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讷河的民俗,和历史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2:3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23
早在1万年前,讷河先民就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狩猎、生息、繁衍。历史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几经历史变迁,至今仍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城、碑石和文物。特别是清朝时期,极大的创造和丰富了讷河的历史文化。
近现代以来,战争时期遗址和纪念碑及现代文明成就,铸成了讷河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漫长的历史为讷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讷河的节日里,每年的6月18日最是盛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瑟宾节”就在这一天里盛大启幕。古朴天成的渔猎风情文化,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歌舞。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节日里的竞技活动,都是鄂温克族独有的项目。
强悍对抗的抢枢,争夺激烈的赛马,以及摔跤、拉棍、颈力、拔河等,既是瑟宾节的分支项目,也是独立的鄂温克非遗内容,是强悍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讷河的春夏秋冬更是宛若一幅画,静谧而有诗意,动容却不矫情,许多尽致美景藏匿其中,看似不起眼,却个个都是一幅水墨山青,令人魂牵梦绕。
扩展资料:
讷河市,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大小兴安岭南缘,嫩江中游东岸。辖区南北长100余公里,东西宽80余公里,总面积6674.3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讷河市辖2个街道、11个镇、4个乡;另辖6个林场、1个苗圃、1个农场、1个奶牛场、3个种畜场、4个良种场等16个乡级单位。市*驻通江街道。2016年,讷河市全市总人口698828人。
讷河市因讷漠尔河横贯境内而得名,1913年置县,1946年原*嫩江*省*曾移驻讷河,1992年撤县设市。讷河市是清朝皇后婉容祖居地、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和优质大豆主产地。讷河市处于中高纬度,跨越温和、温凉、冷凉3个气温带,属于温带*性季风气候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讷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0:41
早在1万年前,讷河先民就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狩猎、生息、繁衍。几经历史变迁,清朝康熙34年在此地设博尔多驿站,主要成员为发配流放人员,光绪年间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宣统2年改设为讷河直隶厅,1913年置县,1946年原*嫩江*、省*移驻讷河,1992年撤县设市。
讷河博物馆建于1959年,为综合地志博物馆,分资源、历史、10年成就3个部分。资源标本丰富,历史文物则大部分由黑龙江省博物馆调拨。1964年并入文化馆,停止陈列。
1997年,博物馆重建并于7月1日开馆,博物馆陈列面积200平方米,馆内设“历史陈列厅”和展厅两处。“历时陈列厅”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辽金时代、清代、近现代六个部分,展厅还推出一项具有一定规模的临时展览——《讷河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展》,从而为讷河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经过10年的积累,讷河博物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馆藏优势,现有各类藏品千余件,有硅化木和更新世晚期猛犸象,披毛犀的骨骼化石;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一批打制石器。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白玛瑙、绿燧石制成的精美石镞、细石核、长石片等渔猎工具和夹砂陶、凸弦纹陶等具有北方草原新石器文化——昂昂溪文化特点的文物标本。
青铜时代文物标本也比较丰富,出土的压印篦点纹陶器代表了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出土的红衣陶代表了青铜时代晚期文化;铜镞、弓弭、骨椎、角器、骨鱼镖等反映青铜时代北方草原民族发达的渔猎畜牧经济。
辽金时代遗址出土的仿定窑白瓷、铜马蹬、六鍪铜锅、双鱼铜镜、铁铧犁、铁车辖、石臼、轮制陶、铁镰、陶网坠、铁*头、铠甲片等,反映了金代比较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军事防御设施。
清代的展品主要有中国末代皇后婉容家族墓地的阿那保墓碑和威远将军墓碑、英兴阿将军墓碑碑文拓片和出土的清代瓷器、银器、玉器、玛瑙鼻烟壶、服饰等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标本。
