。阐述实相真空妙理。因为小乘人虽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是还有许多疑情和偏见的妄执、不能够顿时泯灭,所以佛再广谈般若妙慧,予以淘汰。《金刚般若经》是《般若经》的节本,使二乘人断疑生信,绝相超宗。《般若心经》教二乘人以观音菩萨为榜样,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能够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智度论》说:般若象大火炬一样,四边都不可相触,触之则烧,撄之则烂。它能将二乘圣人所有疑情妄执,偏见执着,统统消除干净。回小向大,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密,直趋无上菩提,就象正中的太阳普照一切。《般若经》共说了二十二年。
第五法华、涅槃时。佛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经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个时期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功效,许多罗汉、辟支佛以及诸大菩萨,他们根机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成熟。佛此时可以在灵山会上畅谈本怀,称性说法,使二乘人会权乘归于实教,了知妄心即是真心。说出过去长劫以来的早已成佛的远本,显示幽微不可思议的甚深妙道,令上中下三根众生都能得到殊胜的利益。佛给他们授记作佛,同时佛又说明他过去所说三乘教法,都是随机说法的方便法门。《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说完《法华经》看到还有少数众生末曾得度,所以接着再用一天的时间,说了《涅槃经》阐明遗余的教法,使应度众生,皆能得度。机薪既尽,应火潜辉。佛说完《涅槃经》后,就入大涅槃,证得不生不灭常寂光净土。《法华》、《涅槃》共说了七年时间、对佛一生说法的内容和时间,概括为四句偈:最初《华严》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8:28

佛讲的三藏十二部经,我们大概可以把它归纳为八大次第。我们今天在这里,结合我们在修行中最敏感的问题,来对号入座,在没有遇到《法华经》《楞严经》之前,各自属于哪一个次第。

第一个次第叫【修人法】—怎么样来世得一个人身。这个基本法就是持三皈五戒,皈依佛、法、僧这三宝,你能够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来世能得人身。五戒持得很*,你的人生就很*,其中有差错,你的人生就不*。同在人道,为什么有些人富贵、健康、长寿,有些人下贱、贫穷、短命、多病?这就是持五戒的程度不一样。

第二个次第是【修天法】—修天道。二十八层天都是六道轮回中的凡夫,修天道在五戒基础上还要加十善,十善是对五戒的进一步*。前面的杀、盗、淫这三戒不犯,叫『三善』。妄语,把它划分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分为『四善』。所谓不恶口—好话应该好讲,有些人好话到他嘴里都变味;所谓不两舌—不可以背后挑拨离间;所谓不妄语—不讲假话;所谓不绮语—不讲废话,不讲无聊的话。这样加起来这是七善。再一个,从我们心态来讲,不应该有

『贪、嗔、痴』—不要贪于名闻利养;不要去耿耿记恨于人,不要有嗔恨心,不要以下劣心、牛羊眼、去看待一切的善人、善事乃至坏人坏事。

能做到这十善你可以升到一层天、二层天;十善再加未到地定,所谓「未到地定」就是禅定不*,达不到初禅的境界,你可以升到三层、四层、五层、六层,这是欲界天;如果再修禅定功夫,又可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可以达到二十四层天;在这四禅之外,再加四空定可以达到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叫四空天,叫无色界。二十八层天上上胜下下,一层比一层天的生命和智慧要殊胜。

第三个次第,【修小乘法】—修声闻法。证到阿罗汉果位,永远超越六道轮回,连天道都不在,超过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的天人福报满了以后还要往下落,小则往下界天、人落,重则落到三恶道,证到阿罗汉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他的代表作是《阿含经》,讲『苦集灭道』这四圣谛法门。但是这些果位的人,他始终保持一个无身的那种生命体,也叫自由命体,他不愿意现肉团相再到六道中来教化众生。

第四个次第是【修缘觉之法】—证辟支佛果位。辟支佛属于中乘,他的境界高于阿罗汉,有些辟支佛他还可以从空出有到这个世界上来度化一些与他们有缘的,这个有缘是指近几世或者几十世有缘的众

