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参公单位、事业编制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哪个最好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2:05
我来回答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8:21
没有最好之说,只有适合之说,下面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参公的各自的简介,大家可以自行区别一下。
1、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地市*,以及*各职能部门、地方*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2、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以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对、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招待所、*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3、参公是我国*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9:55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机关、政协机关、*和*等。参公
“参公管理”的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参公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务员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单位承担一定的*职能,被称为参公管理单位。参公管理单位的人员在晋升时可以和公务员之间流动。简单的说参公管理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务员编制。
公务员与参公的区别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勤除外)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是人员使用的编制不同,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管理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其他的如工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要发营业执照,事业单位不需要),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学校)、科技(科研)、文化(媒体)、卫生(医院)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科教文卫。
事业单位有多种分类方法。一般是按照其收入来源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即参照公务员)”、“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从事业单位考试来说,一般分为综合类、教育类和医疗类。教育类和医疗类大家肯定都清楚,综合类一般指的就是这两类之外的单位。综合类、教育类和医疗类在考试内容上有较大的不同。
事业单位招考比较分散,并非国家统一招考或省份统一招考,很多都是某一县市甚至是某一部门进行招考,在正规度上目前还比不上公*,但是必须要说的是事业单位招考也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公开、公正、公平,甚至形成了一些统考的趋势。有些是省级统考,比如浙江,陕西和福建教师招聘是全省统考的。有些是部门统考,比如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事业单位、国家海洋局事业单位就是按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统考的。
一般而言,事业单位考试的基本流程从发布招聘信息开始,再到报名、资格初审、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和考核、公示和聘用等等,与公*流程基本相似。
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笔试科目一般为《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单科出现频率较低),或加上相关岗位所需知识;
教育类岗位或考查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等;
卫生类岗位或考查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工作内容所要求的专业知识等;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类和卫生类岗位也可在与综合类岗位考试相同公共科目的基础上,再依据岗位性质,有针对性考查,考查内容一般不超出上述范围。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的相同点和区别
二者都属于公职单位。公职单位和企业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公职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公职人员待遇往往和财政挂钩,企业是自收自支;公职人员带有编制,而企业没有。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主要是管理人才;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主要是专业人才。
行政编走的是级别(比如有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乡科级、股所级),而事业编走的是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有什么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参公的来源。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此来看,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和公务员在管理制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1:47
这三个的区别:1.公务员是国家公务人员。需要一定的学历、专业,经过考试获得相应的公务员职位,从事国家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管理或技术工作,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薪资和待遇。
2.参公单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模式的单位。一般指事业单位。比如*机关、大中小学、公检法、金融交通海关等,受国家或*各部直接管理的单位。由于这些单位中有相当的工作人员,非经过公*而录用的,但他们从事是仍然是国家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管理或技术工作,他们的薪资和待遇参照公务员的管理模式,简称参公单位或参公人员。
3.事业编制。是指事业单位内定人定岗的固定编制。
4.区别:公务员是国家公务人员,单位通常为国家管理(*部门)或技术单位。参公单位,一般不是国家管理单位,而是技术单位。参公人员没有特定的学历、专业要求,从事与公务员接近的工作。事业编单位属于国有(财政拨款),人员定数定岗。
