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较特别的地方的民风民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3:1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3:14
特别地方的民风民俗: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党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节庆】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5.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1陕西: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馆,尤以西安的最享盛名。它料重味醇,肉料汤浓,镆筋光滑,香气四溢,食后余味无穹,又有暖胃功能。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 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 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竞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2北京:春饼。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 还讲究吃和菜,就是用时令菜的心,如韭黄、菠黄等切丝,叫炒和菜。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4:32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党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教。
1陕西: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馆,尤以西安的最享盛名。它料重味醇,肉料汤浓,镆筋光滑,香气四溢,食后余味无穹,又有暖胃功能。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 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 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竞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2北京:春饼。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 还讲究吃和菜,就是用时令菜的心,如韭黄、菠黄等切丝,叫炒和菜。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至少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五)商业文化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贡,是河南浚县人,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是南阳人,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是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此外,中原还产生了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时的汴京(今开封),当时人口达到150多万,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而欧洲最古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伦敦当时只有5万人。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分别在河南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太极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兵家的吴起以及杂家的吕不韦,也都是河南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并迅速成为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最终与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东汉王充在洛阳写成的《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南北朝时河南人范缜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少林僧人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七)科技文化
中原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具有内容的广博性、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等特点。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冶铸技术和工艺不仅达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水平,就连现代人也叹为观止。三门峡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剑,为目前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华夏第一剑”。郑州发现的汉代冶铁高炉,为世界上最早的椭圆形高炉。东汉河南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陶器、瓷器最早也出现在河南。“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钧瓷色彩缤纷,汝瓷古朴典雅,不仅都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常言道,“家有财产万千,不如钧瓷一件”,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被誉为“科圣”的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比同时代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宇宙理论”先进得多。唐代河南人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他与同行们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活动,因此而成为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中原孕育而发明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6:06
我们河南的啦!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至少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五)商业文化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贡,是河南浚县人,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是南阳人,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是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此外,中原还产生了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时的汴京(今开封),当时人口达到150多万,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而欧洲最古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伦敦当时只有5万人。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分别在河南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太极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兵家的吴起以及杂家的吕不韦,也都是河南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并迅速成为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最终与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东汉王充在洛阳写成的《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南北朝时河南人范缜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少林僧人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七)科技文化
中原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具有内容的广博性、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等特点。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冶铸技术和工艺不仅达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水平,就连现代人也叹为观止。三门峡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剑,为目前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华夏第一剑”。郑州发现的汉代冶铁高炉,为世界上最早的椭圆形高炉。东汉河南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陶器、瓷器最早也出现在河南。“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钧瓷色彩缤纷,汝瓷古朴典雅,不仅都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常言道,“家有财产万千,不如钧瓷一件”,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被誉为“科圣”的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比同时代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宇宙理论”先进得多。唐代河南人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他与同行们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活动,因此而成为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中原孕育而发明的。
(八)中医文化
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保留有北齐时期完整的中医药方118个,治疗的病种达37个。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北宋都城开封设有“尚医局”、“御药院”、“药密库”、“太医局”、“翰林医宫院”等机构,设置之全在当时首屈一指。在“医宫院”放置的制作精细的“针灸铜人”,成为世界针灸医学发祥地的象征。可以说,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
(九)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洛阳贾谊开*体赋之先河,张衡《二京赋》则为汉大赋之极品,贾谊、晁错将西汉政论推向巅峰。汉魏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玚都是河南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动天下,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宋词的故乡在开封,“梁园文学”的主阵地在商丘,都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东晋以后,河南大族南迁,以谢灵运的山水诗、江淹的抒情赋为代表的中原文人作品,推动了江南文学的繁荣。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中,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是河南巩义人,他以沉郁顿挫的笔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其诗歌被赞为“诗史”;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诗人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篇。“文起八代之衰”的孟州人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达到了中国散文的高峰。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河南人,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跻身于著名诗人之列。
(十)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少林功夫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也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7:58
蒙古族的特色饮食:
传统的蒙古族饮食主要有四类,即红、白、面和茶。这些都是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
民间工艺品:
主营蒙古民族特色的皮毛制品,手工彩绘牛皮画、彩绘钱包、牛皮笔筒、羊毛毡烫画、羊毛毡彩绘画、蒙古酒壶及其他特色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