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26
共4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11 13:07
1、加强草场管理。草原退化是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因此,必须把保护和退垦还草还林放在首位,保持水的区域平衡。
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蚀比较突出,生产力衰退,必须加强对长江上中游山地环境的整治工作。
3、利用生物措施和耐旱基因资源。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
4、利用保水剂产品和“干水”技术。保水剂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乃至上千倍重量的纯水,具有抗旱保苗、增产增收、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
懂视网 时间:2022-12-11 16:21
1、构建防风林带
防风林可使近地面的气流抬升和增加空气阻力,降低地表风速,是改变风蚀动力因子的一种常见措施。
防风林除具有降低风速、防风固沙作用外,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改变林下生境,使林下形成较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生物量,增强土壤的抗风蚀性。
防风林措施利用的是系统理论中的隔离机制,即在风沙流通路径上人工设置条带状障碍物,将相对较大的风沙流系统分解为多个小系统,或者减弱风沙物质在系统中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从而减小风力侵蚀的危害程度。
2、增加植被覆盖度
从区域尺度来看,防风林多为线状,覆盖范围有限,其主要功能是降低风速或在颗粒搬运过程中对其进行截留,对呈面状分布的广大侵蚀区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属于防治风力侵蚀的一种“被动”措施。要想有效防治风蚀荒漠化,还需要从风力侵蚀的源头抓起,提高侵蚀区的抗风蚀能力。
通过植被建设增加植被覆盖度是一种有效改善侵蚀区下垫面性状的生态措施。由于植被具有覆盖地表以避免沙粒裸露、提高粗糙度高度、降低风速和阻挡沙尘等作用,在侵蚀区增加植被覆盖度,可对地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其免于风蚀。此外,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还可减少土面蒸发,增大土壤含水量,营造相对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土壤结构等,从而提高土壤的抗风蚀性能。
3、促进生物结皮形成
生物结皮是由不同种类的苔藓、地衣、藻类、真菌以及细菌等生物与其下层的土壤共同形成的一个复合生物土壤层,厚度约为1~10cm,在其地下部分,苔藓和地衣的假根、真菌菌丝和蓝藻丝状体交互作用,能够固定土壤颗粒。生物结皮可通过固结土壤颗粒以增加土壤表面的抗风蚀性,还可提高粗糙度高度,覆盖可蚀性颗粒等,从而保护地表免于风力侵蚀。因此,创造适宜的水土条件,促进生物结皮的形成,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维持,是防治风力侵蚀的一条途径。
2、荒漠化的分布
(1)我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
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2)我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3)我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我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的。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懂视网 时间:2022-12-11 16:39
1、首先,可通过铺设草方格,埋设防沙障等方式固定沙丘,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
2、其次,推行土地的集约式经营,严禁过度放牧,提倡轮耕,休耕,保持土壤肥力。
3、再次,优化种植结构,有条件的实行精准灌溉,学习以色列等先进的技术。
4、此外,土地退化,荒漠化地区的人们应该转变意识,应该有一定的劳动力输出,来缓解靠土地吃饭的局面;该类地区还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之外一些经济附加值高的工业,而粮食可通过购买其他地方的产品的形式来解决,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更好的治理沙漠化,控制荒漠化的发展。
5、荒漠化的名词解释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荒漠化的治理需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懂视网 时间:2023-02-27 02:38
1、加强草场管理。草原退化是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因此,必须把保护和退垦还草还林放在首位,保持水的区域平衡。
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蚀比较突出,生产力衰退,必须加强对长江上中游山地环境的整治工作。
3、利用生物措施和耐旱基因资源。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
4、利用保水剂产品和“干水”技术。保水剂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乃至上千倍重量的纯水,具有抗旱保苗、增产增收、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6 23:46
为了防治荒漠化现象,目前人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加强草场管理。草原退化是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因此,必须把保护和退垦还草还林放在首位,保持水的区域平衡。
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我国西部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蚀比较突出,生产力衰退,必须加强对长江上中游山地环境的整治工作。
三是利用生物措施和耐旱基因资源。通过建立人工植被,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最终达到防止风沙危害,治理和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的目的。
四是利用保水剂产品和“干水”技术。保水剂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乃至上千倍重量的纯水,具有抗旱保苗、增产增收、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7 01:04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7 02:39
近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全球防治荒漠化大计。 荒漠化对所有国家形成威胁,但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全球范围内有20亿公顷土地已经退化,导致荒漠化。而土地退化还在以每年120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防止荒漠化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祉,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享经验。 蒙加如何看待荒漠化问题的呢?《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副执行秘书长普拉迪普·蒙加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中指出,如果考虑到人口压力以及生态系统的需求,情况会更加严峻。在蒙加看来,本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举行显示了中国以及中国*的领导力,同时这种领导力还体现在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治沙行动上。中国重视荒漠化防治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并积极共享科技治沙成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一万多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00多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治沙模式为世界开出了“中国药方”。例如,库布齐沙漠生态经济模式已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同样走出国门的还有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菌草技术。这是一项利用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开展生态治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菌物肥料饲料和生物质能源等的综合技术。近年来,菌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等。目前,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