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组织创新,组织学习和组织变革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8
组织创新,组织学习和组织变革的关系
组织变革会促进组织创新,组织学习是组织变革和组织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机关党组织的建设,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不能借口改革否定党的领导,也不能借口创新偏离正确方向,更不能借口改革创新另搞一套。因此,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方向一定要坚持,方法一定要创新,渠道一定要拓宽,这是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教育改革或是从宏观层面上把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组织单元来进行,或是从微观层面深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而对学校内部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却有意无意地予以忽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学校改革必须从教育教学层面提升到学校组织层面,学校结构系统、管理风格及相应类型成为改革对象”。这反映了变革理念的变化,在为教育发展创造一定的环境之后,认识到教育的长足而良性的发展动力必须来源于学校自身,来自学校的内部组织、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在无人替代的领域积极寻求变革创新。
同样,在已有的教师发展研究中,研究者的视角虽然已由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向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发展转变,由将教师看做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象到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研究,由教师理想信念到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但是缺少教师发展的学校组织层面的研究。教师发展与学校组
织变革是对教师发展的学校组织层面的思考。本文在分析现行学校组织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教师发展对学校组织诉求,进而思考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师职业生命价值实现的学校组织核心价值、组织形式、运行机制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8
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要经验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志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再一次强调,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要经受住这个最根本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实际成效。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如何改革创新机关党组织的建设,我觉得,选准"突破口"应该是关键的一着。当前,应当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寻求突破,把机关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在加强思想建设方面,要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为突破口,打牢广大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理论上的坚定是*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清醒是*上清醒的前提。理论武装工作是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突破口"应该首先选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抓住了这一条,就是抓住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党政机关的党组织来说,理论武装工作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党政机关是各级领导的思想库、智囊团,是*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机关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进一步把握*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理论武装工作,*多年反复强调,实际情况怎么样呢?我认为,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科学理论的信仰程度和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自觉程度还是有差距的。有的党员一遇到错误思潮的侵扰,就容易发生动摇;有的党员对科学理论理解不深,一遇到困难就半信半疑;有的党员对科学理论一知半解,指导工作不够自觉和有效,等等。所以,必须强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的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体系的自觉实践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信仰的程度,二是理解的深度,三是实践的力度。信仰是前提,有了高度的信仰,才能真正学进去;理解是基础,有了深刻地理解,才能自觉地贯彻落实;实践是目的,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运用于实践,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信仰、理解、实践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必须捆在一起抓。各级党政机关党组织,要善于总结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思路和办法,不断把学习科学理论活动引向深入。
在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并坚持学习制度。有的机关基层党组织虽然也有党员学习制度,但是经常借口工作忙而不执行,制度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成了领导同志抽屉中的藏品。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真学是前提。定了学习制度就要坚持,无论多忙也要坚持,这才是真功夫。二是要认真检查学习效果。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单位创造了许多检查学习效果的好办法,不妨把它形成制度坚持下来。三是引导党员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强调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这是一条长期管用的经验,应当坚持。党组织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和工作学习与思考,凡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一致的就坚持,不一致的就坚决纠正。
二、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要以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作风是政党*形象的一面旗帜,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领导干部的作风是群众观察党、认识党的重要窗口。领导干部作风正,群众对党就有信心,就会跟党走;领导干部作差或者坏,群众对党的信任就会动摇,甚至远离党的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不仅影响干部自身的形象,更影响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同志在中纪委第十六届七次全会上强调:"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生活作风作为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从最近几年揭露出来的一大批*分子来看,大到省部级、小到科股级,几乎每一个都在生活作风上出了问题。大量事实说明,生活作风是领导干部做官、做人、做事的重要防线,如果生活作风出了问题,*上难免发生问题。可是,在机关里仍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生活作风属于个人私事,他人和组织无权过问,也没有必要过问;或者认为生活作风上即使存在一些问题,也只是"小节",不必小题大做。实践一再证明,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绝不是"小节",而是做人特别是做领导的"大节",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注重道德修养,情趣低下、贪图享乐,甚至腐化堕落、道德败坏,不仅会自毁其身,而且会严重地损害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所以,*同志在中纪委第十六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把生活作风建设列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党政机关里,强调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尤其重要,因为在党政机关里面几乎每个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份权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拉下水。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突破口"应该从抓好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入手,培养领导干部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情趣,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作风建设水平。
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要特别注意研究和把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特点和发生问题的规律,探索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纪律观念教育等,使领导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生活作风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树立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靠制度管人,要健全和完善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把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将生活作风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范围,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状况进行全面考察考核。要完善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情况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凡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一律不能担当各级领导职务,努力形成一种人人都做正人君子的强大社会氛围。
