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1: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7
一提起楚国,大家想起的应该都是西楚霸王项羽,确实,在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后,楚国也就彻底地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或许对于楚国来讲,消灭秦国是它的最后一项责任,完成之后,也就伴随着大秦帝国的消失而消逝了。
可是,哪怕是灭亡的楚国,都能够承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责任,这说明楚国在一开始的实力就是非常强盛的,哪怕在国土被侵占之后,它能够凝聚起来的残余力量也比较惊人,如此看来,楚国的发展实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薄弱,也与他被王翦一战消灭的现实情况不太相符。
而事实也是如此,楚国在战国历史上一直号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并不是自我介绍而是真实情况。楚国地处当时中原地区的南部,占地面积是七大诸侯国当中最为广阔的,并且楚国南部还有诸多少数民族势力的分布,楚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对它们多有支配权。
如此一来,楚国的人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在战国时代,因为科技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很多时候社会的生产都是需要人来完成的,所以,拥有诸多人口的楚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算薄弱。
楚国的军队人数也非常庞大,而且因为楚国诸多年来的发展,楚地的自然环境也变得相对优越。综合来看,楚国确实是一个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这点也在他们一举战胜了李信二十万灭楚部队之后得到了体现。
可是,在打赢李信军队不久之后,楚国却在王翦的再度进攻之下极度崩溃,最终国都被侵占,国家被消灭。那么楚国为什么在拥有强大的实力的情况下,还会被一举消灭?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楚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深入探讨楚国灭亡的根本因素。
周王朝待遇不公,楚国处在与中原地区对抗中楚国从一开始其实就处在中原地区的对抗当中,这与它的国家经历有关,因为周王朝对它的不公平待遇,让楚国一直都无法融入到中原地区的文化氛围之中,因为楚国与中原地区的发展多有对抗,这就导致楚国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发展方式中无法自拔,这也是导致楚国后来走上歧途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一开始,楚国的先祖“鬻”熊,其实是以老师的身份来侍奉周文王的,这样的身份地位可谓是非常之高,后来楚国先祖又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地位等同于召公奭、周公旦、姜太公等人。
但是,后来召公奭分封到了燕国,姜太公分封到了齐国,都成为了威震一方的诸侯,周公旦也在*朝堂上担任着很高的职位,辅佐了好几代周朝君主,知名度和威望都很高,而楚国先祖的渐渐地淡化出了*事业,他们退居幕后辅佐者周天子的统治。
虽然,“鬻”熊,没有得到任何的分封,但在当时他的家族对周王朝一直都是心甘情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也都在继续为周王朝效力,为周朝江山的稳固走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但是也没有对周王朝产生任何反叛之心。
到了周成王时期,成王念在“鬻熊”祖孙四代对于周天子的辅佐之功,将其家族分封到了楚地,并且给予这个家族子爵的封号,让他们定居在丹阳,楚国由此诞生。其实这样的分封是有些耐人寻味的,因为子爵在所有的诸侯当中地位很低,当时的荆楚之地,又属于荒蛮之地,对熊氏家族的分封怎么看都有一些流放的味道。
不过那时的熊氏家族,也并没有心有不甘,而是带领着族人在荆楚之地安稳发展,在发展了几代人之后,荆楚之地也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而随着土地实力的强盛,周天子再一次坐不住了,他们仿佛感受到了来自荆楚之地的压力,觉得如果楚地崛起,那么周王朝的统治可能会受到威胁。
所以,在周昭王的时候,周朝曾经组织过一次规模庞大的伐楚活动,但是因为交通问题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这次伐楚行动没有收获太大的利益,却给楚国统治阶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让他们对周王朝的统治愈加不满。之后,诸侯国渐渐地开始出现不听王命的现象,有了脱离周王朝统治的现象。
楚国自立为王,成为中原地区的对立面
楚国的熊渠,就抓住了这次机会,直接与周王朝对立,并且自立为王,甚至兴兵讨伐楚国周边的庸国和杨粤,到达鄂地后,又立自己的长子熊康为句“亶”王,次子熊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这对楚国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也让楚国陷入到了与中原地区对抗的泥潭当中。
后来,楚国曾经先后多次与周王朝作对,问鼎中原其实并不是楚庄王一个人的专利;这导致楚国经常与中原势力作对,不愿意学习中原的制度,也不愿意与中原国家进行文化交融,也正因如此,中原地区的各大学派也几乎将楚国都当成是蛮夷之地的野蛮人,以为他们是未开化的种族。
就像儒家的《诗经》里面,就没有收录楚国的篇目,并不是因为楚国的文化不发达,相反,楚地的文化非常兴盛,但就是因为思想方面的问题,楚国与中原的国家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让楚国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作对而作对,失去了很多友好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很多可供参考的方式。
楚国的制度非常落后,思想束缚包袱很重我们上面说到楚国曾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公平待遇,与中原地区在本质上有很难化解的矛盾,楚国的历代先祖也有很多自立为王的情况发生,只不过后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变化,有很多人自立之后又去掉了王的称号,但这样的行为方式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楚国的后代,让他们产生了一颗反抗中原文明的种子,到时机合适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