这三者其实没有好坏之分,选择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制抑或是参公单位与自己的喜好有关,无论是哪一个岗位,考上自然都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3:55
一、定义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参公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审批确定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二、其区别为:
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
2、待遇、地位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其数量。
3、职能职责不同: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
三、优劣:
1、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势不必多说了。收入一般是个中产阶级。不算富,也不穷。还有希望奋斗成为*。
2、事业编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务员差。因为公务员的监管日趋严格,而事业单位是和本身效益有关系的,也没有公务员那么严格的约束,很多事业单位钱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最终是会改革的,部分分流为行政编制,部分变成企业编制,剩下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四、总结:
离开具体个人谈选择是不完全的,离开具体岗位谈好坏是不准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2:19
区别如下: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
公务员: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
参公:参公是我国*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对应国外的是非营利组织(NPO)、非*组织(NGO),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在中国的事业单位和*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5:0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参公的来源。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此来看,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和公务员在管理制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2、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59
1、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地市*,以及*各职能部门、地方*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2、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以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对、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招待所、*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3、参公是我国*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1:13
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都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公人员要转任到行政机关有些省份是允许的(如山东省),但有些省份是不允许的,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山东省,参公人员想转任到机关当公务员要看这个单位有无多余的行政编,而公务员转任则无此*,意思即参公人员想转任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不但要象公务员一样*转任手续而且还要看对方有无多余的行政编制(一般行政机关编制有空都向社会公开招考了),因此参公人员转任比公务员转任有难度,另外如有多余的行政编制参公人员转行政也要进行考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4:45
2018国家公*:国考与省考的区别
对于全国范围的考生来说,参加国考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国考试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引领省考的风向标,具有强烈的指示性,那么,国考跟省考到底区别何在,考生又该如何对待这两种考试,在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介绍。
一、组织单位不同
首先要明确“国考”、“省考”的基本概念。国、省考的概念差别,是由考试组织单位和考录机关的层级、地域范围决定的。国考,全称*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由**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组织,为*、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招录公务员,面向全国举行;省考,以各省为单位,由*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为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在本省范围内举行。
二、考录机关不同
考录机关即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单位,是公*的需求方和新录用公务员的接收方,各机关单位根据职能、编制、岗位、在岗人员数量变化,每年或每半年一次向同级公*主管部门(*门及由其管理的公务员局)提出招录计划,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后由主管部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考试。
按考录机关层级和隶属关系,公务员考录职位分为*和地方两大序列,*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国考”,地方序列职位的考试即通称的“省考”。按机构性质和职能,*和地方两大公务员考录序列又分为多个类别和系统:
国考即*公务员考录序列,分为*党群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
其中,*党群机关的“*”是指机构级别,是党和国家最高级别、最核心层次的领导机关,“党群”是指执政党(**各工作部门)、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共青团*、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家立法机关(全国*常委会工作部门)、参政机关(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部门)、司法机关(最高*、最高*,通称“两高”);
