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15: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8:01
在大昭寺南侧,紧邻着拉让宁巴大院,就是嘎如夏大院。因为根敦群培纪念馆坐落于此,嘎如夏大院近年来为人所熟知。
一走进根敦群培纪念馆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根敦群培先生的半身雕像,绕过雕像,就到了纪念馆的院落中心,中间有一口水井,水井周围特别设计了根敦群培先生的脚印。据说,围绕水井走一圈,表示走过根敦群培先生善于思索、探索和刻苦钻研的一生。
即便是把时空背景放在21世纪,根敦群培都算得上一个传奇。
4岁被认定为活佛,11岁入寺学经,18岁到拉卜楞寺修学,25岁在 *** 声名鹊起,32岁到印度游学,学习梵文、英文、巴利文,并陆续发表学术成果……生于20世纪初的根敦群培,历经国家和民族近50年的风雨飘摇,却始终在做自己心之所念、情之所钟的事,终成为一代巨匠。
1945年,根敦群培从印度回到 *** ,即着手准备《白史》的撰写。当他正专心致力于写作之时,*的噶厦 *** 在英帝国主义分子黎吉生的怂恿下,于1946年4月将根敦群培逮捕关进牢房。从1946年进牢房到1950年被释放,他在狱中受尽折磨,身体遭到严重摧残。出狱后不久,即于1951年(藏历铁兔年)在 *** 八廓街嘎如夏大院逝世。
根敦群培纪念馆分4个区域展示,分别是根敦群培先生在安多启蒙求知的24年、在 *** 精研佛法的7年、在南亚学识精进的12年、重返 *** 生活的最后岁月,可以让参观者充分领略根敦群培先生传奇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在纪念馆中,还有两尊根敦群培先生高分子蜡像,一尊是他年幼时坐在卡垫上学习的蜡像,另一尊是他成年后的蜡像,两尊蜡像都栩栩如生,让人们可以更进一步瞻仰他的气质。
馆内所有陈设都设计得匠心独运,并展示了根敦群培生前用过的碗套、木碗、木质酥油盒、木质糌粑盒、高腰皮靴、皮质褡裢、书架、写字板、装手稿的铁皮箱、手稿、笔记、日记、诗、唐卡,以及他入狱后所处的朗孜厦监狱实景图文等,这些实物都向后人清晰地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
嘎如夏茶馆:人与物相互润泽
在根敦群培纪念馆东侧,还有一个嘎如夏茶馆,与纪念馆仅一墙之隔。
采访过程中,我们遇见了一位曾经住在嘎如夏大院里的大叔,2013年,根敦群培纪念馆开建,大叔家搬至江苏路。透过嘎如夏茶馆和根敦群培纪念馆之间的间隔,大叔指着纪念馆一楼门口拐角处说:“之前这两个院子是在一起的,我家就住在那里,后来相关部门考察说根敦群培生前就住在院子三楼,要建纪念馆,院子就被隔开了。
家住色拉寺附近的次仁郎加,每天都会来到八廓街,而嘎如夏茶馆,已经成为他存放东西和吃饭的地点。“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这个家庭茶馆是两年前开的,素食做得很不错。据我所知,这是两姐妹开的,环境很干净,老板对待客人也很有礼貌,而且人们把东西存放在这儿的走廊里,他们会照看得很好。有一次我买的东西忘记拿了,第二天才想起过来拿,东西还是好好地存放在这里。”次仁郎加说。
在嘎如夏茶馆里,记者见到了老板姐妹中的妹妹——达娃曲吉。达娃曲吉告诉记者,姐姐上班不在,茶馆由她照看。虽说是老板,可店里的琐碎小事都是达娃曲吉亲力亲为,到附近送餐、收盘子、煮面、打茶、打扫卫生……面对顾客的称赞,达娃曲吉显得有些腼腆,她说:“只要能给人们提供方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