近现代展柜陈列着抗日联军在1939年使用过的缝纫机和大刀;1956年民主*建立时的印章等。
建馆以来,通过展览展示讷河的历史发展进程。吸引观众2万多人次,起到了精神文明宣传基地的作用。
齐齐哈尔讷河市境内历史文化遗产丰厚,多年来,这里相继发现了大古堆墓群、青和屯遗址、龙河城址等省级文化遗址和二克浅墓群、学田库勒浅墓群等市级文化遗址共9处。这些古文化遗址为考古学家研究远去的远古文明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莽鼐屯 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讷河市东境,隶属讷河市龙河镇保安村管辖。清初,顺治年间由达斡尔族郭博勒氏所建。据新编《讷河县志》载,1864年(清同治三年)以来一直称呼莽鼐屯。莽鼐,达斡尔语,为“振兴”或“兴盛”之音讹。因在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1796—1861年),这里出过十几名达斡尔族将军,俗称“将军屯”。附近原有清代“将军墓”11座。墓前龟跌、石狮、石桌等文物在“文化大*”中被毁,墓丘夷为平地,今只能凭田地中略高于地面的11个土包确认是原来的 11处墓址,称“莽鼐古墓群”。
据新编《讷河县志》记载:这个古墓群自东向西,前后两排,据历史资料和碑文记载,这里是清代官宦世家达斡尔族郭博勒氏的墓地。前排4穴,由东向西按世代埋葬顺序为:
第一代,布特哈骁骑校、武略骑尉、建威将军莫勤察夫妇合葬墓;
第二代,振威将军、建威将军绰钦保夫妇合葬墓;
第三代,布特哈佐领、昭武都尉、振威将军、建威将军雁塔保夫妇合墓;
第三代,都统、内大臣阿那保夫妇合葬墓。
后排5穴(按实为7穴),由东向西按世代埋葬顺序为:
*,都统中山夫妇合葬墓;
*,都统、总谙达、建威将军博多欢夫妇合葬墓;
第五代,奉道光皇帝命回籍侍候祖父阿那保原品休致,佐领、昭武都尉巴凌阿夫妇合葬墓;
第五代,振威将军都尔通阿夫妇合葬墓;
第五代,盛京将军、诰授建威将军都兴阿夫妇合葬墓;
第五代,建威将军西凌阿夫妇合葬墓;
第五代,三等卫士、诰授武德骑尉穆克登阿夫妇合葬墓。
名人:
马占山,字秀芳,原籍为河北省丰润县,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奉天怀德一贫农之家。后落草为寇,能骑善射,义气当先,被推为首领。
光绪三十四年(1908),金盆洗手,率弟兄受清廷招安。宣统三年,因统领吴俊升赏识,提拔为哨长。1913年,吴部改编为*骑兵第二旅。1925年,马逐步提升为旅长。
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变,老帅张作霖与吴俊升被炸死。马占山发誓“公仇私恨,必报复之”。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蒹步兵第三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少帅张学良任马为黑龙江代*兼江省军队总指挥。而后,率一万三千省防军,屯垦军,警卫队,骑兵部队孤军抗敌三万余众,血战江桥,堪称中国抗战第一将。击溃伪军张海鹏部,亦使日军伤亡惨重,滨本步兵联队几乎完全被歼,高波骑兵队亦死伤殆尽,是日寇到东北以来损失空前的一次。后日军纠集步、骑、炮、空、坦克部队约4000余名向守军全线猛攻,守军奋勇抵抗,但终因装备太差,死伤甚重,寡不敌众,退往龙江城(齐齐哈尔)。后又退至海伦,一路抗战不辍。
1932年2月23日,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诈降日本,返回龙江,任伪黑龙江省*,后任伪满洲*政*。3月中,少帅派人潜回龙江,劝马反正。同年4月,密走黑河,通电反正,重举抗战大旗,重聚旧部,联合吉林李杜、丁超,与海拉尔苏炳文,组成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作战于绥化、讷河、拜泉等地。12月7日,弹尽粮绝,退入苏联。33年6月,绕道欧洲回过,向蒋介石要求率东北义勇军继续抗日,未获应允,乃寓 居天津租界。
1936年12月至西安,参与西安事变,支持张学良、杨虎 城*蒋抗日。1937年 8月,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在察哈尔、绥 远等地坚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马占山 的两个骑兵旅曾参加*军守大同和进攻张家口的战斗。1946年 9 月,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后,将所部交傅作义指挥,随后在北平 养病。1949年初,曾劝说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并向傅建议 请邓宝珊做同*谈判的代表,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 作。 1950年病逝。
常荫槐: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东寿光,后迁至吉林梨树西北刘家馆子乡落户。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其长兄常荫廷,字括襄,为清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1910年起至1932年,历任黑龙江省青冈、木兰等县知事,绥兰、龙江等道道尹,黑龙江交涉员,呼海、齐克两铁路总办及黑龙江省*参议等要职。当其兄任绥兰道尹时,曾创编所属各县游击队兼清乡会办、游击队营管处会办,与黑龙江督军兼*吴俊升结拜为义兄弟,因此,在黑省政界中成为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常荫槐次兄在梨树家乡经营家业,三兄长年在哈尔滨开设钱庄、商号等。常家依仗其权势,在黑龙江讷河县境占有大量肥沃土地,据常家管事人称:“日初骑马出发巡地查地号,直到日暮天黑尚未到达边界。”其土地面积之广、数量之多,于此可以想见。常家的产业还不止于前述,在沈阳天后宫附近常荫槐还建有私邸一处,宅第建筑比较阔气,时人称“常公馆”。
