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1 21: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2:46
每一年的节气对应的日期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计算出来,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注意: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大约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节气: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2:47
1、立春 2月3——5日 阴历偏月十六日 雨水2月18——20日 阴历一月一日
2、惊蛰 3月5——7日 阴历一月十六日 春分 3月20——21日 阴历二月一日
3、清明 4月4——6日 阴历二月十六日 谷雨 4月19——21日 阴历三月一日
4、立夏 5月5——7日 阴历三月十六日 小满 5月20——22日 阴历四月一日
5、芒种 6月5——7日 阴历四月十六日 夏至 6月21——22日 阴历五月一日
6、小暑 7月6——8日 阴历五月十六日 大暑 7月22——24日 阴历六月一日
7、立秋 8月7——9日 阴历六月十六日 处暑 8月22——24日 阴历七月一日
8、白露 9月7——9日 阴历七月十六日 秋分 9月22——24日 阴历八月一日
9、寒露 10月8——9日 阴历八月十六日 霜降 10月23——24日 阴历九月一日
10、立冬 11月7——8日 阴历九月十六日 小雪 11月22——23日 阴历十月一日
11、大雪 12月6——8日 阴历十月十六日 冬至 12月21——23日 阴历动月一日
12、小寒 1月5——7日 阴历动月十六日 大寒 1月20——21日 阴历偏月一日
扩展资料:
关于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雷打秋,冬半收
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寒露麦,霜降豆;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2:47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日期列举如下: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2:48
1,立春 2月3——5日 阴历偏月十六日 雨水2月18——20日 阴历一月一日
2,惊蛰 3月5——7日 阴历一月十六日 春分 3月20——21日 阴历二月一日
3,清明 4月4——6日 阴历二月十六日 谷雨 4月19——21日 阴历三月一日
4,立夏 5月5——7日 阴历三月十六日 小满 5月20——22日 阴历四月一日
5,芒种 6月5——7日 阴历四月十六日 夏至 6月21——22日 阴历五月一日
6,小暑 7月6——8日 阴历五月十六日 大暑 7月22——24日 阴历六月一日
7,立秋 8月7——9日 阴历六月十六日 处暑 8月22——24日 阴历七月一日
8,白露 9月7——9日 阴历七月十六日 秋分 9月22——24日 阴历八月一日
9,寒露 10月8——9日 阴历八月十六日 霜降 10月23——24日 阴历九月一日
10,立冬 11月7——8日 阴历九月十六日 小雪 11月22——23日 阴历十月一日
11,大雪 12月6——8日 阴历十月十六日 冬至 12月21——23日 阴历动月一日
12,小寒 1月5——7日 阴历动月十六日 大寒 1月20——21日 阴历偏月一日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22:48
1、立春2月3——5日阴历偏月十六日;雨水2月18——20日阴历一月一日
2、惊蛰3月5——7日阴历一月十六日;春分3月20——21日阴历二月一日
3、清明4月4——6日阴历二月十六日;谷雨4月19——21日阴历三月一日
4、立夏5月5——7日阴历三月十六日;小满5月20——22日阴历四月一日
5、芒种6月5——7日阴历四月十六日;夏至6月21——22日阴历五月一日
6、小暑7月6——8日阴历五月十六日;大暑7月22——24日阴历六月一日
7、立秋8月7——9日阴历六月十六日;处暑8月22——24日阴历七月一日
8、白露9月7——9日阴历七月十六日;秋分9月22——24日阴历八月一日
9、寒露10月8——9日阴历八月十六日;霜降10月23——24日阴历九月一日
10、立冬11月7——8日阴历九月十六日;小雪11月22——23日阴历十月一日
11、大雪12月6——8日阴历十月十六日;冬至12月21——23日阴历动月一日
12、小寒1月5——7日阴历动月十六日;大寒1月20——21日阴历偏月一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