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2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5:46
1、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管仲。
2、意思: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3、出处:出自《韩非子 说林上》。
4、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5、翻译: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扩展资料:
典故:
齐桓公位居春秋五霸之首,齐国在他的统治下,也在各大诸侯国中成功的跻身强国之列。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霸主,齐国能够成为春秋强国,虽然离不开齐桓公的睿智英明,当然,也离不开那些忠心追随他,辅佐他的德才兼备之人。
齐桓公在位的时候拜管仲为相,管仲是个足智多谋的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老马识途”的典故,就是跟历史上的这两个人有关。
当年山戎进犯燕国,齐国出兵相救。齐桓公为了表达齐国对燕国的一番情谊,自己亲自率兵出征,只不过,他这一去,就是大半年的时间。据悉,齐国的大军浩浩荡荡,从春天的时候出征燕国,等到打了胜仗回到齐国的时候竟然已经是冬天了。
齐国的大军在途中不幸迷了路,一大帮人竟然找不清来时的路了。当时由于山里地形复杂,而且崇山峻岭环绕间,就连打探路的探子们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但是大家也不能困死在这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足智多谋的管仲给齐桓公出了个主意。
他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所以他便建议齐桓公让军中的老马带路。果不其然,齐国的大军在老马的带领下,成功地走出了山谷。这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
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发生在他身上的典故也不止这一个,像是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马牛不相及等等,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典故,都是跟齐桓公有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5:46
主人公是:管仲。
成语故事: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典故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译文:管仲说,老马的智力可以使用。于是放开老马让它自己走,然后找到了道路。
[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不知所以、乳臭未干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识途老马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典故出处]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近义词]老马识途、驾轻就熟
[反义词]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