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6:33
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在其开篇写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北宋名臣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一著名事件,当做是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标志。
韩赵魏三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而是贯穿了晋国政坛200多年、11家卿士先后参与其中、经过了5轮血腥洗牌的大事件。子彧希望通过本文,说清楚两个问题,其一,十一个卿士是如何架空晋国国君、又是变成韩赵魏三家的;其二,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则?
一、晋国的卿士选手们
三家分晋,源于晋国公族不振,卿士掌权。因此为了更好的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200年间活跃于晋国政坛的最主要的卿士十一家:先氏、狐氏、赵氏、魏氏、胥氏、郤氏、栾氏、荀氏(中行氏)、范氏(士氏)、智氏(中行氏别支)、韩氏。
这其中,魏犨、赵衰、狐偃、胥臣等人跟随晋文公*而成为功臣,晋文公回国后,得列于卿士(先轸一说未出走);先轸、郤榖则是晋文公在国内的坚定支持者(一说随晋文公*)。
中行氏和智氏源于荀息。荀息死节,晋文公回国后,得狐偃的提示,将荀息之孙荀林父逐渐提拔为卿,林父之弟荀首得晋成公宠幸而得封于智,后来成为智氏。荀氏一门衍生为中行和智氏两支。
范式源于士氏,士蒍是与荀息齐名的献公的谋主。韩氏本是赵衰的家臣,被赵盾提拔为军司马,而后进入卿士行列,算是崛起得最晚。
他们都是三家分晋的种子选手,只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还是进入了被淘汰的行列。除了这十一家卿族之外,成为晋国六卿的还有箕郑父、臾骈、程郑(荀氏别支)等人,但是没有形成家族势力,在此就不详述。
那么,选手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上场了。
二、文公扩建三军,赵盾初掌政权
这是晋国卿士掌权的第一阶段,从晋文公建立三军(公元前633年)到赵盾去世(约公元前601年),这一阶段在位的晋国国君是文公、襄公、灵公、成公。
这一阶段特点是,十一个卿士选手陆续登场,建立*势力;晋国政坛在大权臣赵盾的主导下,建立了卿为国君大夫的先例。成公时期,卿士势力已经明显膨胀,并开始对国君权威发起挑战。
晋献公死后,晋国公族势力几乎不存。晋文公归国即位,为感谢跟随在身边的功臣们,进行了几轮封赏。为了争霸战争,晋文公又将晋国原有的二军扩建为三军,每一军设置一个主将和佐将,中军将总领三军,各将佐按照“长逝次补”原则,轮流替补,这便是三军六卿的来历。后来虽然多次调整为八卿、十二卿等,但大部分时间晋国都是六卿制度,同时,也正是这一制度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的结局。
晋文公在位八年就去世了,文公子襄公在位也仅仅数年。频繁的君位更迭,给了执政大夫兼中军将赵盾(赵衰嫡子)巨大的机会。赵盾先是利用狐射姑杀阳处父的机会将狐氏势力赶出晋国,而后又利用先克之死将反对者一一剪灭。灵公年幼,成公外立,从此,晋国之政全由赵盾之手。
赵盾创造了作为卿大夫的许多第一。首先,他是第一个以卿士身份全权安排六卿的;其次,他是第一个以卿士身份主持诸侯会盟的。这样的光环使得赵盾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但也为后来赵氏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这一时期,十一卿都先后亮相,狐氏、胥氏首先被排挤出六卿的行列,赵氏与先氏、郤氏、荀氏(后来的中行氏)、栾氏、士氏(后来的范氏)担任六卿,其余如智氏、魏氏、韩氏虽没有进入六卿,但也开始在晋国政坛上崭露头角。
另外,在赵盾的建议下,晋国设置公族大夫,并由赵氏子弟担任(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史记·晋世家》)。晋国公族已经过两轮血洗,实力微弱,而现在卿士得为公族大夫更使得卿大夫势力可以合理合法的侵夺国君和公族的势力。
其一,春秋大国,并不一定是国君亲掌军政,以卿士统军也属于正常现象,为何其他国君稳坐朝堂,晋文公设置六卿就埋下三家分晋的伏笔了?
晋文公最初的设置,六卿只是军事长官,中军将负责统帅三军,而朝堂之上另有执政大夫。但在晋襄公后期,赵盾以执政大夫的身份成为中军将,军政大权握于一人之手。
而后晋襄公一病不起,赵盾扶立幼君,手中权力得到巩固。权力巩固后的赵盾,野心开始膨胀。赵盾蓄意侵夺公族权力、提升赵氏地位,使得正卿的权力扩大了不少。
赵盾死后,正卿担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成为定制,遂有军政大权,加上公族大夫的设立,这才导致了晋文公的六卿制度为卿士崛起做了嫁衣。
其二,赵盾已经专权,卿士数量越少越有利,为何还要扩大卿士家族数量,比如家臣韩厥、臾骈?
