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4
《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中国人自古崇信“大一统”,“大一统”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一个标志性符号和图腾。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理想追求。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里的“一”就是“统一”。
“大一统”的正式提法最早就见于《公羊传》,《春秋》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对此句的解释是:“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何谓“大一统”?《公羊传》进一步阐释为:“大一统也,解云:所以书正月者,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使“大一统”的*理想变成现实,“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使得大一统的*理念成为现实操作的可能。
“大一统”思想在汉朝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董仲舒是公羊派大师,反复强调《春秋》大一统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朝体现出“大一统”的强大力量,享国四百零五年,历经“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之威,彪炳史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的时候,“人心思汉”。
从秦朝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是暂时的、次要的。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8年。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扩展;从程度上看,统一的稳定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大。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的时间,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而处于*状况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4
这句话,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是历史唯心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大矛盾体包含小矛盾体,直到一个事物不可分。然而不可分的事物是没有的。就算是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也还有他们的反粒子存在。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4
是人心的问题,人都是有野心的,分的时候总有人想要一统天下,合的时候又有人不甘心。内部矛盾越来越多,不甘心屈人之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4:05
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总会有人不满意当今时代的普遍规律,而想要反抗他,所以和平不会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