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3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6:2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一些责任感的事例。在故事中,学生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如: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前苏联*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通俗的(自立人之歌):“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天、*人、*上不算是好汉。”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少年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2、血的事实,让孩子们震憾。针对班里以“拳头”解决矛盾的不良现象,我利用班会课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中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3、自我反思,明确责任感之重要。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小事情中反思自己是否有责任感。同学们通过讨论,反思自己平时言行:放学时,风扇无人关;凳子弄坏了,换他人的座;洗完碗筷时,不关水龙头;把自己的废纸,丢在他人座位下;做事有头没尾等;这些都是学生责任心欠缺,通过反思,学生纷纷表示要做有责任感的人。又让学生收集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非典”精神驻我心!2003抗“非典”精神是“白衣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最强音。通过抗“非典”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每周“先进班”的评比上、校广播操比赛上、迎国庆比赛活动中、校“艺术节”比赛中、校“体育周”比赛中、校“英语周”比赛中,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前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班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班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6:26
责任感说的形象点就是肩膀上有重量了就叫做责任责任感是需要压力的,有压力就有分量,就会慢慢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