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谭嗣同的景物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07:53
谭嗣同的景物诗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诗既有新意,又很工整。既具备了内容美,也具备了外形美,并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能恰到好处地调动人们的情感,在清诗中堪称典范。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几首。
潼关
作于1882年秋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882年,谭嗣同自湖南家乡赴甘肃父亲任所省亲,途经潼关时作此诗,其时年17岁。青年的谭嗣同不仅有才华,而且有抱负。怀着一腔爱国热忱,风华正茂的诗人登临这座千古雄关,抚今思昔,发出了历史的浩叹。
潼关在陕西省,南倚太华山,北临黄河。黄河从北流过来,在潼关脚下猛地一转,向东朝三门峡奔流而去。谭嗣同这首诗写得很有气势,亦很有新意。很多诗集如《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近代诗一百首》等都收录了这首诗,足见此诗确有其独特魅力。古往今来,歌颂潼关的诗不少,可是在谭的笔下,黄河、群山仿佛都有了感觉,把一个潼关给写活了。诗中融进了诗人强烈的感受,使人产生对历史对自然界的深沉思考。
“高云簇城”形象地突出了潼关居高临下的险峻。用“簇”表达高云密布城关的情景,很富有动感。而“终古高云”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无比辽远的时空深处。“秋风吹散马蹄声”既是写景又是写意,似乎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悲伤感叹:往昔的金戈铁马之声再难以寻觅。
此诗的后两句是极具精神之笔。特别是最后一句耐人寻味。多个诗集把“不解”注释为“不懂得”、“不理解”。这就是在诗的欣赏当中出了问题。是谁不理解平?如果说是“山不理解平”,这显然是一句含义极其不明的话。如果照这样理解那么这首诗就淡然无味,而且全诗结束得也软弱无力。我们不妨认真地琢磨一下整首诗的意境,笔者认为“不解”应是“不解开”、“不松开”的意思。就是说在大自然中河流与大地这一对矛盾到了潼关便凸显出来:河流愈嫌束,山愈不松开。这就点明了潼关正处在风云际会之所、矛盾突出之地。由此看来,赏诗亦非是轻而易举的事。观赏者如果追寻不到作者的意趣,诗的美感就出不来,既使出来一点也会大打折扣。
甘肃布政使署憩园秋日
作于1886年兰州
小楼人影倚高空,目尽疏林夕照中,为问西风竟何著?轻轻吹上雁来红。
这是一首寄寓深情的抒情诗。前两句着重写远景。憩(音气,歇息的意思)园中楼台上的身影依稀可辨,夕阳与树木一起在向远方延伸,突出描绘了大西北的宁静与开阔,并且暗含着有一种企盼和思恋的情绪。后两句描画的是近景,视线集中在雁来红上。雁来红是一种苋科植物,其叶深秋时节鲜红,望之如花。作者抓住雁来红经风吹过的摇曳身姿这一景象,把西风、雁来红都化作有感情有意识的对象来探问。现实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一下子融溶到了一起。“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意欲何为”。就好像是西风特别喜欢雁来红,但又怕动作太大引起她不高兴,所以只能*抚式地“轻轻吹上”。整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以物拟人,情意无限。
一首好诗能恰到好处地调动人们的内心情感,包括视觉、听觉等等感觉。这首诗之美在于展现了一幅轻盈流动的自然而和谐的画面。人们在这种和谐动感的感染下,思绪不由得随之而动。诗的最后结到雁来红的“红”字,令人既感受到了视觉的美,又听到音韵的美感。
邠州
作于1889年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蹊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邠州即现今的陕西省彬县,在西安的西北。邠州城不是很大,但由于其位于古丝绸之路上,是西安通往兰州的必经之地。邠州城位于泾河岸边,果树繁茂,特别是邠州产的梨久有盛名。
这首诗写得清新明快,令人神往。春天的景致把人们的听觉视觉都充分地调动起来,耳听鸟儿迎着风鸣叫,眼见桃花李花相互叠掩又相互衬托,使人感到春光无限。这首诗的句子很美,“鸟呼风”意蕴极佳,是动魄传神的大手笔,把两个本不太关联的景物一下子亲合在一起。作者用邠州城被淹没在千树万花之中点出了大地一派春意盎然、勃勃生机。
诗人把鸟、风、树、花这些自然景物作出了整体把握,并且也把自己融入了这现实之中。它正说明了一个客观真理:自然界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再进一步说,人也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他的情感也必然会融入到这个整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