生,但是他不像菩萨一样广度无缘众生,修缘觉佛的代表作就是《十二因缘》。我们这是笼统地介绍,不是去详细地分析。

第五个次第叫【藏教】—藏教法我们一般把它说是大乘法。怎么叫大乘法藏教修行人?他发心要像佛那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像佛那样广度一切众生。发的是大乘心,修的是方便行!他是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等。他这种般若是小乘般若,他从有形有相的法门下手,代表作就是《阿弥陀经》《地藏经》《无量寿经》等等。修这种法门,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修得非常非常非常好,也有可能往生极乐世界。但证的果位叫不了义的大乘果位,因为他不明心见性啊,他可以像阿罗汉、辟支佛那样超越六道轮回。所以祖师的比喻,叫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有的把它说为,一万个人里面,可能有个把两个人成就,有的人把它说为六万个人修行可能有一个人成就。

第六个次第叫【通教】—通教比藏教有进步,通教就是我们所讲的禅宗。他是从空门入手排除一切的有形有相,包括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统统判为无明相,这是所谓「见空性」。他的代表作《金刚经》《六祖坛经》《六百部般若》等等。这种法门修行的难度也是非常之大。按照禅宗祖师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这个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能修禅宗证果的人,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根机!一个银河系的人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

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亿劫希成』,无量百千万亿年都难成就。

那么藏教和通教这两个法门比较,通教禅宗修得不好容易落空,《楞严经》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有讲。但是修得好,他能明心见性。而藏教法门他不会落空,你最起码来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法门里要好好把持一下,成功率都非常低,时间都非常地漫长。

禅宗第五祖拜第四祖,拜了两世。第一世这个五祖已经到八十高龄,盘腿把腿也盘歪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他的法号叫栽松长老。怎么叫栽松长老?他坐在那里毕恭毕敬就和松树栽在那里一样,人们觉得他修禅宗太认真了,叫栽松长老。所以四祖逗他,四祖说他太老了,换一个身来,实际上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站在那里就往生、就投胎。结果他投胎到大姑娘肚里,人家还没有结婚,你不是糟蹋人家嘛!那个马姑娘因为他投胎,被家里人扫地出门。在过去的封建的社会,你说大姑娘没有结婚,就肚子大了,那是大逆不道。

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在投胎,说走就走,而且不需要男女生活就能投胎,你说有多大本事。我们想一想,现在有些所谓宗派的什么法王、活佛再来,还怎么样怎么样......能不能跟这个人比啊?就这个人在佛门内部都不过是个外道,这涉及到我们修行中一些敏感问题,希望

我们有些同修,你不要生烦恼。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不依小法,我们都要按照佛门实事求是,这样可以正信。到第二世来投四祖拜师,大概是七岁,四祖又逗他,说太小了,这个时候他发脾气了,「我前世来你说我太老,今生来你说我太小,我到底什么时候来啊」?所以五祖给他剃度了。

也就是说他一来就知道生生世世的事情,这是不是叫宿命通?就这样的人他还必须来求*,你说我们现在有些人稍微有点宿命通,稍微有点什么神通,就怎么样怎么样......你说怎么样?!鬼都有五种神通,到了阿罗汉才有六种神通,就漏尽通。要帮助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唐玄奘西天取经,来到大雪山。唐玄奘他也是开了天眼,看到雪山堆里埋了一个人,把雪扒开,三弹指叫他出定。那个人眼睛一睁,说:「释迦牟尼佛出世了没有」?唐玄奘跟他讲:「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一千多年」。「那我等弥勒佛下世」,他说完又入定。可见他在雪山堆里少说已经一千多年,多说可能千年、万年、亿年都说不准,他还准备等弥勒佛下世,还准备再坐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吃不喝不睡,就在那里禅定。这种功夫都不过是个外道啊,你说我们现在修禅定的人你坐个几天几夜又怎么样?这些法门可难了,把难字讲在前面,你们后面就知道珍惜那个容易的法门,要不然你还不知道天高地厚。

所以唐玄奘叫他再次出定。问他:「你坐这个鬼窟窿」,讲他坐鬼窟窿啊:「弥勒佛出来以后,谁叫你啊」?他讲,「对啊!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到唐朝去投胎,我从印度回来以后给你剃度,拜我为师好了」,也是跟五祖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唐玄奘取经十七年回来以后,找到李世民查问这个人,某年某月某日王宫里有没有怀孕,他应该在什么时候生。李世民查了一下没有,再一细查,查到尉迟恭大将军府中。因为当时唐玄奘讲:「你看哪一家的院子最大你就在哪一家投胎」。唐玄奘的意思还不是要他到王宫里去,是不是?但是他没有见过世面,看到尉迟恭的府也很大,他想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唐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叫他剃度,「我才不干」,是不是?李世民命令他「代朕出家」,他不敢不出家。但是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给我一车肉;第二个条件,给我一车酒;第三个条件,给我一车美女」。不是要一个美女,是要一车美女,所以皇帝也犯愁:出家人一个美女都不能有,还要一车美女?唐玄奘给皇帝使个眼色,你先答应他再说。