比如,楚国的熊通时代。熊通是楚国真正自立为王的第一人,他放弃了诸侯国的身份以王位自居,让楚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楚国还算是周王朝的诸侯,但是因为身份和形式的不同,楚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与周王朝对立的势力,这让楚国的治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楚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之后,所推行的*制度与原先受周王朝影响的制度,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可能也是楚国反抗周朝统治的一个方面,但是楚国毕竟是诸侯国,要想完全剔除中原地区文明的影响是绝对不可能的。
楚国推行的是一种分治制度,其与其他诸侯国的制度都不同,反而是比较类似于周天子的统治,形式上与分封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楚国王族与国内的贵族们,共同的掌控楚国的国家权力,导致楚国的国家统治形式非常畸形,国内的贵族类似于周王朝的诸侯,当初诸侯国实力做大之后,就会出现诸如战国这样的混乱局面。
可想而知,当楚国贵族的实力强大之后,楚国的国家发展情况又会变得怎样乌烟瘴气?而实际上楚国正是吃了制度的亏。在战国时代,各大诸侯国都有进行过变法,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君主的集权,无论是秦国的法治也好,还是韩国的术治,齐国的吏治,这些虽然形式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对于国家的统治,加强君主决策的影响,革除君主决策过程中的各种阻碍。
如此,能够将国家的发展统一到一种体系当中,也能让君主与各个阶层的平民百姓直接打通沟通的道路,君主的意志不会再受到其他各大势力的影响,诸侯国资源也会更加平衡的应用在各个阶层,所以说,变法才会在战国时代如此兴起,因为变法所带来的制度和*都是非常先进的,有助于国家的各项发展。
可是,楚国分治的*局面导致国家权力分散,与君主集权的潮流是相反的,各大贵族都在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发展费尽心思,很少有人切实地为国家发展出力,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掣肘当中,目的就是为了让自身的家族掌握更大的权力,为了自己不被其他家族比下去,这样的局面一直贯穿于在楚国的各个发展阶段,包括最后楚国面临生存危机时,掣肘都没有改善,这也是为什么项燕在面对王翦军队时,会出现轻敌大意的情况的原因了。
其实根本来看,这并不是轻敌大意,而是因为贵族掣肘导致的军心不稳,因为楚国的军队其实各个大贵族出力组成的,他们的阵营本就不同,只是因为国家面临了生死存亡的局面,所以,不得不集合起来共同应对,但是当王翦采用对峙措施时,楚国的军队就长时间没有仗可以打。
如此一来,本身处在高度紧张中的贵族就会再次进行掣肘,毕竟带兵打仗的也是贵族,如果项氏一族接连打下胜仗,那么其他家族的地位必会受到影响,如果当时秦军已经兵临城下,情况十万火急的话,贵族或许不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胡来。
但是,王翦长期以来采用对峙*,不与楚军产生正面对抗,军队难免会懈怠,贵族也难免会分心,所以,楚国分治*所带来的贵族实力过大的局面对于楚国的国家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
楚国错失了很多次变法的良机在整个战国时代的大诸侯国当中,只有楚国自己没有进行过变法,这并不是因为楚国没有人才,没有变法的萌芽,相反,楚国曾经出现过很多变法的机会,只不过因为分治的*变法并没有实施下去。
战国初期,吴起入楚,提出过变法,战国中后期的屈原也曾经提出过变法,但因为变法这两个人的结局都很悲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变法会触动贵族的利益,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分治制度,可是楚国已经在分治制度下形成了一种非常熟悉的治国模式,要想改变深入骨髓的思想理念和制度形式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说,楚国没有进行过任何一次变法。但是,时代在发展,制度的先进性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也影响着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速度,战国时代的变法,虽然不是每一个都非常成功,但是每一场变法都带来过好处。
只不过有的是长期的,比如说秦国的商鞅变法;也有的是短期的,比如说李“悝”变法就让魏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唯我独尊的;胡服骑射变法,也让赵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军事实力;齐国齐威王变法之后曾经达到过燕赵、韩、魏皆朝于齐的盛况。
燕国的燕昭王变法,也让他策划了乐毅伐齐;韩国的变法弊端再怎么严重,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曾威胁过中原……所以说,变法的效果对于国家发展来讲非常明显,但楚国因为分治制度太过于深入,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改革,可分治制度本身不是用于时代,它的结局必定不会比西周的结局好太多。这让楚国的发展越来越落后,也让它与秦国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楚国的国家发展历程可谓是历尽艰难坎坷的,在开始与周王朝之间的矛盾导致楚国变得十分叛逆,与中原地区拥有着从本质上的不相容感,所以,楚国很少向中原地区进行借鉴,也很少与中原地区产生深入的交流。
之后楚国自立为王,在分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国内贵族的掣肘很严重,楚王也失去大部分的决定权,并且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楚国没有进行过任何一次完整的变法,导致楚国的国力逐渐衰弱。
楚国在发展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没有进行过太大的国家变革,它的实力基本上依靠着客观的因素,比如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不思进取的楚国,其灭亡也并不值得太大的可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7
楚国只是土地多,人口并不多。大家要弄明白一件事,长江以南地区在宋朝以后人口才多了起来,至于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春秋战国国时期,那里是非汉人区,多沼泽瘴气,人口稀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8
因为当时秦国破解掉了楚国与齐国的联盟,之后秦国跟齐国合纵攻楚,导致楚国国力大减,最后被灭亡。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8
因为楚国的国君比较*,而且朝廷内的内患很多,大臣们人心不齐,最后秦王收买了楚国内的很多大臣,削弱了楚国的实力,最后将楚国消灭。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9
重兵灭掉,王翦带领秦国六十万大军和楚国消耗,楚国撤退,然后一波灭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