在赵盾权力逐渐上升的同时,他的*意识很清醒:赵氏已经强大到令人忌惮了,也不可能消灭其他卿士,那么,再提拔赵氏显然不妥,提拔其他卿士又明显对赵氏不利。但提拔家臣,赵氏强盛时可以对赵氏起到支撑作用,掣肘其他卿士;赵氏一旦有事,可以作为潜在的盟友保护赵氏。这样,赵盾为赵氏留下了希望,也间接使得晋国的卿士家族最终扩展到了11家。
第一阶段的结果是,狐氏被率先排挤出局,胥氏暂时隐退,而赵氏崛起,成为众卿士之首。同时,强大的卿士已经开始向国君权力发起挑战,并成功设立了军政合力的执政卿士和公族大夫,公族势力被削弱,卿士势力开始扩大。
三、赵氏死灰复燃,三卿灭族出局
三家分晋的第二阶段,应当从赵朔出任下军佐(约前601年)到栾盈之乱(前550年),在位的国君是成公、景公、厉公、悼公、平公。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国君不甘大权旁落支持卿士内斗,十一个家族争夺六个卿位又僧多位少。因此,这一阶段是矛盾爆发的集中阶段,也是最为复杂的大乱斗。三家分晋过程中,卿士之间相互攻打的血腥洗牌约有五次,这50年间就发生了三次。
经过第一阶段的亮相,各卿士都建立了自己的*基础,在六卿之中夺得了一席之地,而赵氏尤盛。赵氏的坐大,引起了国君和其他卿士的不满。
因此,赵氏的灾难也就难免了。公元前583年,晋国爆发了著名的下宫之难,晋国卿士的第一场血洗。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左传·成公八年》
下宫之难的*,后世认为《左传》的这段记载应当比《史记》中“赵氏孤儿”的说法要可信。原、屏即为赵同、赵括,他们是赵盾异母弟。赵盾儿媳赵庄姬因为奸夫赵婴齐被逐而不满,与正不满赵氏势力强大的栾氏、郤氏家族甚至于晋景公一拍即合,将赵氏几乎灭族,只留下了赵庄姬的儿子赵武。随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武被复立为卿,但赵氏的势力却一去不复返了。
这件事是一件复杂的*斗争,关于赵氏内部的权力斗争有机会子彧再聊,在此不详述。但就晋国而言,这场血腥洗牌可见卿士之间、卿与国君之间的矛盾都开始表面化。
然而,这场争斗并没有因为赵氏削弱而终止。
晋厉公时,爆发了第二轮血洗。赵氏削弱后,最大的得利者是郤氏。晋厉公时,八卿之中有三个都是郤氏一族,时称三郤。在厉公的支持和栾书的默许下,本来早已被排挤出六卿的胥克之子胥童,攻灭三郤,将郤氏灭族。随后,感到害怕的栾书、中行偃*厉公和胥童,两人皆死于此,胥氏族灭。
厉公死后,栾书等迎晋悼公即位。晋悼公颇有能力和手腕,对内压制众卿、提拔公族和没落卿士,以达到新的平衡,对外则重新称霸。然而,悼公的早逝,使得悼公的努力不久及化为乌有,卿士的势力再次扩大,并开始了新一轮的血洗。
平公六年,栾书之孙栾盈被其母告发作乱。范鞅为证,并逐栾盈。两年后,栾盈在齐国帮助下卷土重来,却被其他卿士联合攻灭。栾氏灭族,惟栾鲂奔宋。这是卿士之间的第三轮血洗。
除了这三轮卿士之间的血洗以外,晋景公时,先氏的先榖联合戎狄攻晋,被灭族。
因此,第二阶段的结果是明显的。首先,赵氏被严重削弱,胥氏回光返照而后彻底出局,先氏、栾氏、郤氏三卿被灭族,也淘汰出局,晋国六卿之位上刚好剩下六个卿士。其次,经过与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等反复争夺,晋悼公死后,国君权威已大大降低。晋国基本确立了卿士的集体领导地位。
四、六卿激烈争权,晋室黯然失色
第三阶段应当从六卿专权(前550年)到韩赵魏三家灭智(前453年),在位国君是平公、昭公、顷公、定公、出公。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六卿势力继续扩大,并开始在封地改革;君权持续衰微。六卿将仅剩的公族势力屠灭干净,仅仅剩下势单力孤的国君任其摆布。而卿士自身扩张的同时,又进行了两次血洗,最终剩下韩赵魏三家。
经过了80多年的争斗,十一卿士留存的还有知氏、中行氏、范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恰恰晋国的卿位也是六个,按说应该消停一会了。
卿士之间的争斗的确表面上消停了数十年,但是六卿向仅存的公族势力下手了。
晋顷公十二年,六卿以法诛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领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史记·赵世家》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六卿杀公族祁氏羊舌氏。这段记载的信息量极大。
首先,晋悼公时,有感于公族的衰落,遂扶持了一部分公族来对抗卿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祁氏和羊舌氏。悼公虽然早逝,祁氏、羊舌氏则出了祁奚、叔向等贤才。而现在卿士将他们灭族,意味着公族势力消灭殆尽,国君被完全架空,再无复权的可能,所以才说“公室益弱”。
其次,六卿处决祁氏、羊舌氏的理由是“法”,而且将他们的领地分为“县”,以大夫统领。这些说明了六卿的进步性,他们已经改变了原来封邑的统治方式,改为更加先进的统治方式,还将“法”这种武器作为理由。可见,六卿已经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了*、经济、法律等层面的改革。