三车和尚浩浩荡荡来到白马寺,白马寺全体僧人钟鼓齐鸣!他听到钟声、听到鼓声以后,过去世修行中的自性反应出来,惊得一身冷汗,如梦初醒,赶紧把三车退回。当生受持经藏,而成为贤首宗一代祖师,这就是窥基大师。你们看受持经典重要不重要啊?

无独有偶。在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修禅宗,修到什么程度,天上的人给他送饭。这个时候,窥基大师就去度他,说:「听说天上人给你送饭,今天来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结果从早到晚,天上人影也不见一个,吃不上饭就睡觉吧。那个窥基大师一睡觉就鼾声连天,那个道宣律师擅长持戒律,据说持戒第一。所以今天早上轮到他做人了:「你说你啊,好好一个修行人不知道用功,怎么还睡觉?睡觉还打呼,哪叫修行人」?意思是你看我这个禅定不倒单。窥基大师怎么讲的?说:「你不比我强,一个跳蚤跳到你身上,你还想把它捏死,你的嗔恨心从何而有?不过还好,最后没有伤它的命,把它扔到外面去了。跳蚤给你摔断了一条腿,唉哟唉哟......吵到半夜,我根本没睡好觉」。那个道宣法师听他这么一讲,呆住了:他明明在打呼噜,我扔了一个跳蚤,他怎么知道?不敢开口了。然后窥基大师度他:「你坐这个鬼窟窿没有用,我前世在雪山堆里少说修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什么用」?虽然这样讲,可是道宣律师还不相信,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天上的三太子哪吒给他送饭来了。他这时候埋怨了:「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来了。昨天有个和尚想吃天人的饭,你送点饭来,不也长长我的脸是不是」?那个哪吒跟他讲:「我昨天怎么敢来?我是来过了,昨天在你这里是个大菩萨你知道吧?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满山满野都是天人在*,我怎么进都进不来」,这下他明白过来了。所以道宣律师最后为《法华经》写了一个〈弘传序〉,他是不是读《法华经》开悟的?

第七个次第叫【别教】—别教是在禅宗通教明心见性的基础之上往上修。但是他也只能破除十二分无明,不能究竟成佛,所以他是不是比通教更难修?那么别教的代表作是《圆觉经》、《唯识》,以及《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所以《金刚经》所讲的那种佛相当于《法华经》《楞严经》的初住位菩萨,与法华佛、楞严佛相差四十一个等级。《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佛,相当于圆教二行位的菩萨,比法华佛、楞严佛的境界要低三十个等级。

到第八个次第叫【圆顿*】—代表作《楞严经》《无量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称为圆教一乘*。《无量义经》是为《法华经》打前阵,《涅槃经》是为《法华经》《楞严经》收尾,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这两部经典,说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它并没有教我们去怎么念佛、怎么拜佛、怎么行善、怎么断恶,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理,人怎么来的?佛菩萨、天人鬼畜怎么来的?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怎么来的?人我是非、香甜苦辣、种种妄想分别,这种意识怎么产生的?明白了万法的来龙去脉,我们再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这无量的万法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十方三世到底有几尊佛?几尊菩萨?几个人?几个鬼?几个天?几滴雨?几片风?

我们把这个道理搞明白,按照《法华经》、《楞严经》之说就可

以当下了生脱死,当下成分真即佛,永远不落六道轮回,这是最低保障线,往上不封顶。从初位菩萨到地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我们都可以当下一念就成就,乃至于个别的像龙女那样成为究竟*之佛。所以圆顿*,无量劫无量次第之功德,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就看我们听经闻法,你的思维观照的如何,你的心态如何。成就这么快,当下一念,而且条件特别特别松弛—即使你是罪大恶极的罪犯,你只要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如恒河沙数的罪恶一笔勾销,地狱境界现前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这就叫「带业往生」。任何人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一个不漏、一个不落,这是不可思议的*呀!