*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指*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国家行政机关”表明了行政部门的法定地位和行政级别,专指**即*内设机构(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部门(如外交部、*)、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如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家海洋局、*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部委、各大部委,视使用的具体场合,有时泛指党*、*两大系统的各个部委,有时专指党*或*某一个系统所属的部委。
*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主要指*系统各部门直属或派出的工作机构,如审计署派驻各地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工信部各省通信管理局、民航各区域管理局、各地区海关。由*部委、国家局直接管理的各类机构,在管理关系上又称为*系统垂直管理部门,其人事、经费、业务不受地方*和*的干预。
*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指由*或*系统部委管理、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公务员编制,如统计局各地调查队、各地气象局、地震局、海监总(支)队。同以上三类机构相比,此类单位仅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界定以示区别,其地位、职权和人员待遇并无不同,且机构性质与工作人员身份可能随形势变化、机构改革而转换,行政性强、执法职能需要强化的单位有成为*系统直属和派出机构的可能。
省考即各省公务员考录序列,机构和职位分类实际与*四大系统有对应关系,也分为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四个系统;在层级上,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各机构及其考录职位分为省、市、县、乡四个层级。其中,部分省级行政机关直属和派出机构,即省*各部门(厅局)直接管理、派驻各市以下地区履行职能的机构,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地税局,在管理关系上又称为省*系统垂直管理部门,其人事、经费、业务活动接受省直主管部门和市地级以下*、*的双重管理。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选择职位时,对符合自身学历条件和专业、经验、兴趣的“参公”单位可放心选择、大胆报考,不放过人岗相契的最佳机会。
三、招考对象范围不同
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招考对象为符合基本法定条件和各职位特定条件的我国公民,但国考和省考的具体招考对象并不相同。其中,国考招考具有地域的全国性、范围的广泛性和条件的开放性,全国各省区居民均可报考,无户籍*;省考的招考范围则没有那么五湖四海,部分省区、部分职位有户籍*,中公专家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仔细核对每个省考职位的户籍条件。
报考者经过履行考录程序、各项审查考察合格后,进入招录单位工作,即具有公务员身份,享受相关待遇,试用期间同样享有公务员的各项权利。公务员是由《公务员法》界定的概念,其三个界定要素为: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符合上述三个要素的工作人员统称公务员,口头上沿用《公务员法》颁布之前的习惯,有称为“国家公务员”的,是指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人员,并非特指*级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考试科目相同但细节有所不同
1、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测为统一一套试题,而申论分为省级以上和副省及以下两类试卷,部分职位加试专业科目。(例如:*、银监会、*以及外交部等需要加试)。省考和国考类似,但有些省份会根据自己的本省的情况略有改变。如江苏省考会将公共基础从行测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门公共基础考试,即江苏省考考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三门,上海等地的部分职位考试还需加试农村基础知识和社区基础知识等;再如山东省考行测也是考同一套试卷,但申论根据考察对象不同分为ABC三类。
2、面试:国考和省考基本采用结构化面试,部分省份和国考职位采用无领导形式。
3、公共科目命题区别
1)题型基本相同。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说法,叫做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采用国考的形式。
2)命题模式不同。国考一般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省考试题分为独立命题和统一命题,独立命题的省份有自己的命题程序,统一时间考试的省份则有国家命题组和各省命题组的共同参与。
3)题量不同。国考行测近两年都是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省考会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有些地方与国考一致。申论考试一般材料数量各不相同,多数省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变化区间,如江苏、陕西、多省省考历年均比较稳定,江苏在7-10则,陕西在6-11则,多省省考亦在6-11则的变化区间,而个别省份如北京、深圳等材料则数变化幅度较大,如北京在5-16则,深圳在2-16则。申论测查方向基本参照国考,作文分值有些省份不同于国考,国考作文分值一般是35到40分,例如安徽省考作文是50分。具体情况考生还是要关注报考地的考试大纲。
五、考试时间不同
国考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0月中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省考考试时间差异较大,部分省份省考集中在每年的3至5月份、9月份(4月份、9月份会各有一次多省份同天考试),部分省份如河南省考会在下半年举行,但时间比较分散,少数省份例如:四川、重庆一年内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也有一些省(市、区)不是每年举行公*,比如内蒙古2013年就没有举行公*。除了省考,一些地市还会单独举行公*,例如深圳、广州就同广东省考分开。
六、考题难度有差别
命题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国考相对省考难度更大一些,首先表现在题量方面,大多省考行测试卷120道题目,而国考会有135道题目。申论方面国考试卷分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对于考生的答题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相对字数要求也会更高。
七、录用待遇有差距
*和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按照同一法律、同一制度管理,录用后受到同一薪酬体系的规范,但具体工资标准并未完全统一,晋升空间和成长锻炼的机会也存在差异。
从工资待遇上看,各行业系统之间、各层级之间视掌握财力资源多少、财经纪律约束力强弱的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距、行业差距和层级差距。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的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财税、金融、证券监管部门的工资福利水平高于其他部门,基层财经纪律执行宽松的地区机关奖金数额高于市地级以上机关。
