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5:30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90后”正在成为海归人员主体,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的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新时期我国国际人才呈现出“大进大出”环流现象,这一特征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升。
上述报告样本的出生日期主要分布于1985年至1995年之间。根据调查,这些青年海归超过七成于2010年后首次出国,55%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出国,还有30%在国内读完高中出国。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勾勒出这一群体的典型画像:独生子女,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高度互联网化,价值观多元,自我意识强烈。
相比上世纪*十年代出国的留学生,当代青年海归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态度已逐渐从“仰视”转为“平视”。报告对留学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是青年海归群体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达到76%。这种开放心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开放,并有助于推动中外文明平等交流。
此外,当代青年海归留学的主修课目也越来越与国家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契合。报告显示,经济学与商学类占比最高,达到43%,其后依次为艺术与人文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呈现出文理并重的态势。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在各领域更好地与世界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媒体注意到《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八成海归不满意收入”的内容,有人担心这样的结果会让人对留学的价值产生怀疑,这里面有一个误会需要澄清,本次调查的样本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海归,而非所有海归,超过80%的调查对象为参加工作不久的一般员工或基层管理者,在这个阶段,很少有人对自己的收入是满意的,因此,这里说的“八成海归不满意收入”,并不表明海归在职场上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报告显示,七成海归税前月薪超过6000元,相比2017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且月薪在10001元至20000元区间增幅高达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海归的薪资待遇呈现提升态势,而且从人才发展角度判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发展后劲更足。
报告显示,关于回国发展的原因,有67%的受访海归选择了“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只有12%的海归选择了“具有为国奉献的意愿”。专家认为,相比于上世纪*十年代的留学生,当代青年海归学成报国的志向有所模糊,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减弱。为此,应当大力鼓励当代青年海归在新时代承担起新使命,为中国的发展、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显示,“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海归就业的最大劣势,因此,青年海归在深刻理解中国、学说“中国话”方面还需要很大提升。青年海归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国内亲朋好友或直接联系企业等各类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多方了解各地的人才*和创新创业环境,做到心中有数。青年海归还要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加强学习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这将帮助青年海归更好融入国内环境,更好地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并从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海归要深入链接世界,需要会说“外国话”。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广泛的国际资源是海归的传统优势,青年海归要继续保持和发展。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青年海归要加强对发达国家以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了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感召下,青年海归要积极与国际主流社会接触,通过到国际组织工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自信地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践行中国方案。
有关部门应针对我国国际人才“大进大出”的环流趋势,在*措施上做出调整和完善。如在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探索更多普惠式就业、创业、国情、世情培训,编制符合青年海归阅读习惯的就业创业指导手册,通过新媒体等手段进行传播,帮助他们更快融入国内社会。还可以根据青年海归所学专业的分布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对接国内企业需求。
总之,应当贯彻好“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工作方针,持续推进中国国际人才“大进大出”环流趋势,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国际人才势能。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