*写了四句诗,其中一句是【六动一时法眼明】。所谓『六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明白『如来藏』道理之后,当下震动!震动什么?把我们的无明烦恼、邪知邪见震动为菩提,震动为佛知佛见,『法眼明』就是「明心见性」。这些是佛在《法华经》、《楞严经》反反复复金口强调,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印广法师在这里说的法。

*对天明誓:我讲一切法都有佛金口玉言为证,有疑惑者当场提问、当场质问、当场请法,我当场给你回答!要破除我们一切的怀疑心,把心定在楞严*,*的功德就在于:对佛所说「听经闻法当下成佛」,讲清楚为什么!*的功德是在「为什么」上下功夫,你们有一点点疑虑都可以当场提出!所以我们一定要十分的珍惜这场

法会,《楞严经》《法华经》在十方佛土,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这是佛金口玉言,连佛都不轻易开示这样的*。佛在《法华经》讲,佛不轻易讲《法华经》,在《楞严经》也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所以我们今天有幸在这里开讲这样一部大经,我们要珍惜!*没有地位,也没有名望;既不是什么大会长,也不是什么大方丈;我几十个小寺庙加起来,还没有人家一个寺庙大,劝大家不要以为人微言轻。你们可以把认为自己最恭敬的祖师大德或者高僧大德,他们哪一部讲解讲《法华经》《楞严经》讲的最好的,一定要选最好的,你们随身带过来,*讲到哪一段你就对照哪一段,你看*讲错了没有,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信心。

那么我们这是先在前面讲了人、天、声、缘、藏、通、别这七个法。我告诉各位,这七个法都非常非常难修难证,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可是你很难*。你要得一个人身都不容易啊!更不要说阿罗汉身,更不要说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这些法门,告诉各位:有其名而无其实,都是佛的方便引导。为什么讲了这无量的法?就是让你来跟《法华经》《楞严经》圆顿*比较,那些是方便引导法门。

所以前面这七种法门在佛法里称为圆人前七种方便,你不要把方便当真!你想想看,它那么难,而《法华经》《楞严经》这么容易,

一念就成就!是不是?前七种方便成功的比例那么低,万分之一、亿分之一、无量分之一。《法华经》《楞严经》是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万分之万乃至百分之二百、千分之三千、万分之十万。怎么万分之十万,怎么多起来了?怎么还要变成百分之二百?因为我们有些同修还带有各个法界里的众生,通常说为附体,是不是?这些人来了他也当下成就啊。这是第一个从难和易,第二个从比例来看,是不是。

再从这个时间来看,前者百千万亿的无量劫,后者当下一念。这是帮我们选择最佳最快的法门来成就。这是我们大概地笼统地来比较抉择一下,这个《楞严经》它的不可思议的地位。

佛在《楞严经》就是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这两句话,我一个字都不多,一个字都不少,一个字都没有改变。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成像我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佛、*佛,易如反掌啊!有什么困难?谁叫你去刻苦修、认真修」?佛就是这样讲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0:36