从晋升空间和岗位交流的机会上看,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职位专业性强、内部管理较封闭,晋升渠道和交流平台较单一,呈系统内循环的趋势。如国家税务局系统、海关、边检系统的人员大多只能在本系统内晋升、异地调动,从江苏国税局调到大连国税局,不能从大连国税局调到大连市*,跨部门、跨系统横向调动、交流与升迁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各级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工作人员,其职位和工作内容具有公共性质,管理的开放性较强,人员流动性管理较宽松,在*鼓励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后备人才跨地区、跨行业交流任职的*导向下,普通行业系统的公务员有更多的横向流动、调出原部门的机会。由于部门多、平台广,其纵向的晋升空间也远大于单一系统的垂直管理部门公务员。
八、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编制是行政编制,是*机关的正式人员。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地市*,以及*各职能部门、地方*职能管理机构)的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党派组织、人民*机构的人员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一般不要求实行公务员管理,但也有个别事业单位参照实行公务员管理。
事业编制是辅助编制,事业编制按照财政来源又可以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即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不允许也不能自主创收,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多指一些公益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海事局、公办干休所、交通局下属交通稽查对、卫生局下属防疫站等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日报社等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招待所、*下属培训中心、从事应用性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直属印刷所等等,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改制成企业。
现在的*机关有部分人事公务员编制,部分人是事业编制。公务员编制是要*编制委审批才有的,一般单位名额都是固定的,除了每年报计划,公开招考公务员外,不能随意增加。但是由于*机关的业务增加,又没有公务员编制,于是就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在国家人事部不备案、不挂名,工资由单位自己或者地方财政供养。*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只有领导(副处以上或者少量正科)是公务员编制,其他都是事业编制或者合同工。
2018国家公*: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简单总体阐述):
如果说,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人员有什么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作性质方面,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二是工资收入方面,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则根据财政拨款的不同性质有很大差别,分为全额拨款单位,部分金额拨款单位,市场化方式运作单位等,根据各地、各单位的不同经济状况,有很大不同。
三是保险福利方面,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相对于公务员来说,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根据各地、各单位的不同经济状况,有很大不同。
四是用人方面,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8:33
什么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我们平常简称“参公事业单位”或“参公单位”,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并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的的事业单位。
先是有单位参公,才导致人员参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的在编人员(不含自聘人员和工勤人员)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公管理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指其工资待遇与公务员相同,包括其他的相关录用、退休、处分等*也都是参照公务员的*。
根据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特点:参公事业单位主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
(二)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行政机关中的公务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的异同:
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
*党群机关的很多单位,*系统,各省地县市,都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问:参公事业单位好不好?参公是不是公务员?参公有没有前途等问题。
答:首先,参公单位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是中国特色行政*下的产物。由于国家公务员编制数额有严格规定,一些单位从事的工作又和公务员一样,但是没有那么多公务员编制名额,于是参公单位就这么诞生了。
顾名思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就是事业编制,而不是公务员的行政编制,之所以参公,是因为其工资福利待遇参照公务员执行,享受津补贴,没有绩效。
在被录用为公务员后,需要填写公务员录用审批表进行公务员登记,而被录用为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后,需要填写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审批表进行参公登记,此为分水岭。明确了公务员为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为事业编制。
参公事业单位到底有没有前途?参公人员和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上有什么区别?
众所周知,参公单位很多都是依附于行政单位,比如卫生执法大队是归卫生局管,文化执法大队是归文体广电局管,路政大队归交通局管,还有诸如农机局、*局、党校、科协等部门都属于参公单位。
这些单位从前都是事业单位,因为后来工作性质履行了大部分公务员职能,经过批准参公。里面的人员通过参公过渡考试从纯事业编制转变为参公事业编制。
参公人员在参公单位内部的职务晋升和公务员一样,例如从一个县级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工作员晋升为大队长,就相当于从科员变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但是身份还是参公。
那么路政队大队长如果本身是从事业过渡的参公身份能不能晋升为交通局*或者调任副科级行政单位呢?
