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46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3:19
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
努力是发自内心的,内卷是迫不得已的。
努力:每搬100袋砖拿100元,搬得越多拿的越多,上不封顶。内卷:每天搬砖排名前10%拿100元,以下依次递减,排名最后10%淘汰。
两种模式,工人看上去都是越努力挣得越多,但区别在于:第一种模式,搬1000袋砖就能拿1000元,工人们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后和老板分蛋糕。第一种模式,搬1000袋砖就能拿1000元,工人们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然后和老板分蛋糕。
我们可以重三方面来看:
一,目的不一样
内卷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这种人把自己的成长依托于外界的评价。努力是为了追求自我成长,一切行为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人如果常常以外界评价来评价自己,这样的人往往会自信心逐渐丧失,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对你持有持续的正面的评价。
二,心态不一样
内卷的结果一旦不如意,自己就会非常失落,感到万分沮丧。努力的结果一旦不如意,自己会总结经验教训,寻找下次努力的方向和方法,而不会对未来绝望。自我决定努力的人,往往能够百折不挠,能够不轻言放弃。
三,性质不一样
内卷几乎是*的,就如剧场里,有一个人站起来看,其他人*也站立看戏。努力是主动的,是自己要前进,是自己要完善自我而选择的。
为什么这几年内卷越来越严重呢?除了老板的良心这个主观原因之外,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了,蛋糕不容易做大了。比如一家东北的搬砖公司,刚开始按照第一种模式分配,最后把东北的搬砖业务都垄断了,但是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多的砖可以搬,那怎么办呢?也只有两条路,要么就南下山海关,去新市场抢新业务,让工人有更多的砖可搬,要么就只能进入第二种模式,让工人们卷起来,这样老板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对老板们来说,后者可比前者容易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0:37
自从“内卷”这个词火了之后,合理竞争与恶性竞争之间。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明确的划分,反而更多地变成了“哪里有努力,哪里就有内卷”!内卷的身影甚至泛滥到了但凡有人稍微认真一点就会被起外号。
“内卷”与“努力”之间的概念也在慢慢地被混淆,越来越多人区别不出“内卷”与“努力”的区别,无论看到什么事都会往“内卷”上靠。而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那些整天把“内卷”“卷王”挂在嘴边的人,与那些自愿躺平做一条咸鱼的往往又是同一拨人。
“内卷”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研究水稻种植提出的概念。意指“向内演化”,任何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
如今,多用以形成高校和职场里的“非自愿”竞争。
先做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分析:已知努力和拼搏这样的词语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那么如果“内卷”描述的是努力拼搏的状态,为什么内卷是非理性的,为什么要去内卷呢?换个方式说,努力拼搏、积极向上难道是非理性的吗?
显而易见,“内卷”≠“努力”
“内卷”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畸形的竞争。
“内卷”的目的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不择手段地解决竞争对手。
努力是个很有意思的词。传统中华文化认为努力是一个褒义词。但我们细想一下,努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努力,努力的作用。
努力是什么?
多干一点么?多投入一些精力么?多投入一些汗水么?但人一天仅有24小时,人只有一颗大脑,人只有两只手。那么努力会有其极限值,就是一个铁人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睡觉的产出就是极限。
那么尴尬点一来了:努力是有天花板的。
再想个问题:对于一个人自己而言,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不努力的人,一天只有24小时,一个努力的人也只有24小时。那么可以猜测一个推论:努力的人对24小时在关键事项的投入比例高,不努力的人对24小时在关键事项的投入比例低。而评价者的评估标准是以关键事项为准的。
因此才有了努力和不努力之说。
所以抽象一下:努力就是资源调度能力,将个人有限的时间集中在重点事项上的能力。一切努力的背后,都是对自我要求的提升,是使命感驱动的。如果并非出自意愿,只是被环境裹挟着做事,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那不是努力,那只是“劳动”而已。
① 努力是向内求,内卷是向外求:
努力的人眼里的成功,是忠于自己的。为了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精神面貌,我想要减肥,为了实现目标,我克服自身懒惰,开始坚持运动和控制饮食,这叫努力;
而在内卷人看来,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超过其他人,在世俗意义上被大众认可。内卷人不考量自己的背景、阶层,也不看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愿意,总之,用尽一切手段,取得比别人更优秀的成绩,比如,进体面大厂,拥有美貌的妻子,买大house,他就是人生赢家。
② 努力是增量竞争,内卷是存量竞争
一个个体要获得更高收益只有两个选择:把蛋糕做大或者抢夺更多的蛋糕。在能够把蛋糕做大的时候,大家越努力,拿到手的蛋糕也就越大,但是,当蛋糕已经不能再大的时候,那么最优选择就是抢别人的蛋糕,所以为了能吃到跟以前一样多的蛋糕,就不得不比周围的人更努力一点,于是,当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努力时,到手的蛋糕反而并没有变多。