三、在加强组织建设方面,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为突破口,做好强本固基的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上面的"经"都是好"经",让下面的和尚给念歪了。这里说的"和尚"指的就是基层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第一线实践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上面纵然有千万条锦囊妙计,基层不落实等于无计。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至关重要。可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虽然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包括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得到了普遍加强,但是我们对此不能估计的过高,况且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时的加强不能代表现在的加强,更不能代表今后的加强。因此,我们应当有忧患意识,有自我解剖精神,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一定要看到问题。在党政机关里面,由于党员占的比例大,因此许多党员对自己的先进性不以为然,个别的甚至在对党的路线方针*的执行力度落后于一般群众。所以,群众对一些党员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议论很多、意见很大。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三件事情,一是必须健全基层党的组织,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管理,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参加党支部的活动,接受党支部的管理,决不能做特殊党员;二是必须坚持党内生活制度,比如"三个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三是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个党员成为业务工作的带头人、联系群众的贴心人。目前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有的虽然组织是健全的,但是党的工作制度不落实、活动不经常,有的基层党组织*连"三会一课"制度都不晓得。这样的基层党组织能抓好组织生活吗?能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吗?这样的基层党组织在各级党政机关里是多数,还是少数?我们应当冷静地分析,不要总是用"相信大多数是好的"这句套话唬弄自己、唬弄上级组织,要有实事求是的估计,是多少就是多少,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在此基础上,切实下功夫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基层党组织永远保持先进性。
四、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要以贯彻落实制度,特别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为突破口,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感叹:战争年代没有那么多的制度,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管住了部队,一句"冲锋在前、模范带头"就管住了党员。现在各级党组织制定的制度规定可以说是一萝筐一萝筐的,但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出问题的却一个接着一个。为什么制度规定多了却不管事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执行力。所以,目前的问题不是我们还要去制定多少新的制度,而是要认真地检查一下还有多少定下的制度没有执行,谁来执行这些制度,怎么样执行这些制度?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制定的制度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这样做,可能比找几个秀才,起草一套一套的文件要好得多,也管用得多。
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执行力》,是两个美国人写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国际知名公司的实例,说明执行力是一切的关键,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执行力,企业就会倒闭。这本书虽然是讲企业的,但是执行力的道理却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执行力就是指贯彻落实的能力。执行是把制度转化为成果的过程,执行力是执行过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在这里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提高执行力的极端重要性。去年六月份,我们组织调查组对全集团贯彻落实*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虽然各单位都在学习贯彻*下发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都制定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但是效果却大不相同,原因很简单,就是执行到位不到位的问题。凡是执行力强,制度落实到位的党组织,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发挥的就好。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没有健全的制度是不行的,但是有了制度不去认真执行或者缺乏执行力,制度再好也是"摆设"。因此,贯彻落实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各级党组织不仅要着眼于建立制度和措施,更要关注提高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力,在这方面下点真功夫。
上述事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当前我们的注意力到底是放在制定新制度上呢,还是放在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上,我的答案是:毫不犹豫地放在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上。如何提高执行力,我以为,当前先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各级领导要真干,二是党员要真做,三是党组织要真抓。三个问题归结一句话,就是动真格的,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有一句这样的顺口溜:"你唬弄我,我唬弄你,全党唬弄总*,最终害的是自己。"这句话恐怕不无道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空谈误国,还是强化执行吧,提高执行力吧!执行力是靠人来实现的,因此,一定要选用那些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真正会真抓实干的人来担当各级领导干部。
五、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方面,要以加强对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的监督为突破口,构筑确实管用的有效的监督*和工作机制。
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这些年来我们党连续出台了许多党内法规和纪律规定,大到车子房子,中到手机电话,小到易拉罐饮料,样样都涉及到了,而且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前年还出台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文件,但是*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而且有蔓延上升之势,涉及的人员职位在攀升,涉及的金钱数额在攀升,涉及的领域范围在扩大,涉及的人员数量在扩大。这种现象很值得全党同志深思。*的*被人们称作是"*癌症",是威胁党的*生命安全的顽疾。抓紧解决这个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同志在中纪委第十六届七次全会上强调,"要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党章规定,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可是,实践中落实监督制度最难的就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而这又是各级党政机关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解决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问题,*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把党组织监督与党员民主监督结合起来,把纪检机关监督与发动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实现监督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设计,但是,我觉得当前先得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监督"一把手"、防止"一言堂"。要让各级"一把手"先廉政起来,通过"一把手"的廉政带动领导班子的廉政,通过领导班子的廉政带动整个机关的廉政。二是如何让监督的机构能够独立行使监督的权利,真正有独立的决策权和处置权。也就是说要把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开,至少从组织结构上两者是相对独立的,而不是互相替代的。三是如何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就是说要建立通畅的*反映渠道,凡是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至少应当做到件件是回声。只要能够解决好上述这三个问题,就有可能走出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让监督的困境。否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就会落空。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最容易*的权力。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如果落空,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不仅仅是毁掉了干部,而是危害党的*生命。
六、在加强思想*工作方面,要以密切党群关系,善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团结和谐的机关。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符合历史要求的重大民心工程。民心思和谐,党心思和谐。不可能设想在一个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社会里,能够建成和谐社会。同样,如果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也就不能建设和谐机关。所以,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利益,以人民群众的疾苦为第一信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另一方面,要在机关内部建立和完善广泛联系群众的机制,及时把干部群众的呼声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各级党政机关日常大量的工作都是处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党组织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与特点,寻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机关党组织要当好机关行政领导的思想工作助手,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在机关内部培育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培育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调动一切有利于机关和谐的积极因素。同时,要十分关注机关内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弄清楚哪些是思想问题,哪些是实际困难,能立即解决的要抓紧办理,需要协调解决的抓紧沟通办理,防止久拖不解决,导致问题升级、矛盾激化。
总而言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机关党组织的建设,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前进和发展,不能借口改革否定党的领导,也不能借口创新偏离正确方向,更不能借口改革创新另搞一套。因此,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方向一定要坚持,方法一定要创新,渠道一定要拓宽,这是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