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八议制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29 0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上引礼入律,形成许多新的法律原则或制度,使由汉朝开始的礼法结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八议制度既是其中之一。
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八议制度的直接渊源是《周礼》中的以八辟丽邦法,自曹魏《新律》始正式载于律文,《唐六典》卷六称是八议入律,始于魏也,八议制度的出现是封建礼法结合的产物,是刑部上大夫礼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唐律疏议·名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31 15:59
这是中国封建刑律规定的对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的特权制度。源于周代的“八辟”。三国魏新律始将八议载于律文,后历代沿袭。明清时,八议制度有变化,取消“流罪以下减一等”,仅保留权贵犯罪一律由皇帝裁决的规定。 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这八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分报到朝廷,由负责*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犯流以下的罪,要减一等论罪。但若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
中国封建刑律对于8种权贵人物在审判上给予特殊照顾的制度。对于这些权贵人物来说,就是一种特权。
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某些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大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业”,能整军旅、莅政事,为帝王之辅佐、人伦之师范者;“功”指“有大功勋”者;“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勤”指“有大勤劳”者;“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唐律疏议·名例》)。这8种人犯了死罪,官府不能直接定罪判刑,而要将他的犯罪情况和特殊身份报到朝廷,由负责*集体审议,提出意见,报请皇帝裁决。这8种人犯流以下的罪,都要减一等论罪。唯一例外是,如果他们犯十恶罪,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八议制度起源于周代。《周礼·秋官·小司寇》有“以八辟丽邦法”的记载。辟即法,八辟即议亲之辟、议故之辟、议贤之辟、议能之辟、议功之辟、议贵之辟、议勤之辟、议宾之辟。秦用商鞅变法,强调“一赏、一刑、一教”,“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因此没有在刑律上对特殊人规定特殊照顾的八议制度。汉承秦制,也没有八议制度,但有对高级官吏犯罪给予特殊照顾的事例。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以后在宣帝、平帝、光武帝时都有类似诏令。东汉时屡有八议的议论(《九朝律考》)。在律典内明文规定八议,是从魏开始。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都有八议。但各朝规定不尽相同。大体说来,隋较唐宽,宋抄袭唐,明、清则转趋于严。唐、宋的君主比较重视八议的规定,为的是防止人们“有轻吾爵禄之心”(《宋史·刑法志》)。唐贞观二年,岐州刺史郑善果犯罪拘囚,太宗提出善果的官品不低,不应与诸囚为伍,并要求自今三品以上犯罪听于朝堂俟进止。宋政和间有品官犯罪、不得和常人一样加讯的诏令。明、清则不同。清钱大昕《十驾轩养新录》载:“明名例律虽载八议之条,乃戒治狱官勿许引用”,《大清会典》有“八议之条……不可为训”的话。清雍正六年三月,世宗给内阁的谕旨说:“八议之条……我朝律例虽仍载其文,而实未尝照此行者,盖有深意焉。”所谓深意,实际是要求显贵率先奉法,一切听命于皇帝。历史表明,在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王权伸张总是通过剪除或削弱权势炽盛的达官显宦来达到的。封建末期的明、清王朝,要竭力巩固君主*权力,因此不重视以维护达官显宦为目的的八议制度,是很自然的。
http://www.xinfajia.net/content/view/432.page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57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