作为京奉铁路*的常荫槐
常荫槐虽是奉系军阀要员,但对旧官场馈赠往来酬酢的习气不以为然,办事认真,肯干。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士气低落,常荫槐时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及全省清乡督办,因沈阳城内驻军较多,军纪很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破坏了城市的公共秩序,为此他整肃军纪,维持社会治安,颇为努力。在京奉铁路*及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任内,常荫槐致力整顿铁路交通运输秩序,对不购车票乘坐火车的官兵、聚众*者、破坏交通秩序的散兵游勇以及违犯路规的客、货运输单位等,敢于督令属员,按章办事,而且对违章者处罚较严,不留情面,不怕得罪上司及同僚。因此,使多年较为紊乱的铁路交通面貌有所改观。
常荫槐主管铁路交通时,奉东北地方当局指示,修筑大通(大虎山——通辽)铁路,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多次*,反对修筑这条所谓与南满铁路平行的线路,但常荫槐不为其威胁所动,仍按计划施工,直至建成。除此之外,他还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并于锦州创建交通大学,在铁路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城镇设立扶轮中、小学等。
出任黑龙江*的常荫槐
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不久,由于杨宇霆积极荐举,常荫槐出任黑龙江*。身为封疆大吏后,他踌躇满志,以黑龙江为根据地积极抓兵权,大肆培植个人势力,与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分庭抗礼,争权夺势。常荫槐借助其兄常荫廷在黑龙江省任道尹时创编游击队的经验与人事关系,以及沈阳兵工厂督办杨宇霆在*械弹药方面的支持,擅自动用铁路资金,大肆编练山林警备队约二十个营的兵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张学良对他此举不但坚不同意,而且存有戒心,指出:黑省既有国防军,又有省防军,无需再编练山林警备队。但他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继续扩军练兵,因此引起东北地方当局的怀疑和关注。近在咫尺的黑省军务督办万福麟更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
1928年东北易帜,杨宇霆、常荫槐沆瀣一气,始终反对张学良与南京*合作。杨、常认为蒋介石靠不住,言而无信,易帜后会被蒋吃掉,况且蒋也不见得站住脚,倒不如在东北搞独立。迨至易帜成功,杨宇霆为表示反对,于12月29日庆祝东北易帜,全体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与南京代表人士合影留念时,竟当场携皮包愤然离去,不参加合影。当日沈阳城各机关、学校、工厂、团体、商号以及东北地方*、要人的私邸等处,均悬挂着青天白日旗,但杨、常两家公馆却不挂旗,以示反对。
“杨常事件”绝非偶然
常荫槐官居要职,以权谋私,与杨宇霆相勾结,阴谋削弱和打击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如有一次,杨、常伙同一起,别有用心地要挟张学良增加拨款来扩充沈阳兵工厂。张学良鉴于东北财政困难,无法筹措,并讲明兵工厂亦应紧缩开支,因而未允。杨宇霆有恃无恐地说:“我有办法,可由铁路收入垫付。”但就在商议此事前不久,张学良因苦于军费开支拮据,曾向常荫槐提出可否由铁路资金中挪用一部分以充军饷,而常当即粗暴地予以拒绝,态度骄横,使张大为难堪。
常荫槐对东北主帅张学良鄙夷蔑视,在其私邸与家人谈话时动辄说:“小六子(张的乳名)少不更事,懂得什么!”更有甚者,在公开场合对张学良也不尊重,倨傲无礼,目无长官。例如奉军撤离北京时,将京奉路机车及客车悉数开往关外,后阎锡山提出放还车辆,以利交通。张学良已同意放还,然常荫槐却抗命不从,并且说:“这是我的事情,这些车辆归我管,他(指张学良)管不了我。”常去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之后,所遗北宁路(即原京奉路,东北易帜后改称此名)及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两职均未辞去,后者由杨宇霆心腹郑谦代理。尽管张学良再三催促其尽快辞去两处兼职,但他依然揽权不放,拖延去职。
在“杨常事件”发生数日前,常荫槐自黑龙江抵沈面见张学良,要挟张罢免中东路督办吕荣寰职务,提出让刘哲(与常私人关系密切)继任,并且手持纸笔,蛮横无礼地胁迫张学良立即批准任命,气焰嚣张,咄咄*人,张未允。就在“杨常事件”发生的当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相偕赴帅府面晤张学良,促使张同意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任常为督办,而且声称:除南满路外,将中东路包括在内,一并划归铁路督办公署管辖。张学良当场表示,中东路为中苏共管,事关外交,须从长计议,不应操之过急,免生枝节。然而,杨、常却要求张立即决定,并将事先写好的便条出示与张,迫使其批准签字。张学良推托说:时间已晚,容饭后再议。张复邀请杨、常在帅府共进晚餐,杨、常推说回家用饭。待杨、常饭后归来少顷,便发生了*毙杨、常的事件。由上诉可见,“杨常事件”之所以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