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23:26
老师的称呼起源于韩愈的的文章《师说》中的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文中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扩展资料:
古代对老师的称谓分类:
1、尊称
“师傅”、“*”、“先生”、“老夫子”、“先师”、“师长”、“尊师”等是古代对老师的尊称。如:《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封建社会称太子的老师为“太子师傅”。
“*”是对古代老师特别亲切的称呼,把老师当做父亲,这也印证了我国的那句老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古代把年老的、德高望重的老师称为“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古时把“门馆”、“私塾”的中年老师都成为“先生”。
“先师”是对前辈的老师或去世的老师的尊称,“尊师”是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韩愈在《石鼎联句》诗序中写道:“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2、蔑称
蒙古人在1206年一统中原,建立了元朝。元朝把教师纳入三教九流的位置,曰“八娼九儒十丐”,称老师为“臭老九”。并且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敬的、戏谑的称呼,如“教书匠”、“娃娃头”、“孩子王”、“村学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0:44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 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2.《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原来,仿佛老师只是教授知识,解答问题的人,不苟言笑。其实,自古而今,存在着良多的亦师亦友的典范。老子与孔子便是如此。在我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不举他例,我们就看看我们的鲁迅先生吧!先生的家世在其早年时期还属于富豪。那么,请看看先生对他的老师的敬畏程度吧。 可是,现在的公子哥儿们是怎样呢?目无尊长!为何?原因有三: 其一,现在整个文化的价值趋向。当今的社会,金钱至上渐渐的污染着人们的灵魂。 其二,家庭的影响。子不教,父之过! 其三,这也是文化大*年代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当时,教师被划为臭老九。由于对毛*的疯狂崇拜,民众们都渐渐的轻视教师的职业,转而轻视教师。悲哉! 令人庆幸的是,老师们的奉献,老师们对学子们倾注的感情,正在渐渐的重新赢得社会的尊重,人民的认可。 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师者 三尺讲台万丈空 桃花源里自耕农 磨剑十年图破壁 开怀一笑坐春风 桃李报我山河丽 我付桃李一片情 不为浮华遮望眼 愿作春泥化落红” 真心的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19
老,即老子,代表智慧与思想;师,即孔子,代表知识与理想。将这师生二人合称为“老师”。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4:10
这个有点难度了,反正是知道从古至今就是这样,应该是从*一词转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