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29
清代前期对明朝陵寝颇为重视,康熙帝五次亲谒江宁的“明太祖陵”(今日通称“明孝陵”),还为其题写了“治隆唐宋”碑文。
不过,这些行为淹没在其一生的众多事迹当中,以往论著大多一笔带过,多将其解释为一种安抚和笼络人心、沟通满汉认同的文化策略。
已有的研究表明,明末清初,明孝陵曾经成为明遗民寄托旧有*认同和前朝记忆的符号,从而被赋予了与新王朝的统治秩序隐然对抗的意义。
正如*时期学者王焕镳早已指出的:“明亡,遗民系心故国,无所放其意,则望陵凭吊,欲以创巨痛深之蕴诉之九渊,冀后之人有因以喻其心者。
若顾炎武之七谒、屈大均三谒,尤志士所深悲云。”对于满人征服者建立的新王朝而言,妥善处置这一对抗性记忆符号,虽然不像处置有组织的武力抵抗那样迫切,但也是一个颇费技巧、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前朝帝王及其重要象征物(比如陵寝)“历史化”、“再符号化”,使之成为时间链条和空间版图上众多文化符号当中的普通一员,是中国历史上新王朝统治者操控历史叙事、宣示国祚转移的惯常手段之一。
明初朱元璋即有先例。入关之初,清朝统治者也采用了这种策略。经过这样一番“历史化”和“再符号化”的编排,作为前朝重要*象征物之一的明太祖及其陵寝,就成为受当下皇权支配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
“太祖”、“孝陵”直至明末依然具备的影响朝政的现实*功能,在此“驯化”过程中逐步被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