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2: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44
估计很多人对“中庸”存在着傲慢与偏见,肤浅地认为中庸就是做人圆滑,不讲原则,明哲保身,等等。
其实,中庸是一种永不过时且至高的做人德行和智慧,更是一种高深的处世之道。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庸是国人最为推崇的,但中国人是最懂何为中庸的,如果国人哪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复杂。
难怪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的体现,应该是最高尚最完美的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呢?
如果通俗理解就是:“中”就是指做人做事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常的意思。中庸就是中道的意思,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有执行的时候,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
论语》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孔子和弟子的对话: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优秀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
子贡说:“那么就是子张更加优秀一些吗?”
孔子说:“过犹不及”,即:过分和不足都是一样的。
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中庸思想,推崇不偏不倚的处世之道。
因此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即:“君子遵循中庸之道为人处世,小人对人对事往往违背中庸的准则。
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随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恰到好处地把握中正的原则,行事处世有度;小人之所以背离中庸,是因为他们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主观武断,没有准则,无所顾忌。
国学经典《中庸》开篇便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即: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又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顺应大道,达到中与和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所以说,中庸还有“中和”的意思,属于一种高情商的表现,可以让人做事无往不利。
其实,《中庸》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努力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做人做事折中调和,这才是最高深的智慧!
可见,如果我们学会了中庸之道,便能慢慢懂得学会自我控制,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情处于一个适度恰当的刻度上。
就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如果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话说,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用《易经》中的话说,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综上所述,孔子眼中的“中庸”不是圆滑做人,而是一种更高深的处世之道。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45
我个人觉得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追求一个平衡,不要走得太过极端,不要过高,不要过强,但是也不要过弱是一个中间的态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45
其实指的就是我们都需要有仁义礼智信这些思想,而且也是可以为了方便我们以后的未来有更好的出路,都是未来可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46
孔子将中庸当成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感叹长期以来,民众已缺乏了这种美德。所谓中庸,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用一个字来说是“度”,两个字是“中庸”,三个字是“刚刚好”,四个字是“恰如其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47
*打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