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3: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2:24
中国的黍稷育种,长期以来都是由各省(自治区)育种单位独立进行,着眼于本省(自治区)的应用,全国的省际之间没有开展协作,育种的基础工作也很薄弱。自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作物学会在沈阳召开的小杂粮、小油料、小食用豆的“三小”作物学术会议上,与会代表一致推选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牵头,组建全国黍稷科研协作网,开展黍稷科研全国大协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了我国北方11省(自治区)参加的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协作组,以后发展为全国23个省(自治区)27个单位参加的中国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协作组。这对当时我国落后的黍稷育种是一个大的促进,同时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全国黍稷品种资源科研大协作的同时,也相应的培育出一批丰产、优质的黍稷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1987年以后,在育成品种中,年度推广面积曾达到1.3万hm2以上的品种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龙黍3号、5号、14号、16号、18号、23号,黑龙江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年丰1号、2号、3号,内蒙古自治区巴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巴盟13号,内蒙古自治区伊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内糜2号、3号、4号、5号(曾名伊糜2号)、伊糜1号(曾名伊糜5号)、伊选大红糜、内糜2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所育成的晋黍1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育成的晋黍2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宁糜1号、5号、9号。推广面积较大,但不足1.3万hm2的品种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龙黍22号,黑龙江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年丰4号,内蒙古伊克昭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内黍一点红,内蒙巴彦淖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巴826黄黍,甘肃农业科学院粮作所育成的陇糜3号、4号,宁夏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宁糜4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育成的辽糜56等。黑龙江省品种区试工作组织得好,试点多,又重视生产示范和良种繁殖工作,所以育成品种推广速度快,面积大。
80年代后在生产上推广的黍稷育成品种,不仅在丰产性方面较地方品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抗逆性方面也大大增强。例如,黍稷较易落粒,在栽培技术上往往适当提早收获,防止落粒损失,这样势必降低千粒重,中国黍稷育成品种多数较抗落粒,如黑龙江省育成的龙黍号品种,绝大多数落粒轻或极轻。黍稷是耐旱性强的作物,但品种间有差别。甘肃省的陇糜3号,宁夏的宁糜9号、内蒙古的伊选大红糜,都是高度耐土壤干旱的品种。黍稷品种的耐盐性也很重要,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巴盟13号和580黄糜,伊克昭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内糜3号、5号和内黍2号,苗期能在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要盐类,全盐量为0.7%的土壤中成活,生育后期能在含盐量为0.4%的土壤中抽穗结实。黑龙江北部地区冷凉低湿,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龙黍22具有耐冷凉的特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嫩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年丰5号具有耐湿性强的特点,内蒙古伊克昭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内糜5号具有高度耐湿、抗倒、抗落粒、抗旱、适应性强的特点。除此之外,黑龙江的龙黍19号和稷丰,内蒙古的内糜2号,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糜8号等品种,具有特早熟的特点,可以作为救灾品种利用。在品质育种方面也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由于在中国黍稷品种资源中鉴定出一批高蛋白、高脂肪和高赖氨酸材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培育出的晋黍2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所培育出的晋黍1号、辽宁的辽糜56、黑龙江省的龙黍5号、河北坝下的二白黍都具有口感好,糯性好的特点。宁糜9号、伊糜1号是良好的粳性品种,具有米饭食味好、口感筋的特点。内糜2号、5号和伊选大红糜也是口感很好的粳性品种,具有品质优良的特点,是适合牧区制作炒米的优良品种。晋黍2号除作为糯性好的年糕品种外,还是制作黄酒的上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