这样,六卿的力量持续扩大,而晋公族的势力还在变弱,晋国被取代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实了。
在完成了对公族的最后削弱之后,六卿之间还爆发了两次洗牌。
第一次是智韩赵魏四卿对范、中行氏。起因源于赵氏内乱,范氏、中行氏攻赵。而后赵氏取得了国君的许可,攻范氏、中行氏,因此《史记》的记载是“晋君击之”。结果,士吉射、中行寅出走,范氏、中行氏灭亡。值得玩味的是,与中行氏同源的智氏受中行氏恩惠颇多,这一次却站在韩赵魏的一边。
第二次是韩赵魏*智氏。起因是执政大夫荀瑶(智伯)要求四卿向国君献地,以提高国君争霸能力,而赵氏不肯。而后,荀瑶率魏氏、韩氏攻赵,持续了三年,最后赵氏说服韩魏*智氏。前453年,智氏族灭。这件事历代有争议,但结合前文来看,智瑶要为已经扶不起来的晋室争霸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阶段的结果是,范氏、中行氏、智氏族灭,晋国卿士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而晋君已形同虚设,晋国的*只是时间问题。
五、背后的秘密:为何能切割春秋和战国?
经过长达180多年的争斗,晋国十一个卿士终于只剩下了实力相当的韩赵魏三家。他们谁也无法独霸晋国,最终形成了三家分晋的结局。而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次的卿士出局,都是一次血洗晋国朝堂的过程,这样的血腥洗牌一共有五次。
这五次洗牌的对象分别是赵氏、郤氏、栾氏、中行氏和范氏、智氏。除了栾氏以外,其余四次被洗牌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他们是当时卿士中最为强大的,而成功留下的都是当时相对弱小的卿士。特别是赵氏、郤氏、智氏,都是在家族势力如日中天、众卿之首的时候,被其他卿士联合设计或攻打,从巅峰跌落。
按理说强者具有压制弱者的实力,应该成为赢家。为何晋国卿士的洗牌都是强者遭到削弱或灭族,而弱者往往成为胜利者呢?
如果我们稍加仔细就会发现,三家分晋过程中,卿士的内斗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博弈,而且很多次还有晋国国君-本该是所有卿士的主君-的参与和指挥,这使得斗争形势变得十分复杂。而且,历次争斗中,任何一个卿士或国君都不具备单独碾压其他所有势力之和的实力。
这种情况之下,大多数卿士的立场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参与这些争斗的卿士和国君(公族)的立场是什么呢?
答案是:本族的权力和地位。谁能更好的保障我的权力和地位,我就帮谁。
我们尝试分析两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最强的卿士如果胜利,那么其余的卿士和国君(公族)生存和地位将会更加得不到保障,而只会对该卿士更加有利;但如果大家合力把最强的卿士灭掉了,那么,弱势的各卿士都能得到保存,甚至还能从强大卿士褪去的势力中分一杯羹。
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当然更多的卿士都会选择第二种结果。实际上,几次洗牌的结果也都是第二种。
所以,多方博弈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强者或弱者生存,而是使得各方势力谁也不能过分强大,使大局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就是三家分晋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一个全新的平衡法则。
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后延伸,在整个战国时期,秦国力压六国之前,被诸侯合力攻打的先后有魏惠王时期的魏国、秦惠王和秦昭王时期的秦国、齐湣王时期的齐国。而他们之所以被合力讨伐,同样是他们在当时显现出七国中最强诸侯国的趋势。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战役与三家分晋时期晋国的卿士内斗是一样的:弱小者联合起来把最强大的诸侯干掉了,使得各战国之间保持一种力量的相对平衡,谁也不过分强大,谁也不能单独灭亡谁。
但这与春秋的霸主*模式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换句话说,三家分晋背后的这个平衡法则,不适用于在这之前的东周列国时期,却适用于在这之后的七雄逐鹿时期。
这或许是三家分晋能作为战国的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晋文公建立三军六卿,再到赵盾为正卿合军政大权于一人之身,再到卿士们的内斗洗牌,再到剩余的寡头*改革图强削弱晋室,晋国的灭亡积重难返。不过,当韩赵魏把眼光从晋国升级到整个华夏时,他们发现,立国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