身边的实例是可以的:组织有意提拔你,一切皆有可能,只是程序上比较繁杂,需要上级部门长时间的讨论通过。我有一个老师是事业编制,后来进入党校工作,党校参公以后也跟着变为参公人员,去年被调任至某乡镇任副*,从此身份变为公务员。但是其中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且例子不多。
在机关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机关工作人员从身份上说可以分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工勤编,还有少数临时工和*雇员。这几大群体,不仅仅是名称不同,而且待遇差别也很大,是人为贴上的以区别身份的标签。
其中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处于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科以下干部只要不犯错三年一小提已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所有优势*资源都向这个群体靠拢,所有提拔条件也必然倾斜于这个群体;
其二就来说说全额拨款事业编,在机关中这个群体承担着和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别的工作,而且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进口太紧,凡是需要用人的单位就想方设法成立事业
单位,招考事业编人员,这也是考公失败大学生们的次优选择。所以这一群体年龄结构相对较轻、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大多数人还拥有技术职称,部分能力强的事业
编年轻人往往被借调到*最需要用人的部门,承担着高于一般劳动强度和难度的工作。比如:拆迁部门、应急机构、建设一线以及文案工作复杂的办公室等。
其三就是差额拨款事业编和自收自支事业编人员,这部分人在机关中非常少,多数集中在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等公益事业单位,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收入报酬机制;
其四就是工勤编、临时工和*雇员。工勤编主要是技术工人,有手艺,没学历,工资待遇比照事业编略低,但比社会上技术工人收入高很多。临时工和*雇员在
*机关中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临时性的在*工作,他们的工资待遇往往比较低,大约在1000元左右,基本享受不到各项福利补贴。
不公正的待遇:同工不同酬,低薪干重活
这里主要想谈谈公务员(包括参公)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在机关中的差别。在*中,这两大群体承担着别无二致的工作,甚至在基层*中事业编多于公务员,但他
们却享受着不同待遇。公务员工资改革早就结束了,以前的阳光补贴、考核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都平分到了各月,科员最低每月可拿3500元,逐级递增。事业编
还在执行老的工资办法,而且以前公务员每月500的考核奖被拿掉了,事业编科员最低每月2400多元,再加上节假日5000元的奖金。这样算下来事业编平
均每月比公务员少拿600多元,这还不算公务员的电话补贴。这仅仅是经济待遇不同等。
提拔标准的倾斜:看身份、看资历,就是不看能力
提拔看身份。众所周知,在机关中工作,提拔就是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激励措施,但在干部使用和提拔上,事业编却没有多少空间。以*办公室为例,这在各级*
机构中都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但就是这样整天在*、常委身边工作的人员也有行政编和事业编之分。行政编二三年基本可以动一动,流动性比较强。事业编却是
十几年如一日,都是老面孔。工作任务繁重,行政编制一定,领导就扩充事业编,充实新鲜血液和生力军,但提拔是事业编就得靠边站。因为行政和事业就是无法逾
越的鸿沟,低级别的事业编永远也不可能被提拔到高一级的行政岗位上去,因为提拔看的是身份,不是能力,提拔条件里尤其是破格提拔的条件里往往都会加上一
条:具有公务员身份。
而事业单位领导岗位及其有限,再加上近几年事业编人员不断扩充,领导指数却控制得很严,事业编人员就只能选择考职称这条提高工资待遇的道路。考职称其路漫
漫啊,既要准备全国统一的专业考试,还要通过计算机和外语考试,所以年轻的事业编干部大多都很爱学习,下班后不敢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闷在家里钻研专业知
识,背诵英文单词。然而就是这样一条路也被去年进行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控制的越来越难了,技术职称岗位也定岗定编了,10个人按照1比3比6的比例,只能
有1个高级、3个中级和6个初级,这还是在没有管理岗位的前提下。试想哪个事业单位能没有一把手、二把手等管理岗位呢,又特别是在基层*中超过10个人
的部门几乎没有,所以技术职称岗位现在也成了香饽饽,只要没有岗,你考出职称证来也无济于事,只能等。于是就会出现毕业好几年的大学生光干活不提拔,只能
拿着助理职称的工资,表面上看你还占着一个初级岗,但事实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就等同与初级职称。不甘落后的人就只能终日沉浸在考职称、国考、省考等一
大堆考试中。
提拔不看能力。要说年轻的事业编干部整年学这学那,考这考那,又干着任务重难度大的一线工作,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该很强了吧,提拔干部不就是应该
提拔这样的人吗?对不起,不是。组织人事部门提拔不看能力和贡献,一是看身份,拥有了公务员身份才会考察你的能力和贡献;二是看资历,你前面有年纪的的人
占着岗就不能越级提拔你,你必须等大妈大叔们提拔了或者退休了,你才有出头之日。大妈大叔也就是40多岁,55退休,那时其实你已经迈入中年,青春不在、
*不复了!
