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0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13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仿写句子:*的小花开满草地。
拓展知识:
《走月亮》是吴然于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用儿童的想象、心理、感情、情趣和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我”和“阿妈”月夜漫步的画面:温馨的小路、欢乐的溪边、飘香的果园和丰收的田间,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的缱绻之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和对母爱的深切依恋。
这篇文章原载于《儿童文学》1985年10月号。吴然的童年生活是其创作的财富,他的许多作品都有童年的影子。但它们又不完全是童年的回忆。吴然把童年和现实作比较,并互相融合,童年生活在其的笔下往往就是现实生活的抒写。《走月亮》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文章从标题开始,就创建了充满美好情感的诗意氛围——“走月亮”。流水般的月光洒满大地,村庄,田野,树木,庄稼,大道,小路……都笼罩在银色的轻纱中,静谧而样和。在这诗意的月色中散步,惬意而幸福。
而陪着“我”一起散步的是“阿妈”,这种幸福便浓得化不开了。所以,从“我”心中流淌出的每一句话,都诗意盎然,美不胜收。
文章的另一语言特色就是在语句排列上呈现出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诗性特征。例如:“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一个词语、一个句式反复运用,交替出现,形成视听上的美感。这种词语的重复与变调能减慢节奏速度,增加韵律起伏,促成抒情柔美化,使得散文化成了诗。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是吴然偶翻《浮生六记》获得的,读到“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走月亮”三个字上。这三个字唤起了美感,儿时和母亲踏月夜归的情景叠映在吴然眼前。于是吴然在美感享受和浮想联翩中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