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氏的由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2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41
杨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扩展资料:
杨姓的影响:
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一个姓氏,历代名人辈出。秦汉魏晋时期有“四世三公”(杨款、杨震、杨彪)和“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隋朝达到顶峰,杨姓建立帝国并成为国姓;唐朝的杨姓继续辉煌,一共有11个人当上宰相;宋朝杨家将;
明朝的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等。而且,在历代状元中,杨姓有22个,其中包括四川新都的杨慎(杨升庵)。全国杨姓总人口大约有4270万,是中国第六大姓。四川杨姓人口有380多万,也是四川第六大姓,但却是杨姓第一大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杨姓:"杨"本意神木扶桑树 主要源于姬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42
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 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
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扩展资料
姓氏名人
1、杨坚
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2、杨幂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影视制片人。2008年,她凭借古装剧《王昭君》获得了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提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42
杨
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二、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三、郡望堂号
【堂号】
1、"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2、"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杨氏因以"四知"为堂号。
【郡望】
1、弘农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东汉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农郡。
2、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3、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此支杨氏,其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
四、历史名人
杨 业:又名继业。北宋名将,曾败契丹十万之众于雁门关。
杨延昭:北宋名将,杨业之子,号称杨六郎。
杨 炯:唐代著名诗人。十二岁被称为神童,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杨万里:南宋诗人,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
杨 涟:明朝人,上疏*魏忠贤24大罪,*害致死。
杨 雄: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曾作《方言》、《太玄》、《法言》等,主张儒家的伦理学说。
杨深秀:清末人,光绪进士,戊戌政变发生后,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秀清:清代太平天国起义主将,被封为东王。
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深得唐玄宗宠爱,以容貌美丽闻名于世,通晓音律。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杨再思:唐未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子孙遍布中华大地。
杨芳(1770—1846),字通逵,号诚村,广惠侯杨再思第三十一世孙。行伍出身,历清乾、嘉、道三朝。曾受封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43
杨(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①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②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③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0:44
杨姓来源主要有九个方面。
一、以国名为姓,源于姬姓。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被封在杨地为侯。在今山西洪洞东北,为古国名。春秋时,杨国被晋吞并,杨侯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奉尚父为杨姓始祖。
二、以封地为姓,源于杨食我。春秋时晋国公族中有一支因封地叫羊舌,所以称羊舌氏。羊舌氏中有个人叫羊×,字叔白,以博学多闻,品德高尚而闻名列国,是晋太傅有名的贤臣。晋国国君就把杨城封给他,所以又称杨×。杨×有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杨食我又与祁溪的孙子祁盈是好朋友。公元前514年,祁盈的两个家臣祁胜和邬芷互相交*子。祁盈把他们二人囚禁起来。大夫荀×受了祁胜贿赂,就到晋顷公那里说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觉得顷公处事不公,就帮祁家杀死祁胜和邬芷。晋顷公大怒,派其他几家公卿攻灭祁、羊舌两族,杀死祁盈和杨食我,瓜分了他们的封地。食我子孙逃往华山,就以封地为姓称为杨氏,奉杨食我为杨姓始祖。
三、令孤姓为杨姓。据《魏书》载: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孤茂按为子,因而使令孤茂按改为杨姓,其后奉令孤茂按为杨姓始祖。
四、莫胡卢氏改为杨姓。据《魏•官氏志》载:北魏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五、宇文氏改为杨氏。据《隋书》记载:周千金公主宇文氏,自请改姓杨氏。
六、赐姓杨氏。据《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氏,父崇战死,义臣幼,被收养在宫中赐姓杨氏。据《周书》、《隋书》载,普六茹氏被赐姓杨,周之杨坚。
七、氐有杨氏。据《晋书》载:氐有杨氏,与苻氏同出洛阳,世居仇池(今甘肃成县仇池山)。
八、少数民族有杨氏。据《唐书》载:西突厥沙陀部有杨氏,如杨光远。
九、他姓改称杨氏。据《唐书》载:訾姓冒杨氏,如唐金商节度京畿制置使杨守亮。苏姓冒杨氏,如唐宦官杨思×。乔姓冒杨氏,如中官杨复光。a、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