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1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从《齐物论》的内容来看,确带有秦汉之间的时代思想特征,如对至人的描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税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挟宇宙,参万岁而一成纯。”秦始皇、汉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齐物论》中至人、圣人的影响。
《齐物论》还综合了慎到、公孙龙及老子诸家的学说,则此论产生之最早时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的成书之前,《慎子》与《公孙龙子》大约成书于秦汉以前的战国晚期。而《老子》书的著作年代则说法很多,然大多数人皆倾向于成书在战国时期。
《齐物论》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中的内容,则其著作年代,必然在这些书之后,再早也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他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对百家烽起的社会现实,庄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当时之为论者”们的许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现,并且发现他们全都表现出了“弱于德,强于物”的倾向,一味投身于对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对个人生命的培护。因此,他们也必然会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丧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庄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寻求一条解开心灵枷锁,破除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之路。正是“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异化的这一令庄子深感痛心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才让庄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齐一“物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
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境界。
出处:《齐物论》
作者:庄子
朝代:东周战国中期
解析: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
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
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
“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扩展资料:
1、《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
齐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
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阐释天地万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意思是: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释义: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须要言论吗?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说没有言论吗?万物一体加上我所说的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了“三”,这样继续往下算,就是最巧善的计算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数目,何况普通人呢?
从无到有已经生出三个名称了,何况从有到有呢!不必再往前计算了,因任自然就是了。
一切都是相对的,不要妄图用自己片面的知识来试图影响别人。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混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没有你和我的分别,这样才能遵从于事物原本的情态,才能不把事物进行分割而落入无穷的是非之中。所以《庄子》才会讲“丧我”,唯有脱离了这个“我”,我们才能真正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物与我为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1、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2、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齐物论》。原文节选: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
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扩展资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解析: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
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
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普遍地说,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上并无差异,只是一般认为老子表达思想重逻辑,而庄子却更像个浪漫的诗人、散文家、预言家(照我看来更像那个楚狂接舆)。
他也同老子一样论“道”,虽然成文下来洋洋洒洒,不如老子简洁,但本质上也是老子的“道”。因此他说的天地、万物、人,究其根源就是“道”所生。而“天人合一”的“一”,根据“道生一”的法则倒退一步,“一”也是“道”所生。那么,与其说“天人合一”。
不如说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一词似乎把“天”和“人”的位置摆正了,但又回到了“道”的概念问题上。道是何物,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和人呢?又该如何做到“天人合道”呢?用现代的语言,或许可以把“道”称之为“自然”吧。
现代科学似乎总是喜欢将人与自然划分开来,似乎人从拥有社会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了自然,站在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甚至把人摆在了比自然更高的地位上。但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
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
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1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从《齐物论》的内容来看,确带有秦汉之间的时代思想特征,如对至人的描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税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挟宇宙,参万岁而一成纯。”秦始皇、汉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齐物论》中至人、圣人的影响。
《齐物论》还综合了慎到、公孙龙及老子诸家的学说,则此论产生之最早时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的成书之前,《慎子》与《公孙龙子》大约成书于秦汉以前的战国晚期。而《老子》书的著作年代则说法很多,然大多数人皆倾向于成书在战国时期。
《齐物论》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中的内容,则其著作年代,必然在这些书之后,再早也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他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对百家烽起的社会现实,庄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当时之为论者”们的许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现,并且发现他们全都表现出了“弱于德,强于物”的倾向,一味投身于对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对个人生命的培护。因此,他们也必然会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丧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庄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寻求一条解开心灵枷锁,破除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之路。正是“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异化的这一令庄子深感痛心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才让庄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齐一“物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
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1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从《齐物论》的内容来看,确带有秦汉之间的时代思想特征,如对至人的描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税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挟宇宙,参万岁而一成纯。”秦始皇、汉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齐物论》中至人、圣人的影响。
《齐物论》还综合了慎到、公孙龙及老子诸家的学说,则此论产生之最早时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的成书之前,《慎子》与《公孙龙子》大约成书于秦汉以前的战国晚期。而《老子》书的著作年代则说法很多,然大多数人皆倾向于成书在战国时期。
《齐物论》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中的内容,则其著作年代,必然在这些书之后,再早也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1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从《齐物论》的内容来看,确带有秦汉之间的时代思想特征,如对至人的描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税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挟宇宙,参万岁而一成纯。”秦始皇、汉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齐物论》中至人、圣人的影响。
《齐物论》还综合了慎到、公孙龙及老子诸家的学说,则此论产生之最早时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的成书之前,《慎子》与《公孙龙子》大约成书于秦汉以前的战国晚期。而《老子》书的著作年代则说法很多,然大多数人皆倾向于成书在战国时期。
《齐物论》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孙龙子》、《老子》等书中的内容,则其著作年代,必然在这些书之后,再早也不会早于战国晚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境界。
出处:《齐物论》
作者:庄子
朝代:东周战国中期
解析: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
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
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
“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扩展资料:
1、《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
齐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
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阐释天地万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他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对百家烽起的社会现实,庄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当时之为论者”们的许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现,并且发现他们全都表现出了“弱于德,强于物”的倾向,一味投身于对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对个人生命的培护。因此,他们也必然会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丧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庄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寻求一条解开心灵枷锁,破除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之路。正是“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异化的这一令庄子深感痛心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才让庄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齐一“物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
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意思是: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释义: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须要言论吗?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说没有言论吗?万物一体加上我所说的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了“三”,这样继续往下算,就是最巧善的计算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数目,何况普通人呢?
