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20
《阿Q正传》中阿Q的最后结局是糊里糊涂被送上刑场,送掉性命。
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始终未能真正觉醒,当他尚未来得及弄清*的真正含义时,就成了“惩一儆百”的牺牲品。
他终因赵太爷父子的诬告,而被钻进*党的知县大老爷和把总大人投进了监狱,胡里胡涂地被充作抢劫犯杀害了。
扩展资料
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以辛亥*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的农民的典型。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许多复杂的因素。
鲁迅曾评价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骨子里没有一点精神。阿Q时代的终结并不说明阿Q式的人物不复存在了,并不说明所有的弱者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处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2:20
阿q最终被杀。
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给别人做短工。用着的时候别人会想起他,用不着的时候,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敢于斗嘴的也只是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的没有地位的小人物。他对吴妈的表白招来了一顿打骂和驱赶,甚至也遭到了身边那些不自省的小人物的讥笑。同时生计问题也得不到满足。
尽管勤快能干,吃食问题也得根据是否有地方做工,农闲等时候其则没有生存下去的物质支持。在“*”一节中,阿Q虽然感觉到有些威风,感到一丝存在感,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后,发现一切未变,“他也仍然肚饿”,于是去尼姑庵偷吃的。最后糊里糊涂的阿Q被送上刑场。
扩展资料:
人物原型
《阿Q正传》中阿Q这个艺术形象,有两个原始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必新台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据有关的回忆资料记载,在鲁迅住过的旧台门里,确有阿桂其人,虽说他以打短工为生,实在还是游手好闲,有时靠做掮客或小偷弄点钱;
辛亥*时,阿桂确曾在街上走着嚷着:我们的时候来了,到了明天,我们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但阿桂并不舂米,专门给人舂米的是他的胞兄阿有,鲁迅曾说阿Q的模特正在给人家捣米,可能就指他。
但是,阿Q的很多事情又是从其他人身上取来的,如恋爱事件是从衍太太的侄儿桐少爷那里来的;欺侮小尼姑,则是从一个秀才那里取来改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