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湖霜满天,半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是谁的诗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23
此诗原无出处,大意是参考《白衣卿相诗集-别思》一诗。如果硬要说作者,则应该是《倩女幽魂》一片的编剧阮继志或监制徐克,因这首诗首出徐克导演的《倩女幽魂》中的一幅画上,原文应该是:“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不过在此之前,1959年李翰祥导的《倩女幽魂》,则有:“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可见徐版又改自李版。
此诗句出自电影《倩女幽魂》,前半句描写了严霜弥漫的环境气氛,渲染衬托出一种情路艰难而极度忧伤哀愁的心境;后半句中“青丝”为头发,亦谐音“情丝”,“华年”出自李商隐“一弦一柱思华年”,是青春少年的意思。我以为这两句应是表现剧中人鬼相恋遭遇诸多艰难的愁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23
这首诗是香港的电影导演李翰祥因《倩女幽魂》而写,后来徐克重排修改了其中的:
李版: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徐版: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四句诗中,最后一句未变,第三句是咏画中物,也都罢了。惟有前两句对比。“玉簪暗暗”与“寸寸青丝”,一个是头饰,一个是头发本身;“绿满天” 与“霜满天”,一个是外在的植物荣枯,一个是宇宙本身的天气变幻。整个诗的内容变得更加缥缈了,虚无了,出世了。用现在流行的鬼神观来看,当然是徐克的诗,在惟美主义上更高一筹。但李翰祥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大家,他的创作,自然有他的精神源本。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7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