释迦牟尼佛讲经,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 五时:第一华严时。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用妙观察智、观机施教,对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灭场中,现出千丈卢舍那佛*报身,说圆顿修多罗的大教的《华严经》。一共说了七处九会,教导菩萨因地发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万行的因华,来庄严最上一乘的佛果,这是《华严经》的中心思想。佛得道后,最初说《华严经》,譬如太阳初升,先照高山。《华严经》佛共说了三七二十一天。
第二阿含时。阿含经是佛对小乘圣人说的。华严*不契合于小乘根机的人,罗汉、辟支佛二乘人,虽然在座闻法,教大机小,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佛不得已隐大施小,到鹿野苑去。为五比丘说四阿含经的小乘教法,主要有苦、集、灭、道四谛、十二因缘等小乘教法。譬如太阳照到幽谷。四阿含经就是《中阿含》、《杂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一共说了十二年时间。
第三方等时。众机普被曰方,四教并谈曰等。佛看到罗汉、辟支佛,对于四谛,十二因缘教法,都能领悟。也能够依教修行,断了见、思烦恼之惑,得证偏真涅槃之乐。他们以得小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不肯从空出假,涉俗利生。沉滞到化城之中,不肯再求进步。所以再说方等《解深密经》、《维摩经》大乘教法。维摩诘居士,善说不二法门,对小乘人呵斥了一顿。使罗汉、辟支佛自耻小乘,仰慕大乘,发菩提心,引小乘人,入大乘道。繁兴六度万行,趋向佛果菩提。就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方等教法,共说了八年时间。
第四般若时。般若就是智慧的道理,《大般若经》共有六百卷,分为八部般若。阐述实相真空妙理。因为小乘人虽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是还有许多疑情和偏见的妄执、不能够顿时泯灭,所以佛再广谈般若妙慧,予以淘汰。《金刚般若经》是《般若经》的节本,使二乘人断疑生信,绝相超宗。《般若心经》教二乘人以观音菩萨为榜样,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能够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智度论》说:般若象大火炬一样,四边都不可相触,触之则烧,撄之则烂。它能将二乘圣人所有疑情妄执,偏见执着,统统消除干净。回小向大,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密,直趋无上菩提,就象正中的太阳普照一切。《般若经》共说了二十二年。
第五法华、涅槃时。佛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经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个时期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功效,许多罗汉、辟支佛以及诸大菩萨,他们根机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成熟。佛此时可以在灵山会上畅谈本怀,称性说法,使二乘人会权乘归于实教,了知妄心即是真心。说出过去长劫以来的早已成佛的远本,显示幽微不可思议的甚深妙道,令上中下三根众生都能得到殊胜的利益。佛给他们授记作佛,同时佛又说明他过去所说三乘教法,都是随机说法的方便法门。《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说完《法华经》看到还有少数众生末曾得度,所以接着再用一天的时间,说了《涅槃经》阐明遗余的教法,使应度众生,皆能得度。机薪既尽,应火潜辉。佛说完《涅槃经》后,就入大涅槃,证得不生不灭常寂光净土。《法华》、《涅槃》共说了七年时间、对佛一生说法的内容和时间,概括为四句偈:最初《华严》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3:01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所言说,皆是佛经!释尊佛陀,说法无数,三藏十二部,皆是方便法;

佛所说法,皆是譬喻。【道可道,非常道】。佛所说法,即非说法。(《金刚经》意)

开示:《金刚经》也是譬喻。不能拿金刚经中,佛亲口说:佛没有说法,

字面上、当作证据似地,认为佛陀没有说法、甚至是佛陀没有成佛(已经是毁僧谤佛!)

佛祖说法,任运自在!佛所说法,皆是譬喻。【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5:42

不知道,数不过来,据悉他度了九亿那由他人,最少也有九亿本经,如果按部来分类,也就是十二部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8:40

没有准确答案
因为收录最全的《大藏经》也有好多版本,收录内容并不相同。而且很对梵文佛经没有翻译过来,实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如果是目前已知的佛经,那就是三藏十二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21:55

《大藏经》中的经藏和律藏八万四千法,都是释迦摩尼佛所讲。论藏为历代祖师大德所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01:26

佛经是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平生言行整理创作出来的,至唐宋时期都还有高僧大德在新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05:14

讲了很多,但最后都否定了。是因为别人听了容易误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09:19

严格来讲,一部经都没有讲过。
释迦牟尼自成道以后,都是随缘应机开导众人,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当时的境况,随顺说法。当时也没有文字,只是口传背诵。
佛陀入灭之后,众人做了个经典的集结,写了很多东西,这些*虽然都是源于释迦牟尼,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都加入了后人对释迦牟尼思想的理解。
佛祖本人是没有讲过的。再说得彻底一点,佛祖本人连佛法都没讲过,更不教人成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13:40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讲经三百余会。
佛陀不仅在人间讲经说法,也会受天主的邀请到天上去讲经,比如《地藏经》
也会应龙王菩萨的邀请去龙宫讲经比如《十善业道经》。
所以我们凡夫是无法计算出佛陀讲过多少经的。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也只是一个虚数,实际是无量无边法门,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机缘不同、欲求不同,所以法门不同,无非是让我们就路还家、应病与药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18:18

一部都没讲。说如来有说法,即是谤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23:13

三藏十二部,这是全部。
释迦摩尼是佛教大佛,他一生讲了多少部经?

释迦牟尼佛讲经共49年,谈经三百余会。分为五个时期:一、华严,二、阿含,三、方等,四、般若,五、法华。至于字数,有不完全统计:楞严经有7万4千多 法华经有10万5千 华严经有65万 般若经2亿多 大般涅槃经37万5千9百

释迦摩尼是佛教大佛,他一生讲了多少部经?

