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2: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15
一个观察
昨天我们提出“职场清零”的概念。其中有一条是建议大家把看过的书丢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所以,今天我们就着这个话题再多讲一次。
不知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
你总是等到要来客人,才会使用高级餐具?这也许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它的“高级”。你总是习惯买好多卫生纸囤在家里?也许根本是因为你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你发现没有,我们买什么,用什么,丢弃什么,其实都取决于你对待自己和资源的心智模式。这些买回来的物品,本质上就是你时间空间的容器。
在你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占有你。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通过整理东西来观察自己心智模式的技术,这个技术把收拾东西提高到“动禅”的高度。这个话题叫做“断舍离”。
一个概念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断舍离 ”。它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其同名著作长期占据日本、台湾各大畅销书榜第一名,累计销量突破80万册。《断舍离》引入到中国之后,也引发了广泛传播,并成为“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简单来说:
断: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断);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舍);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离)。
其中,“断”是入口,“舍”是出口,“离”是最终达到的各得其所的理想状态。
通常人们会把“断舍离”理解为一套关于家庭物品的整理术。但是,我们要提高一个维度——它是一种日常的*:如何通过收拾东西,观察和*自己清零的心智模式。
断舍离和普通的打扫、收拾不同,它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你要从当下是否有用的角度,决定一个物品的去留。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形象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
“双11”结束,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买了好多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你也许是没法拒绝自己或者别人*的人。
你是不是发现虽然衣柜堆满了衣服,却总也找不到一件能穿的?——你也许是一个过于念旧不愿意更新的人。
有没有觉得家里到处堆满了物件太拥挤,但是又觉得每个都没法扔掉?——你也许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通过整理改变自己的过程有3步:
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
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变。
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断舍离》书中提到一位三十多岁叫做洋子的单身女性。她原本就擅长整理,听了断舍离的讲座后更加干劲十足,扔了许多不需要的东西,包含不少社科类图书。但是一箱言情小说,却始终没办法扔掉,书里写的都是没有结果的恋爱。此时,她突然发现,这些书就是自己过去恋爱经历的写照。她总是和那些绝对不会有结果的人谈恋爱。
在她的潜意识中,似乎栖息着一个拒绝婚姻的自己。于是,她当机立断,将这一箱子书断舍离掉,自己也慢慢试着不再排斥婚姻。
一个策略
我们今天试着用东西来理清一下自己: 人们舍不得扔东西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执着过去,逃避现实,担忧未来。
1. 执着过去的人
典型的“所有权依恋症”患者。小学课本、10年前的车票、第一次拔的智齿,在他们眼里都充满了回忆,小心翼翼地保留着。
2. 逃避现实的人
逃避现实的人,没心思整理房间。他们看起来忙忙碌碌,事实上他们不是因为忙到无力整理,而是因为他们往往关注的事情太多,每个都放不下,所以必须很低效率的忙。他们不是因为忙到无力整理,而是因为无力整理而忙。
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生活的真实状况,所以干脆就不面对,让它们堆在那里。越是这样,东西堆积越多,你越沮丧,越是不愿意面对。
如果说拖延症是你不愿意面对任务而拖到最后一刻崩溃,那么杂乱的房间,是不是一种空间上的拖延症呢?——你不愿意面对现实,最后杂物把你一点点挤死了。
有位女士,丈夫过世十年仍无法走出悲伤,家中也像她的坏情绪一样,堆满了各类杂物。当她以断舍离为契机,开始整理厨房的时候,忽然发现水池的角落里居然还留着丈夫的假牙,不由得哈哈大笑。在扔掉包括亡夫的假牙在内的旧物之后,她终于接受丈夫过世这一痛苦事实,走出了悲伤的阴影。
3. 担忧未来的人
他们常用的思维模式是“这些东西迟早要用到”。于是家里囤满了卫生纸、面巾纸、食盐、保鲜膜……家里的老人经常会把好东西留坏,就是因为他们担忧未来。
通过观察你身边占用时间、空间、注意力最大的10个物件,你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逐一判断这些物件落在哪个领域。
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不断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通过审视,你关注的重心从物品转换为自我。你在对物品的整理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把物品替换为你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把真实的自我固化到生活里面去,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有所改变。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
人和物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不知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往往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外在投射。你总是等到要来客人,才会使用高级餐具?这也许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它的“高级”。你总是习惯买好多卫生纸囤在家里?也许根本是因为你对未来充满了不安。你发现没有,我们买什么,用什么,丢弃什么,其实都取决...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在《断舍离》这本书中,作者提倡我们认清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即人是主体,物是因为对我们具有使用价值才会留在你的家里,才会分享你的空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多,而得到这些物质的条件也远远比从前低,所以物品就逐渐占据了你的个人空间。所以我们需要断舍离,留下对自己有价值...
如何处理你和物品的关系
你和物品的关系,折射的是你和自己的关系,这些东西本质就是你时间、空间的容器啊,对待物品我们要有两个观念:第一:以自己为中心,而非以物品为中心 比如有好东西舍不得用,囤着,这种现象在老人家比较常见;比如很贵的但是明显不适合自己,一直没有用过的东西,舍不得扔掉或者送人,这也是把物品...
断舍离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1、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2、和物品成为好朋友,也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3、把不重要的东西腾挪出去,才能让有价值的事物进来。4、让你犹豫“要不要买”的商品,都不要买。5、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非别人强烈要求的...
整理物品,学会“断舍离”
做完这些后,内心变得好轻松。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通过整理物品更加了解自己! 延展阅读:《超级个体》——你和物品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5-2 ...
人和物品统称
也许根本是因为你对未来充满了不安。你发现没有,我们买什么,用什么,丢弃什么,其实都取决于你对待自己和资源的心智模式。这些买回来的物品,本质上就是你时间空间的容器。在你占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占有你。人物的含义:人和物。庄子·庚桑楚:夫至仁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
山下英子《断舍离》的经典语录
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改变。(乔治伯纳德肖)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改变。 26、断交在行为上要先学习“家”。也就是说,扔掉所有不必要的东西。房子的秘诀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以现在为时间线。因此,在研究物品是否应该留下时,事故的主语不是“我”,而是“我”。把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现在的我最需要的朋友...
你和别人的关系就是你和你自己关系的缩影
投射效应的存在可以推测人的特征和意图,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所以说你和别人的关系就是你和你自己关系的缩影。就如同苏东坡和佛印对视的故事: 苏东坡说自己眼中看到了shi,而佛印说自己眼中是金佛。苏东坡不自知,而佛印了然于心的。因此投射的表现总结来说 第一,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有其...
断舍离,处理好你与物的关系
断舍离,讲的就是人与物的关系。当我们选择扔掉物品的时候,我们处理的不是物,而是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与物的关系,本质又是我们心智模式的对外投射。所以,当我们处理物品的时候,是在处理自己的心智模式。断舍离的重点不在于物,其实是通过清理物品,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知道自己被什么困住,然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