从无到有已经生出三个名称了,何况从有到有呢!不必再往前计算了,因任自然就是了。
一切都是相对的,不要妄图用自己片面的知识来试图影响别人。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混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没有你和我的分别,这样才能遵从于事物原本的情态,才能不把事物进行分割而落入无穷的是非之中。所以《庄子》才会讲“丧我”,唯有脱离了这个“我”,我们才能真正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物与我为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意思是: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所作的《齐物论》。
原文节选如下: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译文如下: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既然天地人我万物都是一个本体的“一”而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而有差别,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道之实相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二重的言辞之比喻象了,将道的比喻象再用言辞说出来就变成第三重的意识之妄见象了。
自从道之实相变成言辞之比喻象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以来所代代递增的妄见象,即使技术最高超的人来推算也不能计算清楚它,更何况还有以后所必然会形成的意识之妄见象呢!
从道的不可言说的实相上就能变成言辞之比喻象以至于再变成意识之妄见象,更何况将意识之妄见象再变成妄见的言辞之比喻象呢!由此而知,意识之妄见再变成意识之妄见的沿流永远没有一个尽头,原因就在于妄见的沿流层出不穷。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他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对百家烽起的社会现实,庄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当时之为论者”们的许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现,并且发现他们全都表现出了“弱于德,强于物”的倾向,一味投身于对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对个人生命的培护。因此,他们也必然会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丧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庄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寻求一条解开心灵枷锁,破除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之路。正是“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异化的这一令庄子深感痛心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才让庄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齐一“物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
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境界。
出处:《齐物论》
作者:庄子
朝代:东周战国中期
解析: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
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
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
“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扩展资料:
1、《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
齐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
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阐释天地万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意思是: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释义: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须要言论吗?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说没有言论吗?万物一体加上我所说的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了“三”,这样继续往下算,就是最巧善的计算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数目,何况普通人呢?