以前的寒暑假,老师、学生都正常放假,现在老师要加班,学生要补课,但是高考是通过排名来录取,当大家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结果和之前是一样的,大家得到什么好处了吗?没有。
③ 努力是正反馈调节,内卷是负反馈调节
正确的努力,可以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比如,为了解决某个业务上的难题,不仅下班了还加班研究,周末还特意请以前的老同事吃饭,跟他交流业务上的这个问题的相关解决思路,有不懂的地方,通过看书或上网搜集相关信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并且还因此升职加薪。
而同样为了升职加薪,获得认可,内卷的人更常见的做法就是被诟病已久的996,即使我明明没那么多工作,我就非要996,让老板觉得我很勤奋,周围的同事也不好意思提前下班,于是996开始变得跟呼吸一样自然,久而久之,不仅职业能力得不到任何提升,身体也被长期996搞垮。
第一、拥抱竞争,打铁还需自身硬
既然大家都在内卷之中,不妨摆正心态。
我们要清楚竞争比拼的不是“量”而是“质”,不要让自己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最后锁死在无效重复的循环里。要多反思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多总结,多复盘。然后找准自己的定位,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着重打造培养,确保自己是在不断成长进步。
最后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来驱使自己前进。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了自己的能力,再不断把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挖掘放大,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
人就是需要经历无数次敲打,抗住了无数次挫折,最终才能“百炼成钢”。
第二、跳出内卷,换道超车天地宽
今天的社会,蓝海并非没有,只是大部分人的眼睛都盯着那些红海行业,试图从中杀出。打破内卷,要有“破局思维”。那什么是“破局思维”?
例如,有一颗苹果树,人人都可以摘。但是,别人摘了我就没有了,所以我得提前一天去摘。你知道我的心思,就抢先我一天去摘。其他人也知道你的心思,又抢先你一天去摘。大家都想摘苹果,都想着去早一点就能摘到苹果。这其实就陷入了思维定式之中,结果是彼此内卷,没有苹果吃。怎么化解呢?去另找一颗苹果树,或者自己培育一颗苹果树。
这就是“破局思维”。
低手“内卷”,而高手“破局”。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内卷”中,不妨升维你的思考力,用“破局”思维看问题,在正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努力。
在《心灵奇旅》这部电影里,22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灵魂,它曾经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一度迷失自己,但是,当它终于来到地球,尝到了披萨的味道,听到了地铁站的音乐,也见过树上掉下来的第一片叶子,它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不一定要成为谁,拥有什么,认真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就很好了。
我们拒绝内卷,也绝不躺平,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努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2:12
“内卷”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俗称报复性“努力”。
“努力”意思是尽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比如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可以从这两个字的解释看出,内卷这个词是带有贬义,而努力是带有褒义的。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发生这个动作的动机不同,内卷是被动的,同龄人的攀比以及内心的焦虑驱使内卷,但是努力是主动的,受到不同方面的激励,想要改变自己而驱使的。适当的内卷可以说是“努力”,而过度的内卷会使人身心疲惫,得到的结果也不理想。
把这两个词代入以下场景可以更能体会到这两个词的区别。
我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非常迷茫,不会主动去学习,但是一看到舍友在学习,我就如坐针毡,手上的手机就像烫手的山芋。表面上是在刷短视频,其实内心非常焦虑,看到舍友如此努力,我已经想象到她期末考试分数比我高出一大截的场景。所以我也强迫自己去写作业,但是我发现即使是在写作业,我的内心根本无法平静,根本没有认真的投入,仿佛只要我抓起笔好像在学习,我的焦虑就减轻了。有时候甚至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谁也不关灯,暗自较劲看谁学得更久。几个星期这样下来,我因为身体过度劳累,并且过度焦虑,整天都郁郁寡欢。然而事实上,被动学习导致我的效率不高,并且对身体不好,我只是假装在学习,以此来缓解我的焦虑,这种行为成为报复性内卷,实则效率非常的低。
到了下学期,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决定强迫自己不要去关注舍友在干嘛,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且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希望毕业后能得到某公司的offer。所以我每天按照自己的计划努力,即使舍友在学习,我在玩手机,我也不会焦虑了,因为我今天的任务已完成。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驱使我去真正的努力心无旁骛的努力,这样的效率非常高,而且也给我带来了积极的心情反馈,周围人的努力的脚步不会影响我,导致我自乱阵脚。
这两个词的区别很大,但是我认为它们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我觉得“轻度内卷”就是“努力”,轻度内卷有一定的好处,而“重度内卷”我们应该去抵制。毕竟压力就是动力,努力是需要动力的。比如,受到舍友激励,我也跑去学习,开始投入学习,这是轻度内卷,也就是努力。但是如果生怕舍友比我多学一分钟,一直熬夜学习看谁先顶不住,这就属于重度内卷,双方都被这恶性竞争弄的精疲力尽。
