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语文文言文重要内容 急需 中考用的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1 16:3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2:48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
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景”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
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
答案一、(16分)
5.(1分)
柳宗元
6.(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
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醉翁亭记【翻译】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峦,树林、山谷特别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中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罢了。
像(早晨)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傍晚)烟云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在)酒宴(宾客)。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这)是宾客们(在)欢乐。(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人们的快乐为快乐。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临溪而渔 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文: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答:
答案:6.(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分)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
答:
答案:17.(3分)(1)跟从,随从 (2)第二年 (3)下雨(各1分) 18.(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 19.(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 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20.(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二十四.2009年北京燕山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
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
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二十八.2009年湖南长沙市
(二)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2)醉翁之意( )
(3)树林阴翳( ) (4)述以文者( )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
12.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 、 。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二)(10分)
10、(1)脸色苍老 (20的) (3)遮盖 (4)用
11.(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2.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13.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
14.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符合要求即可)
二十九.2009湖南永州市
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0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觥筹交错 交错: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人不知而不愠
B.①,山间之四时也 ②夫战,勇气也
C. ①负者歌于途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辍耕之垄上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10.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
7.交错:交互错杂 去:离开 8.B 9.D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我还有很多,地方不够了,有需要的再追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2:49
烛之武退秦师: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2)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宾语
(3)倒装句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荆轲刺秦王
1、判断句:
⑴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⑵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⑶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⑷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2、倒装句:
⑴ 状语后置:
①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②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③ 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④ 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④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⑤ 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⑵ 定语后置:
①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②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
③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⑶ 宾语前置:
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⑷ 主谓倒装:
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3、被动句:
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⑵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鸿门宴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兰亭集序
2、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赤壁赋
1、定语后置: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2、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3、宾语前置: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游褒禅山记
3、状语后置: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⑵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这两个句子都是“于”和它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 4、文言固定句式:
⑴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⑵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⑶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7 22:49
你们用的是什么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