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3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2:42
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上融合信息技术,不但能利用动静结合的图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真的教学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心理教育的知识面,从而优化教学,有效教学。由此可见,只有把信息技术纳入到心理健康的整体课堂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作用,充分显示它构造乐学环境的优势,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走进小学课堂,成为小学生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以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它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要求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奇刺激的年龄特点,心理健康活动课尤其要注意避免单纯理论的枯燥讲解,这就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感悟中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枝粉笔、老师的一张嘴”这种教学手段,就像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了。而富具声音、图片、动画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从视觉、听觉上给予学生最直接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得课堂教学能更顺利有效地开展下去。因此,信息技术应与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整合。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针对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制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课件,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把呆板的文字演化成充满趣味性的动画效果,使静变动,使死物变活,在动态中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促使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以利于学生在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下,延长对新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的知识。情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同的想法,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导入《谁动了我的奶酪——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心情》一课时,我就在想,要怎样才能让同学们认识并认同这一个活动主题呢?如果把单纯的理论通过乏味的口头表述,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难免会让他们觉得过于枯燥。为了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一开始就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上理解“不同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我结合近年来比较风靡的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内容,把书里的人物和情节以动画图片的形式进行演示播放,并配着轻松而有趣的动态音乐,在播放过程中我用简短的语言解释说明动画图片的内容,从而一步步引出这节课的主题。经过实践,我发现通过这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法,课堂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但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趣味的动态画面中体会到情绪ABC理论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我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会引起不一样的情绪体验。”紧紧围绕这个情节,当我结合例子说到情景——情绪辨别时,学生很自然地就被领进了这堂课所要体验的主题当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2:42
先介绍教学目的然后是教学原则最后是教学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