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大家总是把别人认真学习或工作的努力行为说成是“内卷”,这是对他们努力的行为的强加罪名,也是你内心焦虑不安的证明,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有可能跑去“内卷”的人是你。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把焦虑化为动力,努力起来,加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4:03
内卷的努力与正常努力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些情况是内卷,有些只是个别人的努力。
有人说:内卷是焦虑感驱动,拼命要赶上别人;而努力是使命感驱动,赛道上只有自己。
正常的努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努力获得人生回报具有特别的生命意义;而今天,很多人以别卷了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还以此阻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试图将别人变得和自己一样的平庸;而且,在卷被全民唾弃的时代,仿佛有人只要以卷为名,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了指责别人的权力;其实,这种不分情况,统统认为是卷的行为,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做合理化辩解。
如何避免:
内卷基本上都发生在同质化,竞争充分的市场中,大家能给出的能力,条件差不多;想要胜出就只能多付出,带来体力,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想要避免这样的内卷,做为个人,变换赛道是关键;变换到另一个竞争没那么充分,参与者没那么众多的行业;尤其是行业门槛高,进入者寥寥,而行业需求很大的行业;此时,个人才能掌握更多选择权和话语权。如果只是自我重复,只要有任何人达到和自己一样的能力水平,两人就只能拼谁更便宜,拼谁付出更多,内卷就不可避免。
而作为企业,如果处于内卷状况,不是那么容易变换赛道,此时行业规范很能起到作用;建立行业联盟,商户联盟,集体约规,约束每个商家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竞争消耗;除此以外,可能内卷很难避免,它是经济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只能提前预防,及时调整,减少影响,而不能完全避免。
内卷的产生有几个条件:
第一:好资源人人都想要,但是好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而人很多;想要获得好资源,就必须互相竞争;
其次,所有人都去竞争好资源,但是资源总量却是固定的;激烈竞争并没有改变资源的整体格局,并未带来效率或者价值的提升;
还有,为了激烈竞争,每个人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和幸福度的承受范围;
每个人在这样的竞争或者叫努力中都疲惫不堪,即使竞争胜出也带不来更多愉悦,成本的边际效用很低;最后,只有小部分最终胜出的人是既得利益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6:11
人们对于内卷和努力这两者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界限认知。努力和内卷有着本质区别:努力是自己主观上想要前进,而内卷则是焦虑情绪驱动,*努力;努力的关注点是自己,内卷则是关注他人;努力是放眼未来,内卷则是停留当下。近日,沈阳农业大学大四学生王同学拍摄的一段视频走红,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凌晨6点的图书馆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学生们想要早点进入图书馆占座学习。而且考研、期末、四六级临近,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图书馆已人山人海。
新闻一经发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太辛苦了!”“少年强则国强”等等,本应彰显大学良好学习氛围的现象,却出现 “别卷了别卷了”“现在大学生都这么卷了吗?”等具有调侃性质的评论。“内卷”“躺平”这些词最近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也有很多人跟风附和“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我只想躺平”“今天,你卷了吗?”“这都要卷?”这类话。我们近期常听到的内卷到底“卷”的是什么?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卷”?大家又为什么把“卷”挂在嘴边呢?其实,应对内卷,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是,重新思考“努力”二字。
就这条新闻来说,学生早起去图书馆占位置学习是否能被划分为内卷?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此时临近各大考试,学生去图书馆学习备考是十分正常的,学生备考不应被解读为内卷。只是大家本来都没有焦虑感,一旦有一个人开始这样拼命学习,剩下的人不努力就无法抚慰心中的焦虑感,有些甚至靠挖苦努力的人来获得内心所谓的安宁,在这看似“卷”的行为当中,反而透露出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努力与自律。去图书馆这件事本身就是学生个人主动努力的一个动能,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义务,是借自律来提升自我的表现。也就是说,努力这件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内卷不该是我们不努力的借口。
努力并不等于内卷,希望时代鼓励努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08:36
内卷,解释是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性质,内卷一般是*的,而努力是主动的,比如图书馆的座位不多,一个人提前把自己的物品放在座位上占座,别人也开始效仿,其他人怕自己没座位也纷纷占座,最终图书馆每个位座位上都摆满了物品,大家努力许久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2、心态,心态不一样,努力是一个人积极提升自我综合竞争力的表现,而内卷由于被动人,把自己的成长寄托于外界评价,往往带有负面情绪,而且如果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更加失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1:17