基于以上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强烈呼吁事业单位改革能加快推行,不要自欺欺人的以身份划分群体,这样既是对人才的不尊重和浪费,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行
政编一定了,事业编不断扩大,请问这就是机构精简吗?当政者做出某一项改革决策可能只要动动脑、动动笔、动动嘴,但这些不公平的*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时
就饱含着酸甜苦辣的情感。*、省级机关中的事业编想方设法转成了参照,对基层*中的业务下级弃之不管。如此劣待事业编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硕士
生,他们耗费的不仅是青春、*,浪费的不仅是体力、智慧,更是对未来生活的失望啊!所以,几行文字,几句呼喊,想为机关事业编振臂一呼,为改变这种既不
公平也不明智的现状略进绵薄之力。
在机关工作的人想必都知道,机关工作人员从身份上说可以分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工勤编,还有少数临时工和*雇员。
公务员最好,其次是参公的事业编,然后是工勤都是参公的。
全额事业编:还可以,工资比公务员低点
差额拨款:这个有点保障,至少财政给钱
自收自支:这个工资没有保障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2:37
整体来说最好的当然是公务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参公的来源。而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此来看,公务员和参公,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和公务员在管理制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2、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3、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的人员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性质方面,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或者说是非营利性的工作。
(二)工资收入方面,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则根据财政拨款的不同性质有很大差别,分为全额拨款单位,部分金额拨款单位,市场化方式运作单位等,根据各地、各单位的不同经济状况,有很大不同。
(三)是保险福利方面,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相对于公务员来说,有着更大的灵活性,根据各地、各单位的不同经济状况,有很大不同。
(四)是用人方面,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等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事业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权限要大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2:59
公务员,参公和事业编区别:
一、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工资收入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由国家财政拨款。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保险福利等也是与《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相挂钩的。
二、参 公
参公是我国*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1、编制性质
参公整体上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但编制上不属于公务员的行政编,属于事业编制。
2、待遇区别
参公的事业编和公务员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几乎在薪酬福利上没有差别,然而一般来讲参公单位比党政机关的规格要低,晋升空间可能不如公务员大。
3、人员调动
只要有接收单位和你现在单位双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调动。如果相互调动,公务员调动为参公,编制上会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相应的,如果参公要调动为公务员,编制上也会从事业编转为行政编制。
事业单位的编制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编制就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有些行政机关也有事业编制,主要是指司机、电工、炊事员、锅炉工等后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一、事业单位分三类
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每一类的意义也不同。
全额事业编制:指的是由财政部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防疫站、公办干休所等。这类的工资全部都由财政部拨款,工资和绩效不挂钩。
差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制,是事业编制的一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筹自支事业编: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设计室等。
2、事业编和公务员工资差异大吗?
参公和全额事业编制,在薪资待遇上与公务员没有太大差异。而差额事业编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则会与绩效相应挂钩,尤其是自筹自支的事业编制,薪酬待遇很多时候都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
3、事业编和公务员晋升渠道差异大吗?
一般情况下,参公的晋升与公务员没有太大差别,可直接提拔。而其他事业编制,则很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试,评中级、高级职称来进行职级的晋升,如果事业单位的人希望可以做行政领导,只能通过公*来获得晋升。
现在的*机关有部分人是公务员编制,部分人是事业编制。作为一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转为公务员编制,有哪些途径呢?
1、参加省级公*、国家公*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干警、*、*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
国家公*职位较广泛,主要是技术岗位居多,海关、边检等岗位较多,部委文秘岗位也不少。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比如五年一次的乡镇换届,全国很多地方都面向县直机关、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开展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选,不少事业编制干部由此进入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行列,不仅编制解决了,而且直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为这些兄弟姐妹点赞!)
3破格提拔的情况(要努力争取)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综上:选择自己合适的岗位就好,没什么坏之分,看你自身对未来的规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31
公务员指*系统工作人员,参公指非*系统工作人员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政协及执法部门等,事业编制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与参公是一样的,只是国际上把*工作人员作为公务员,中国*不一样,除了*外还有党群系统,称参公只是为了符合国际贯例。公务、参公明面上待遇略好于事业,但管的死没有基他收入空间,而且职位少,事业靠职称,一辈子享受相关待遇,额外收入多。