从无到有已经生出三个名称了,何况从有到有呢!不必再往前计算了,因任自然就是了。
一切都是相对的,不要妄图用自己片面的知识来试图影响别人。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混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没有你和我的分别,这样才能遵从于事物原本的情态,才能不把事物进行分割而落入无穷的是非之中。所以《庄子》才会讲“丧我”,唯有脱离了这个“我”,我们才能真正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物与我为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1、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2、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齐物论》。原文节选: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
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扩展资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解析: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
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
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普遍地说,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上并无差异,只是一般认为老子表达思想重逻辑,而庄子却更像个浪漫的诗人、散文家、预言家(照我看来更像那个楚狂接舆)。
他也同老子一样论“道”,虽然成文下来洋洋洒洒,不如老子简洁,但本质上也是老子的“道”。因此他说的天地、万物、人,究其根源就是“道”所生。而“天人合一”的“一”,根据“道生一”的法则倒退一步,“一”也是“道”所生。那么,与其说“天人合一”。
不如说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一词似乎把“天”和“人”的位置摆正了,但又回到了“道”的概念问题上。道是何物,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和人呢?又该如何做到“天人合道”呢?用现代的语言,或许可以把“道”称之为“自然”吧。
现代科学似乎总是喜欢将人与自然划分开来,似乎人从拥有社会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了自然,站在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甚至把人摆在了比自然更高的地位上。但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
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
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1、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2、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齐物论》。原文节选: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
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扩展资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解析: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
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
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普遍地说,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上并无差异,只是一般认为老子表达思想重逻辑,而庄子却更像个浪漫的诗人、散文家、预言家(照我看来更像那个楚狂接舆)。
他也同老子一样论“道”,虽然成文下来洋洋洒洒,不如老子简洁,但本质上也是老子的“道”。因此他说的天地、万物、人,究其根源就是“道”所生。而“天人合一”的“一”,根据“道生一”的法则倒退一步,“一”也是“道”所生。那么,与其说“天人合一”。
不如说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一词似乎把“天”和“人”的位置摆正了,但又回到了“道”的概念问题上。道是何物,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和人呢?又该如何做到“天人合道”呢?用现代的语言,或许可以把“道”称之为“自然”吧。
现代科学似乎总是喜欢将人与自然划分开来,似乎人从拥有社会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了自然,站在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甚至把人摆在了比自然更高的地位上。但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
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
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2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境界。
出处:《齐物论》
作者:庄子
朝代:东周战国中期
解析: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无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的伟大思想,因为当心景扩张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矣。
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或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因为在此句的背后,不需要类似宗教中的极乐世界或天堂作其假。
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
“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扩展资料:
1、《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
齐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
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
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阐释天地万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齐物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意思是: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释义:天地和我并存,而万物和我合为一体。既然合为一体,还须要言论吗?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说没有言论吗?万物一体加上我所说的就成了“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了“三”,这样继续往下算,就是最巧善的计算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数目,何况普通人呢?
从无到有已经生出三个名称了,何况从有到有呢!不必再往前计算了,因任自然就是了。
一切都是相对的,不要妄图用自己片面的知识来试图影响别人。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混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没有你和我的分别,这样才能遵从于事物原本的情态,才能不把事物进行分割而落入无穷的是非之中。所以《庄子》才会讲“丧我”,唯有脱离了这个“我”,我们才能真正认知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物与我为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8:4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说: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1、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
2、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齐物论》。原文节选: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
整个的天下在实相上不会比秋毫的尖头大,相形之下那有形的大山却是渺小得很;我们的寿命在实相上不会比夭折的小儿寿长。
相形之下那八百寿的彭祖却是夭亡的小儿,这就证明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扩展资料: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解析:
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被许许多多研究庄子的学者、各路大师做过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其中南怀瑾在他的《庄子讲记》中解释道,“天地是与我同存的,万物是与我同一的”。
也就是说把天地、万物和我从性质上分离开来——我并不是天地的一部分,也不是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也不属于我。我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种不知名的东西的一个部分,至于这种东西究竟为何物,大概是“道”吧。
庄子的前辈(或者更多的人定义为老师)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普遍地说,庄子与老子在思想上并无差异,只是一般认为老子表达思想重逻辑,而庄子却更像个浪漫的诗人、散文家、预言家(照我看来更像那个楚狂接舆)。
他也同老子一样论“道”,虽然成文下来洋洋洒洒,不如老子简洁,但本质上也是老子的“道”。因此他说的天地、万物、人,究其根源就是“道”所生。而“天人合一”的“一”,根据“道生一”的法则倒退一步,“一”也是“道”所生。那么,与其说“天人合一”。
不如说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一词似乎把“天”和“人”的位置摆正了,但又回到了“道”的概念问题上。道是何物,能够囊括天地、万物和人呢?又该如何做到“天人合道”呢?用现代的语言,或许可以把“道”称之为“自然”吧。
现代科学似乎总是喜欢将人与自然划分开来,似乎人从拥有社会性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了自然,站在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甚至把人摆在了比自然更高的地位上。但庄子《齐物论》一篇的篇名就已经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一体的。
因为“齐物论”一名包含“齐物”、“齐论”两大方面。其中,“齐物”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虽然看似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是齐为一体,也就是“合一”的,“合道”的。既然“天”、“人”生而同宗,固成一体,人又哪里需要去做到“天人合道”呢?
庄子云:“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作为人,“无适焉,因是已”,地位无需摆正,思想才是需要摆正的——顺应自然,顺应与生俱来的“天人合一”。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