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4:25
第一次读《红与黑》仅仅是因为它是世界名著,多年后只记得个大概故事情节,还有自己当时的困惑:不懂他为什么那么敏感自负,不懂于连的变化莫测来去虚幻的爱情,不懂他为什么要杀德雷纳夫人,而最后又不愿为自己辩护。几年之后,带着幼年时的几个不懂打开书,竟一下子全明白了。 甚至,看着于连,有一种切肤之痛。 “在你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而敢于起来抗争的乡下人”。一语道破的不只是身边那些贵族的想法,也是他自己的最深的病痛。于连整个人生的追求,爱情,死亡,都离不了他原始的自卑。 于连不过是个木匠的儿子。不管于连爬的多高,终究逃不了这个起点。别人知道,自己更清楚。极度的自卑导致了极度的自尊。于连不好色,不贪财,也不迷恋权势。从他对德瓦诺那里的上层人的态度就可看出。而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身自尊的满足。这,便是他奋斗的目标。可是,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他一个木匠的儿子要想得到尊重又谈何容易!他向往拿破仑的年代,说自己生不逢时,(其实于连并未显出有多少军事才能,而又长得羸弱,不见得他向往的社会就适合他。)可是乱世出英雄。于连也许向往的是那个“乱”字:因为乱,没有了等级,没有了贵族,他这样的身份才有可能出头。而拿破仑,就是那个例子。而如今的社会,就像不受震荡的物体的分子一般,有着天然的秩序。每个人都被紧紧绑在自己原来的位子上,如果哪个分子胆敢有些移动,那就不可饶恕。他对拿破仑的迷恋,更是对那个自由时代的迷恋。 不仅是于连的理想、崇拜与之相关,连他的爱情也脱不开对自尊心的交代。于连去*家当家庭教师,首先想到的是与谁一起吃饭,因为他不是奴才。刚开始他对德雷纳夫人确些动心,然而随着一连串的事件,尤其是德雷纳要给他钱那件事,触犯了于连的自尊,也毁了他的德雷纳夫人的仅有的一点爱。他与德雷纳夫人能走到一起,我觉得也是有些偶然性。德雷纳夫人被世俗所绊,她主动示爱几乎不可能。而于连呢,被自己的自尊所困,也很难对一个上层贵妇人示爱,因为很可能自取其辱。而一切仅仅因为一次偶然的碰手,使于连将拉手,继而将到德雷纳夫人房中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似乎不做就很让人瞧不起,——或者只是让自己瞧不起。 而与马蒂尔德的爱情则更是如此。当马蒂尔德叫他到她房里来时,他依旧以为是马蒂尔德他们在戏弄他,还为此想了一连串计划。他的不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自卑。自始至终他都是自卑的。 于连死了。让人很遗憾的结局。可是,想了想,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呢?于连一生都在追求荣誉,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而如今,他虽不是死在战场上,可依旧死得轰轰烈烈:全省的人都跑来贝藏松来看审讯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案子。街上有人叫卖于连的肖像。——于连即使活着恐怕也不能得到的荣誉。所有的女士都为他的死啜泣。——这是贾宝玉曾经的梦想,后来却发现各人只能得各人的眼泪,而于连竟然得到了。而他非比寻常的葬礼叫人忘了他的出身,于连成了一个浪漫的骑士、英雄。到底,他得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 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呢?他的父亲(如果他可以算是最重要的话)得到了他的财产,一大笔钱,还了老索海尔为他“垫付”的养育费和教育费(老索海尔语,简直叫人愤怒。)他的父亲满足了。他自始至终唯一的朋友富凯是个实在善良的人,有着一般农民的敦厚和狭隘。他愿意为救于连而献出自己所有的财产。可是,当于连不愿见他父亲时,富凯觉得自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把他的朋友恨之入骨。只是因为于连在难中,才叫他这种感觉隐 而不发。可以说,其实他们俩并不相知,富凯不明白于连的抱负和爱恨。他们之所以一直很好只是因为富凯的纯朴和善良,对于连的真心。而于连呢,只要于连活着,他将为自己的荣誉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这是富凯所难以理解的。