释迦牟尼佛在49年的传教生涯中,广泛讲授佛法,共分为五个时期:华严时期、阿含时期、方等时期、般若时期和法华时期。在这期间,他讲解的经文数量极为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楞严经有7万4千多字,法华经有10万5千字,华严经有65万字,般若经则高达2亿多字。而大般涅槃经则有37万5千9百字。释迦...

释迦牟尼佛祖亲口讲的经有哪些?

1. 《十善业道经》:释迦牟尼佛祖亲口讲述的经文,主要介绍了行善的十种方法,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这些是佛法戒律的基本内容。2. 《阿含经》:这是一系列由佛祖亲口讲述的经文,包含了佛教的基础教义和教诲。3. 《大佛顶首楞严经》...

释迦牟尼佛祖亲口讲的经有哪些?

《十善业道经》(讲行善的十种方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为佛法戒律之基本)、《阿含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专门讲修行之法,可破外道之蛊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最短的佛经,浓缩的佛法)、《阿弥陀经》、《无量...

关于佛经 大约50本吧 说几个

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

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和众弟子对话的经都有哪些经啊?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佛说阿弥陀佛经>,<妙莲法华经>,《无量寿经》,《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统称《大藏经》

所有的经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吗?已确定的有哪些

正常的经应该都是释迦牟尼佛说出来的、由释尊的弟子在一起整理写出来的记录释尊言行传教的书,并标注“如是我闻”来表示整理者并非是释尊,也表明是实实在在的听闻到的,因为真正佛弟子不打诳语,但也有例外,比如《坛经》,就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记录慧能大师的言行的书,也算是正统佛经 但是,...

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出家日、成道日、为什么总是初八?

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总是初八,生、死、涅槃为同一日,表示不生不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腊月初八则是佛成道日。农历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佛在佛经里说,释迦牟尼文佛法灭的时候最先灭的一部经叫什么经

《法灭尽经》云【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大佛顶如来秘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佛教有哪些经文?

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

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原名 燃灯佛与释迦牟尼佛 观音是道教还是佛教的 佛教最大的佛是哪位 释迦摩尼成道日是什么时候 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传 释迦摩尼和如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这个账号密码是什么?路由器密码也不对,宽带密码也不对 拼多多拒收退回快递怎么操作 高通与谷歌合作的Android Things物联网系统明年对所有骁龙处理器开放... 艾滋病中医能治疗吗 中药用于艾滋病的效果 什么是史前 为什么电脑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小黑屏,怎么都去不掉,QQ截图一下它就去掉... 我的电脑一部分黑屏,在右下角。并且桌面图标有阴影 该怎么消除? 电脑出现右下角这个图标就黑屏是怎么回事呢? 电脑右下角黑屏解决方法 仙剑奇侠传的问题 仙剑3经典台词 鸣人是预言之子吗?预言之子都会轮回眼吗? 求极品笑话……逗笑了再加分 说话是什么意思? 1976年正月初八月亮星座是什么? 欧姿化妆品和欧美姿是一个牌子吗? 天龙八部里长老为什么要揭发乔峰的身世? 常念阿弥陀佛是怎么回事 1931年,梦参老和尚竟然亲自见过地藏王菩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剧本,演员 呈现剧本是什么意思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什么区别? 怎样才能当上演员 戏剧剧本与电影剧本有什么异同 演员走戏是什么意思? 怎样写剧本? 梦见自己的亲人当演员了 演员的定义是什么? 剧本什么意思 《西游记》八十一难中每一难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名人故事 白……回……国这三个字书写时先什么后什么再什么 很多关于名著的问题 跪求仙三问情篇京城支线任务——凌霄的秘密全攻略 梦见看见好久不见的朋友在家对面打台球? 梦到去看戏正好收场什么意思? 梦见站在煤堆上看戏什么意思? 梦见自已爬上高处远离狂风暴雨 梦到山顶什么意思 梦到自己可累,抓住铁杆上高处 梦见发大水往高处跑先跑到一个填满尸体的山 梦见在最高处 梦见山一颗绿色大树在山最顶端,什么意思 梦见直接攀爬上六楼 梦见自己在雪山树林中与人打羽毛球? 打球是什么意思? 打球是什么意思 梦见爬山,爬上山,抱着一根树根又滑下来了。是什么征兆 梦见爬山,山上很多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