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7 12: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6 07:58
捻军起义前因后果
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前者是响应太平天国运动而兴起的,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北方地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一些太平军的残部与捻军合并,试图东山再起。捻军起义持续了18年,与太平天国一样,对清*的统治造成了严重打击。
1852年,张乐行、龚得树等人在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复兴起义,聚集了万余人,攻克了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纷响应,捻军的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形成了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
然而,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当参战清军逐渐增加,捻军转为防守后,只有一些主力队伍如张乐行等继续正面阻击清军,其余多数部队则守住寨子自保,导致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1857年春,张乐行率领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一起抗击清军的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
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在淮河两岸抵抗清军的进攻,同时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袭击豫、鲁、苏地区,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
1860年冬,清朝派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捻军战事。捻军多次击败僧军的进攻,但由于实行了消极防御方针,导致雉河集大营在1863年再次被清军攻陷,张乐行壮烈牺牲,皖北根据地失去。突围的张宗禹等部继续采取流动作战,坚持斗争。
1864年夏,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在鄂、豫边界会师,改编组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目标,推赖文光为首领,运用新的游动战术,并逐渐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
1865年5月,于山东菏泽高楼寨取得全歼僧格林沁马队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阵毙僧格林沁。旋击败湘军和淮军,粉碎钦差大臣曾国藩“以静制动”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赖文光率东捻军留守中原地区,与清军周旋。
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进陕西,与陕甘*军相互配合,取得灞桥伏击战、进军陕北等作战的胜利,后闻东捻军被围,转兵东进救援,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于饶阳(今属河北)之战失利后,继续转战于山东、河北地区。
但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地区,遭李鸿章淮军围追堵截,日趋被动。1867年底,东捻军战败,在转向苏州时,任化邦先被部将(潘贵升)杀害;赖文光又在扬州被俘(1868年1月),东捻军终败灭。8月,西捻军也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覆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6 07:58
捻军起义前因后果
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几乎发生于同一时期,前者是响应太平天国运动而兴起的,主要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其残部有一部分和捻军合并,企图东山再起。捻军起义历经18年,和太平天国一样,给清*的统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1852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捻军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
但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因而在参战清军由少变多,捻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只有张乐行等少数几支主力于正面阻击清军,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在淮河两岸抗击清军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战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出击豫、鲁、苏,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1860年冬,清廷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捻军虽数次击败僧军进剿,但因实行消极防御方针,致使雉河集大营于1863年再次失陷,张乐行殉难,皖北根据地丧失。突围而出的张宗禹等部,继续以流动作战方式,坚持斗争。
1864年夏,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在鄂、豫边界会师,改编组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目标,推赖文光为首领,运用新的游动战术,并逐渐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
1865年5月,于山东菏泽高楼寨取得全歼僧格林沁马队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阵毙僧格林沁。旋击败湘军和淮军,粉碎钦差大臣曾国藩“以静制动”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赖文光率东捻军留守中原地区,与清军周旋。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进陕西,与陕甘*军相互配合,取得灞桥伏击战、进军陕北等作战的胜利,后闻东捻军被围,转兵东进救援,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于饶阳(今属河北)之战失利后,继续转战于山东、河北地区。但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地区,遭李鸿章淮军围追堵截,日趋被动。1867年底,东捻军战败,在转向苏州时,任化邦先被部将(潘贵升)杀害;赖文光又在扬州被俘(1868年1月),东捻军终败灭。8月,西捻军也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