于连死了,一切都结束了,停留在最该停留的时刻。他们的友谊永远都不会破灭了,如美丽的蝴蝶标本,永远将最美的一面定格了。美丽的友谊标本比友谊的慢慢死亡好。 而对德雷纳夫人呢?她是个单纯的女人,发自内心地爱着于连。她期望的只是于连的爱,爱情给了她智慧和勇气。最后于连伤了她,于连也死了,可是,就在那最后于连给了她自己全部的爱:到死,于连都是爱着她的。对德雷纳夫人来讲,也许这就够了。与其活着受人病垢,不如拥着爱死去。我想,德雷纳夫人至死都是满意的。 而马蒂尔德呢?她向往玛格丽特王后和和拉莫尔的爱情。而她发现身边的那些都是庸人,不配与自己演绎一场伟大的爱情。谁有足够的胆识和浪漫呢?这时,她发现了于连。自始至终,她没有真正爱过于连,一向怪谲的公爵小姐自己都不知道,她的爱情早已有了模式。她按着模式发展着自己和于连。她将自己的感情倒进了玛格丽特和拉莫尔做出的容器里,感情显出了深爱于连的形状。她这时只是还没有醒悟:那个爱的形状不是因为自己的感情使然,也不是于连的魅力造就,而是容器。就像于连说的,总有一天,当她醒悟过来自己不过是在一尊玻璃的容器瓶里跳着一场自以为凄美绝伦的舞蹈,她就要后悔了。还没等她醒悟,于连就死了,给了她的爱情一个凄美而完美的结局。尤其是马蒂尔德终于有机会可以像玛格丽特王后那样吻着自己爱人的头颅,然后啜着泪掩埋起来。 于连的死似乎成了必然。只有他死了,一切才有个果,而且是最完美的结局。所以的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难能可贵的是于连在牢中还想清了他一直最耿耿于怀的问题:出身的问题。他终于明白,谁也不是真正的贵族。如今那些高贵的人也是靠卑鄙手段才发的家。自己根本就不用自卑,因为“受到尊重的人物不过是有幸不被当场捉住的骗子而已”。 看《红与黑》叫我感动的是于连的不断的奋斗。也许司汤达写的是一本爱情小说,也许是*小说。但这些离我们是那么遥远。我更愿意将它看成是励志小说。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为了功名利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到了那时,又还剩下什么呢?于连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并为之奋斗:每个人在社会上有个固定的位置,你的人生有固定的轨道,轨道有高低之分。可是这仅是上帝掌握的一半,而还有一半人生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马基雅维利语)于连没有听从命运当一个木匠或者拉丁文教师,他给了世人一个传奇。也许我们生存的任务也正是努力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划得更高一点。他一直在奋斗着。 红是什么,黑又是什么?有人说“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于连,我愿意将他理解为于连生命的两种极端结局。但不管是红是黑其实于连都已经成功。他的奋斗,使他有了自己的颜色: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颜色的人能有多少呢? 你可以适当删减和补充,仅供参考。。。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4:26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这部小说的一个"创举"——使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心灵的爱情"和于连与德·拉莫尔小姐"头脑的爱情"相映成趣。尽管这两个贵族女性的爱情方式迥然不同,一个深沉,一个狂热,他们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本阶级的厌恶,对封建门阀制度的叛逆。记得当于连发现自己的爱情正蜕变成虚荣的工具时说"我把自己毁了",可之后的细节是"一种高傲之间带着恶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挚,最强烈的爱情的表情。"这时的贵族小姐却是摆脱了一向慢得像乌龟爬一样的生活,用丧失尊严的方法博得爱情。书中两段悲剧爱情的进展始终伴随着新贵的若即若离和于连的自卑带来的怀疑,直至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