很多次在宿舍听到“我最讨厌别人卷我”内卷真的有用吗?
内卷其实就是内部的竞争,大概意思是指在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因为过度竞争而产生的停滞现象。他的本意就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内卷的根本问题根本不是内卷
而是各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善导致了大家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找不到一个出口,于是借内卷这个口子喷出来而已
“没卷”其实就是大家都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话只能被别人碾压,所以只有一直较劲,最终互相倾轧,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不要去做一些所谓的“假努力”。
而努力,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让自己满意
如果你的努力,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牛*,那你的努力,真的毫无意义,因为我觉得,人活着,不必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你只需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努力属于大多是主动性的,想改变目前的个人现状和自己生存环境而做的选择,通过努力的方式获得自身的提高,能力获得提升,对个人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所以做好自己,别去在乎别人所谓的“没卷”,相信自己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不是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4:15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内卷”这两个词不知不觉进入了我的生活,在我看来内卷和努力的区别如下:
内卷是当今这个社会大环境下的*前进的名词。在生活中我总是能听到“你不要再卷了”“我要卷死你们”等等这样的话语,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内心里总是感到莫名的压力,总感觉是这个社会在推着你前进,想休息一段时间都会觉得挺累,因为别人都在“卷”你“不卷”就会内心里面收到无形的压力,导致你还得在违背内心接着前进。
努力,这个是在个人自愿因为某个目的而付诸行动。我因为要得到一个好的考试成绩,所以我愿意去为我这个考试去付诸心血,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名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7:30
现代这个社会气象出来两个现象,一是内卷,二是努力。关于这两个词的含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毕竟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它们两个本质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内卷是看见别人的,努力是自己主观上想要前进,内卷是看到别人努力而产生焦虑心理,加入到学习行列,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两者来说都是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实现过程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努力是自己主观上想要前进,内卷是看到别人努力而产生焦虑心理,加入到学习行列,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两者来说都是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实现过程却有着天差地别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21:01
努力是发自内心的,是出自本人意愿想要去把一件事情做好,没有受任何其他事情影响。
而内卷是*的,其实你并不想这么做,但是看着别人都在这么做,你不得已而为之。
努力可以,内卷不必,对于任何事情,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凡事只求问心无愧。内卷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很容易就会被埋没的,所以大家只要做好自己就好,生活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00:49
内卷是看别人努力也努力,努力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想努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04:54
我认为内卷与努力的最大区别是是否自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09:15
有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13:53
“努力和内卷最大的区别就是努力了有回报,但内卷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 内卷从字面上来解释的话就是在里面起了一场龙卷风,有跟风的意思,当然遇上龙卷风的内卷是不太好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18:48
内卷,新兴词,一个包含了贬义的词语,内卷更趋向于努力的表面,只是人们看到的一种现象,从而促使身边的人更加”用力“去学习,形成竞争的局面,一种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不看重自身是否获得了知识和提升而是看重学习的作业量和时间量,浮于表面,没有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